中國足球稱霸亞洲的那些年,對日本隊保持17年不敗

當下的中國足球大概是所有中國球迷的心頭之痛。球技默默無聞,卻屢屢因黑哨、假球、賭球、腐敗等醜聞而被廣為“關注”。一片唾罵聲中,誰曾想起,歷史上的國足也曾輝煌,也曾讓歐洲足壇為之側目?

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中國政府曾派出93名運動員參賽。除了武術表演引起轟動外,男子足球是最大亮點。

中國足球稱霸亞洲的那些年,對日本隊保持17年不敗

李惠堂

在那個年代,中國足球的水平在亞洲首屈一指。從1913年起,這支隊伍出戰10屆遠東運動會足球賽,奪得了9次冠軍,對日本隊更是保持17年不敗,號稱“中國鐵軍”。特別是領軍人物李惠堂,被譽為“遠東一代球王”,後來還曾被評為與貝利等人並列的世界五大球王。

1936年4月,這支被國人寄予厚望的球隊搭乘郵輪前往香港,踏上了通向柏林的征途。事與願違,抵港後中國球隊得知,由於國民政府財政困難,無法支付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全部費用。為了實現征戰奧運的夢想,球隊決定提前兩個多月出發,先到東南亞各國進行表演賽,募集路費。於是,世界體育史上最奇特的一幕出現了——一支奧運代表隊,竟不得不靠沿途比賽的門票收入作為參賽費用。

中國足球稱霸亞洲的那些年,對日本隊保持17年不敗

在兩個多月的旅途中,為了節約每一個銅板,球隊不得不乘坐最低級的船,住最便宜的旅館,有時全體隊員住在一間大的房間,床位不夠時就只能打地鋪。每到一處,為了保證門票收入,除上場比賽的11人外,其他人都要到各入口處去“監票”。參賽隊員們更是不顧勞累和傷病,力爭每場比賽的勝利。在賣藝般的巡迴比賽中,球隊取得了24勝3平的不敗戰績,共籌得近20萬港幣。

可笑的是,國民政府居然派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的代表周家琪前來“分紅”。儘管許多隊員感到非常氣憤,但顧及那些因沒有旅費仍滯留在上海的運動員,球隊最終還是拿出了十多萬元港幣。之後,他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前往孟買與中國代表隊會合,準備在柏林的賽場上大顯身手。

中國足球稱霸亞洲的那些年,對日本隊保持17年不敗

7月20日,中國代表團到達柏林。主辦方非常輕視,根本沒有給中國足球隊安排練習場地,隊員們只得找些狹小的地方做練習活動。再加上此前密集的賽事消耗了過多的體力,許多隊員還出現了傷病,結果在8月6日首場比賽中,面對世界頭號強隊英格蘭,中國隊以0比2告負,慘遭淘汰,最終在16支參賽隊中僅列第12名。實際上在比賽中,中國球員為了國家的榮譽拼盡全力,在大多數時間裡並不落下風,只是由於體力不支而在最後10分鐘連丟兩個球。當時許多報紙都認為,中國足球水平絕不亞於歐洲各國。

中國足球稱霸亞洲的那些年,對日本隊保持17年不敗

被淘汰出局後,中國球隊又轉戰歐洲各國,以再次籌集路費回家,不過這次他們已得到了整個歐洲足壇的尊重。回國途中,球隊先後訪問德國、法國、瑞士、奧地利、荷蘭及英國,共進行了9場足球賽。在法國比賽時,他們與著名的巴黎紅星隊2比2戰平。賽後,紅星隊領隊盛邀李惠堂加盟,但後者婉言拒絕說:“我要保持業餘球員身份,繼續為中國隊效力。”

當應邀到現代足球的發源地英格蘭比賽時,他們令一向傲慢的英格蘭球迷刮目相看。第一場比賽是對英國業餘足球冠軍隊依士林頓,最終雙方2比2戰平,即使如此,英國報紙也認為中國足球隊踢得很出色。在離開倫敦前,依士林頓球隊特地設宴歡送中國足球隊,就連倫敦市長也前來參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