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 長城內外競妖嬈

府谷 长城内外竞妖娆

依偎在黃河母親懷抱中的府谷縣城。 記者 趙晨攝

探究陝蒙晉交會處的發展秘密,煤炭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2002年至2012年,被稱為煤炭的“黃金十年”。正是在這10年裡,地處“煤炭金三角”的準格爾旗、府谷先後成為全國百強縣,河曲也成為重要的煤電基地。從國家“西煤東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的重要樞紐,到“中國鎂谷”,再到沿黃旅遊目的地,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讓這片區域實現了“多腿走路”,轉型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A 由“黑”變“彩”,發展底色更鮮明

黃色,是大地賦予府谷的顏色。深藏於黃土高原的褶皺中,受益於滔滔黃河的養育,從古至今,一座座人類文明的遺蹟在這裡一一呈現。

黑色,是現代工業文明在府谷的初次呈現。憑藉煤炭資源優勢,府谷成為陝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一躍進入全國百強縣。

8月18日,記者在府谷看到,在向高端能化基地轉型過程中,府谷呈現出一抹亮眼的銀色。

儘管是週六,府谷新堯工業園區的京府煤化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流水線上,一塊塊銀色的鎂錠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

今天,金屬鎂產業已經成為府谷僅次於煤炭的第二大支柱產業。2017年全縣鎂產量41.54萬噸,佔全國產量的50%以上、全球產量的40%以上。“中國鎂谷·世界鎂都”正成為府谷又一張享譽世界的名片。

而這抹銀色,恰恰來源於循環經濟的綠色發展理念。“我們公司主要通過洗選精煤生產蘭炭,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焦爐煤氣可以用於冶煉金屬鎂和發電。僅此一項,每生產一噸金屬鎂,就能節約3000元左右的燃料成本。”京府煤化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府谷瞄準高端能化基地建設目標,從最初的賣原煤,摸索出一條受市場認可的現代能化工業發展之路。目前府谷有80戶煤炭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3戶,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

“鎂主要用於高端合金的生產。在生產鎂錠的基礎上,我們還想進一步向金屬鎂的下游產業延伸,生產鎂合金。”京府煤化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9月底,全國鎂業協會年會將在府谷召開。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年會,為企業和各類研究機構搭建合作平臺,讓金屬鎂產業在這裡做大做強。”府谷工業經濟局副局長陳永林說。

搭平臺只是府谷助力企業發展的一個側面。今年以來,府谷縣委、縣政府下力氣解決高端能化產業發展遇到的資金、技術、人才等支撐能力不足的問題,推動煤化工向合成材料及下游精細化工產品延伸,加速高端能化產業在府谷實現集群化發展。

企業的發展信心彰顯著一個區域的發展活力。今年1月至8月,府谷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5.36億元,同比增長38.7%;完成財政總收入84.11億元,同比增長50.9%,府谷進入加快發展的上升通道。

府谷 长城内外竞妖娆

府谷新堯工業園區的京府煤化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線上,一塊塊銀色的鎂錠魚貫而出。 記者 趙晨攝

B 樞紐先行,開拓東西大通道

8月,從事近20年煤炭貿易和運輸的隆東林正計劃將一個新的物流模式引入府谷。他說:“我們公司已經在內蒙古拿到‘無車承運人’的資質,通過搭建互聯網平臺,組織社會上零散車輛進行煤炭運輸。9月我們的‘無車承運人’互聯網平臺‘多蒙達’就能上線了。”

而在此前,要想獲得物流信息,只能到街上信息發佈派車點去查詢。“這樣,煤找車、車找煤,都不方便。通過‘無車承運人’這種模式,可以對煤炭運輸市場進行資源整合,提高效率。”隆東林說。

多年來,煤炭外運讓府谷的交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裡成為陝西接入內蒙古、華北地區的咽喉之地。

向東,2004年,府谷第一條一級公路338國道過境段建成。這條國道從府谷縣城穿城而過,直接連到山西保德縣城,承擔著府谷煤炭外運60%的運力。高峰時期,每天有近萬輛運煤車在338國道上奔馳。2011年,府谷的第一條過境高速——神府高速公路建成。這條高速公路在府谷跨越黃河後,與山西忻州至保德的高速公路相接,是陝西煤炭東運最便捷的通道。

向北,府谷至準格爾旗的府準公路,連接起府谷兩個重要的工業園區,成為府谷化工企業重要的原材料和產品運輸通道;連接府谷西部產煤重鎮的運煤專線野大公路,向北連通到神木市,進而輻射到內蒙古。

對於府谷而言,目前,煤炭外運的格局仍然以公路運輸為主。“隨著環保壓力的加大,未來鐵路將成為煤炭運輸的主要方式。我們目前把府谷的煤炭通過汽車運到山西,再通過鐵路運往秦皇島等地。雖然神華運煤專線神朔鐵路在府谷經過,但遠遠滿足不了府谷煤炭外運的需求。”隆東林說。

為了適應新需求,2018年府谷的鐵路網建設全面提速,打造承西啟東的交通樞紐:運煤專線準神鐵路(準格爾旗至神木)即將投入運營,成為府谷南北向鐵路大通道;準朔鐵路(準格爾旗至朔州)即將建成,成為府谷東西向鐵路大通道;馮紅鐵路(山西保德縣至神木)計劃年內開工,建成後也將連接到準神鐵路……

“未來,府谷將形成‘四橫兩縱’的鐵路網布局。預計到‘十四五’期間,府谷的資源外運將以鐵路為主。”府谷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張志雄說。

府谷 长城内外竞妖娆

府谷縣文化館內,二人臺藝術團的演員正在排練。 記者 趙晨攝

C 文化搭臺,三省區共築新門戶

如果說能源為府谷積澱了強勁的發展能量,那麼“三個經濟”的提出,為這個陝西最北邊的縣域樹立建設陝西“北大門”的新目標。

8月18日,記者在陝蒙晉三省區交界的界碑處偶遇來自內蒙古的張先生一家人。“我們一路從內蒙古遊玩下來,特意來看看這個‘雞鳴三省’的地方。下一步計劃沿著沿黃觀光路繼續向南,體驗陝西的風土人情。”張先生說。

門戶是要素資源進出的必經之地,也是經濟發展最具潛力的地方。作為陝蒙晉交會之地,府谷將成為陝西加快對接內蒙古、華北地區的重要承載地,對增強“煤炭金三角”發展的內生動力、形成開放發展新格局發揮重要作用。

在陝西沿黃觀光路起點、三省區界碑所在地的府谷牆頭生態農業示範園區,由陝西交通投資集團投資建設的公路驛站計劃今年開工。“這個公路驛站將很好地解決人們在這裡的吃住行遊購娛問題。”牆頭生態農業示範園區管委會主任趙平說。

三省區交界的蓮花辿景點,其獨特的丹霞地貌與周圍的黃土高原地貌截然不同。史書記載,清康熙皇帝在平定噶爾丹叛亂時,曾在這裡駐足,被五彩斑斕、狀若蓮花的丹霞地貌所吸引,於是將其命名為蓮花辿。

站在牆頭生態農業示範園區的高地上,可以一覽蓮花辿的全貌。若近距離在蓮花辿裡穿行,就進入了準格爾旗的龍口鎮大口村。“自從陝西沿黃觀光路開通後,我們接待的遊客70%都是來自陝西和山西。我們鎮要利用這裡獨特的自然景觀,打造內蒙古風情營地,目前正在徵地階段。”8月22日,大口村村委會主任張三恩告訴記者。

黃河、明長城、蓮花辿……這些曾經的分隔屏障,如今成了陝蒙晉共同的文化旅遊資源。這片“煤炭金三角”所承載的多元文化被重新挖掘、包裝,成為府谷打造三地融合發展新門戶的首選。

6月,第五屆西瓜節暨秦晉蒙三省區文藝匯演在牆頭生態農業示範園區舉行。8月,首屆秦晉蒙三省區面花大賽在府谷舉行。8月16日,府谷縣文化館內,二人臺藝術團正在進行緊張的排練,不久後他們將代表陝西參加晉陝蒙冀二人臺展演活動……

2017年4月,在晉陝蒙黃河三角區協同發展戰略合作洽談會上,連接牆頭生態農業示範園區與河曲縣城的府隩黃河大橋的建設被提上了日程。“如果府隩黃河大橋建成,這將是一條連接陝西和山西的旅遊、貿易大通道。牆頭、河曲縣城、龍口鎮就能形成一個大的旅遊閉環。”趙平說。

如何進一步發揮沿黃觀光路作為觀光路、生態路、致富路的綜合帶動作用,促進旅遊文化產業加速發展?這道題,三省區人民正在給出多姿多彩的答案。

D 立足新時代,再造府谷新優勢

“黃河文化、黃土文化、長城文化、草原文化、西口文化等多元文化在府谷匯聚,不僅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還造就了府谷人性格中的豪放包容和精明聰慧。”8月16日,府谷縣委書記楊成林見到記者後的第一句話,就打出了“文化牌”,一個資源型縣城的轉型發展之路可窺端倪。

借勢發展,也許正是府谷人性格中精明聰慧的一面。

楊成林說:“府谷作為三省區交界的區域,有著天然的門戶優勢,再加上沿黃觀光路打通交通屏障,我們正在全面梳理、整合府谷的各類旅遊資源,推出具有府谷特色的旅遊產品。比如,這裡是中國海紅果之鄉、中國黃米之鄉。”

借勢發展,更體現在支柱產業從煤到鎂的華麗轉型。

“金屬鎂在府谷可謂是無中生有。從2002年開始,煤炭企業陸續發現可以利用原來排掉的焦爐煤氣冶煉金屬鎂。原本運煤車將煤運到山西后,常常是空車返回。現在則能從山西運回冶煉金屬鎂的原材料,這樣又節省了一筆運輸費用。成本優勢最終讓府谷佔據中國金屬鎂生產的‘半壁江山’。”楊成林說。

民營企業的靈活轉型與府谷打造高端能化基地的建設目標不謀而合。

“抓住先進地區產業轉移帶來的機遇,府谷力爭解決好初級能化經濟因產業政策制約帶來的生存發展問題。我們籌劃組建金屬鎂產業基金和收儲銷售平臺,努力獲取金屬鎂的市場話語權和定價權;設立中國金屬鎂研發中心,圍繞金屬鎂深加工、高端能化等前沿領域,吸引更多投資者,將府谷打造成名副其實的‘中國鎂谷·世界鎂都’。”楊成林表示。

總結府谷發展的經驗教訓,楊成林說:“府谷靠近華北地區,在改革開放中走到了全省前列。目前民營經濟佔全縣經濟總量的70%以上。民營經濟發展得好,帶動群眾收入提高較快,也刺激了地方經濟的活躍度。在下一步發展中,府谷將創造更加寬鬆的營商環境,引導、推動民營企業進行‘二次創業’,以能化優勢產業的突圍來增強府谷面向全國的核心競爭力。”

記者點評

“黃金十年”後,“煤炭金三角”奮力轉型

王睿

能源給這片土地帶來了經濟的繁榮,也帶來了環境的創傷。在綠色發展理念指導下,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潮中,煤炭行業轉型升級成為“煤炭金三角”的必然之舉。

在以民營經濟為主的府谷,一條從煤炭到金屬鎂的循環產業鏈已經初顯成效;與此同時,政府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以沿黃觀光路的開通為契機,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特色農產品種植,使綠色經濟在這裡紮根。

在以國有經濟為主的準格爾旗,一系列的技術創新在煤炭產業鏈條上實施,建立起高效節能的開採模式,實現“吃幹榨盡”的資源綜合利用。同時,以礦區復墾為基礎,建立“採、復、牧、園”協同發展模式,促使工業旅遊興起。

在以煤電為主打的河曲,從綠色礦山創建,到推動煤電企業擴能升級,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的發展思路正推動工業向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邁進。

在未來較長時間內,我國基礎能源供給仍“以煤為主”。對於“煤炭金三角”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將綠色理念堅持到底,對這片區域的未來至關重要。

8月,行走在陝蒙晉交會處,黃土高原上滿眼的綠色也許已經給出了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