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架构下农业的活力释放

近几年“农产品滞销”的新闻屡见不鲜,为了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问题,当地媒体、电商平台等通过事件营销扩大产品销量,而每个滞销产品的本质是产销信息的不对称。一方面,农民缺乏对市场的预判,根据上一阶段产品价格确定下一阶段种植结构,但较长的周期使市场出现较大变动,而种下的产品难以进行合理调控;另一方面,需求与供给难以有效对接,农民种养分散、供给信息难以传递给渠道供应商。市场中的两方面原因导致农产品销售出现瓶颈,而产品质量、业态融合等限制产品价值的提升。

信息架构下农业的活力释放

在信息时代,人-事-物之间数据连接越发紧密,万物互联的趋势更加明显。“互联网+”或是“+互联网”都突出了时代特征,互联网与交通、家具、医疗等进行深度融合,提升了产业发展速度,同时完成产业升级。

信息架构下农业的活力释放

数据引导

互联网+农业,助力农产品走出大山,通过产销信息完成市场匹配,以信息建设为基础将冷链物流、共享农业、质量追溯等并行推进,实现农业的绿色、创新、生态建设。鹤壁缇香谷园区以无公害技术为驱动,落实质量兴农的政策方向,将林下、林果、杂粮、油料等作物按照“餐桌比例”规划发展覆盖范围广、特色鲜明的山区扶贫农业。

信息架构下农业的活力释放

信息架构下农业的活力释放

信息架构下农业的活力释放

通过电商平台、媒体集团推动优质、绿色的农产品从山中走出来,结合冷链、前置仓等物流技术减少产品货损率,助力产品的价格提升与运输,贫困地区借助电商对接实现产业扶贫的大规模输出。

数据互联、连接产业

以数据互联为基础,将种养、运输、加工、旅游等产业连接,实现传统农业的新突破。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完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配合无公害、绿色等多级产品认证,融入物流信息建设全链条的电子管理。

信息架构下农业的活力释放

以平台建设为核心,将质量管理、物流、农田数据等多方接入,开发针对消费者、渠道供应商的客户服务端。将乡村旅游、示范农业、加工流通等业态落户农村地区,以此为主线突出农业附加值。鹤山区缇香谷园区将自媒体与产品、服务等对接,通过数据监测、环境报告等向消费者传递山区生态环境优良的特点,普及林果产品的延伸价值,从餐饮、定制、技术等三方面切入,建立园区扶贫产业的发展新途径。

信息架构下农业的活力释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