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同心,以發展破除貧困阻礙

太行山深處的小村落,貧瘠的坡耕地種上了排排經濟果樹,山村發展起來傳統農耕體驗遊,青山綠水、通暢道路打通了鶴山區西部山區與城市的阻礙。

一場大的變革起源於精準扶貧,在精準扶貧工作推動下,結合鄉村振興的總目標,鶴山區以“生態修復、綠色經濟、產業覆蓋”為主題,對山區貧困村落進行整村規劃、連片區推進。’

同行、同心,以發展破除貧困阻礙


幾年來,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旅遊、水利、農業、林業、科技等對山區協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遍訪村落和村民一起共同招商引資、克服困難。產業扶貧基地在山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農產品品牌適時而生。

同行、同心,以發展破除貧困阻礙


一組組扶貧數據彰顯了鶴山區扶貧開發的努力:數十個產業扶貧基地的組建,累計投資數億元,帶動十餘個村落推進,村內道路得到復建,幹線公路得以拓寬,小長假期間日均遊客量1500人次之上。

同行、同心,以發展破除貧困阻礙


扶貧開發的成效是顯著的,村落逐步脫貧,貧困發生率連年降低,為更高要求的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基礎,當地將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為基調,以農業綠色創新改革為驅動力,實現脫貧的發展之路。

在緹香谷有機生態風情園內,村民對果樹進行整枝、疏果,該基地是落戶施家溝、黃廟溝村的現代農業產業化項目,將科技示範、初加工、文創包裝、渠道銷售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

同行、同心,以發展破除貧困阻礙


自從2013年緹香谷園區入駐,就附近村民提供工作崗位、土地流轉收入,人均年收入可達到脫貧標準,產業轉型與升級是鄉村地區決戰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保障,鶴山區根據自身優勢與市場需求,全力推進美麗鄉村、無公害農業等特色經濟,將生態林果、林下畜禽作為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方向,將山村慢生活打造為民宿主題。

同行、同心,以發展破除貧困阻礙


鶴山區引導各個扶貧基地發揮自身稟賦優勢,從技術、市場、資金等助推產業發展,通過培育龍頭產業為村民提供培訓,緹香谷、康元等入選河南省百家“巧媳婦”創業就業工程,解決貧困戶就業問題,成為貧困戶增收新的增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