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奇蹟果

奇蹟果是一種能欺騙舌頭的水果,

果實中的糖蛋白會影響味蕾正常工作,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不論入口的味道有多古怪,

都只能感受到甜味。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燈籠果

名如其形像個小燈籠,

原產自秘魯和智利,

味道像是淡甜的小番茄,

富含VC和胡蘿蔔素,

用燈籠果泡茶喝還能明目醒腦降血脂。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塔羅科血橙

完整的血橙看似與普通橙子別無二致,

當一分為二視及內裡,

會被它血紅血紅的果肉震撼,

切一塊兒入口味道酸甜適中,

伴有橙子獨有的回甘與清香。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西非荔枝果

成熟的荔枝果為黃紅色,

無需藉助外力會自己爆開,

使用未成熟果肉會有生命危險,

牙買加人奉西非荔枝果為國果,

就像熊貓是我們的國寶一樣。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露兜果

露兜果味道微甜但果肉很少,

只有果皮剛剛變黃時可以吃,

顏色稍微深一點就很難咬了,

更多人用它的種子做手串,

被稱為“滴血蓮花”。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紅香蕉

黃皮的香蕉常見常吃,

紅色的香蕉你吃過嗎?

罕見的紅香蕉原產自東南亞,

據說一棵紅香蕉樹只能活7年,

一生只開一次花結一次果。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冷剎

冷剎原產自馬來群島,

是當地的常見水果,

雖然長得像桂圓,

但味道像柚子酸酸甜甜,

咬起來口感接近於荔枝。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佛手柑

在果實成熟時各皮心分離,

形成細長彎曲的果瓣兒,

外型酷似佛手而得名佛手柑,

當室內擺設能做香薰淨化空氣,

進藥房可理氣化痰疏肝健脾,

渾身上下都是寶。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哥斯達黎加瓜

這個名稱是Costa Rica Guaba的音譯,

此瓜的果肉呈棉花狀,

藏在種子裡,

需要先細細咀嚼吃掉果肉,

最後吐出種子。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古布阿蘇

古布阿蘇生長範圍極小,

只在阿聯酋沙漠的幾片綠洲上生長,

味道是巧克力+菠蘿,

口感是香蕉+梨,

如果有機會可以嘗一嘗這種奇葩的水果。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蓬萊果

很多花友對龜背竹十分熟悉,

蓬萊果就是龜背竹的果實,

完全成熟的龜背竹果實無毒可使食用,

結果後要耐心等待18個月哦!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蛋黃果

未成熟外皮是果綠色,

完全成熟的蛋黃果裡外皆是黃色,

果肉質地像蛋黃般甜軟,

又蘊藏水果獨有的香氣。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黑肉柿

黑肉柿原產自墨西哥,

勉強算是柿子的遠房親戚,

味道甜甜還有淡巧克力味兒,

可以說是水果裡的“巧克力布丁”。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釋迦果

因外型接近荔枝也稱番荔枝,

世界五大熱帶名果之一,

是甜美的奶油質地水果,

果實營養豐富柔軟滑嫩,

入口之前記得把黑色的種子除去。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秘魯赤潮

秘魯赤潮長在棕櫚樹上,

果肉是明亮的黃色,

與普通水果一樣,

可以生吃,

也能制醬釀酒。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蓮霧

蓮霧的根部很容易隱藏泥土,

清洗的時候要多加註意,

直接生吃味道微甜略酸,

夏天冰鎮兩小時再入口,

口感更加爽滑清涼。

吃完酸澀的奇蹟果實再吃其他

【本文由淡風緣安發佈,2018年8月2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