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脱贫,做本真味道农产品

乡村振兴、精华扶贫的战略推动下,乡村地区走进大众的视野,各个部门从职责出发规划建设落地政策,协同支撑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农田整治、有机肥替代、现代农业示范田、循环经济、科技应用等等,为乡村产业兴旺、生态修复提供强大动力。

山区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脱贫,做本真味道农产品

农村提供“大有可为”舞台

乡村地区道路“通而不畅”是发展产业的最大限制,从城市中心向西安古城内出发往往是柏油路、水泥土、土路、泥泞坑洼的山路。进山之路困难,但乡村创业更为艰难,生态环境的优良也说明人迹罕至,在多个条件约束下,如何发展乡村产业?

山区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脱贫,做本真味道农产品

鹤山区西部山区绿树成荫、野花星星点点的分布在山坡上,通过涵洞仿佛隔离了山外的嘈杂,顺着道路一路前行,施家沟古村落、缇香谷园区、黄庙沟古村落、西顶小镇、王家辿等产业要素分布在两旁。

山区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脱贫,做本真味道农产品

苹果的酸甜、梨的清甜、桑葚的甘甜、桃子的香甜在市面上已很少能找到,土鸡肉的劲道、慢产蛋的糯香更是消失在了速成式的养殖模式中。

山区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脱贫,做本真味道农产品

以本真味道、传统文化为品牌形象的农村产业成为社会消费者的“热点”,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消费者对食品从温饱向质量、味道、口感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转移,前几年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让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产品等概念走入大众视野。

乡村虽然部分配套设施与城镇存在差距,但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践行“两山理论”的强大舞台。

一个鸡蛋、一粒果

农业园区相对的环境封闭是保证后期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石,而土壤是否出现大面积的化肥药害决定了无公害农业的转换周期。鹤山区的施家沟、黄庙沟等北斗七星村落群基本没有污染企业,植被与水土保持较好,当地村民看着缇香谷园区的鸡蛋比市场价格高,鸡长得慢、蛋也小,为什么还有人不停的购买。

山区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脱贫,做本真味道农产品

简单来说,居民越来越重视品质,缇香谷园区散养畜禽、林下畜禽,不喂饲料、不喂抗生素,整个山坡都是畜禽的运动场地,鸡、鹅等畜禽啄食牧草、昆虫等,减轻了病虫害也作为畜禽的高蛋白饲料。遵循自然农法的思路,畜禽群中的老弱病体躲不过自然界黄鼠狼、獾等动物的捕食,降低了群体中病害的发生。

山清水秀加上科学的技术自然有品质优良的农作物,西顶小米、缇香谷林果、王家辿香椿等逐渐成为鹤山区西部山区的农产品典型,受益于山区环境、无公害的技术、较大的昼夜温差,农产品风味物质积累丰富、甜度高。

山区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脱贫,做本真味道农产品

鹤山区的生态农业一方面做强质量,另一方面拓展农业新业态,将五岩山、古村落、农业园区相衔接,形成乡村旅游的产业增值链,探索实践农旅特色的产业扶贫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