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大放開!大批藥店要轉型?!

近日,西安市政府下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8年重點工作任務》(以下簡稱《任務》)。《任務》中要求,特別強調鼓勵有資質的中醫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名老中醫開辦中醫診所,允許藥品經營企業提供中醫師坐堂服務。

政策大放開!大批藥店要轉型?!

西安此項政策的出臺,對零售藥店意義深遠,其核心價值在於讓零售藥店能夠更加充分發揮“醫”的元素,在大幅提升專業服務能力的基礎上發揮銷售和利潤潛能。

具體包括以下兩大方面:

1.為大力開辦“藥診店”或中醫館(國醫館)提供法規支持;

2.允許中醫坐堂。而中醫坐堂對零售藥店經營和服務潛力的釋放眾所周知。

中、西醫診所接連放開,藥診店、國醫館正在大幹!

此項政策對零售藥店帶來的暴發機遇不只是這一單一政策所賦予的,它是在國家總體導向下兩大政策共同形成的“政策鏈”帶來的綜合影響:

1.中醫診所大放開

2017年11月15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官網發佈的《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於12月1日正式施行。辦法規定,舉辦中醫診所的,報擬舉辦診所所在地縣級中醫藥主管部門備案後即可開展執業活動。

政策大放開!大批藥店要轉型?!

開辦中醫診所的門檻由原先的“審批制”降為“備案制”,無疑是一巨大放寬,對於藥店發展“藥診店”和國醫館的經營模式提供了極佳機遇;

2.西醫診所大放開

今年6月19日,國家衛健委發佈《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醫療機構、醫師審批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指出將對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兩證合一”,也就是說取消了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的前置審批。

政策大放開!大批藥店要轉型?!

該政策是繼“放開中醫診所審批”之後的進一步延續:放開西醫診所審批。上述兩大政策疊加,對零售藥店所鍾情的“藥診店”和國醫館的開辦,可謂雙喜臨門。

事實證明,在上述兩大政策放開以來,2018年上半年,全國診所增加了11787家,其中中醫診所備案增加3536個。

政策大放開!大批藥店要轉型?!

西安新政將催生新型藥診店、國醫館模式

解決中、西醫診所行政審批問題,只是給零售藥店開辦藥診所或國醫館提供了“通行證”,經營上的問題還需企業自找門路。而西安新政的出臺,無異於幫助藥診店和國醫館聚攏中醫人才大開方便之門。

有行業人士分析,西安新政的出臺,很可能催生一種全新的藥診店或國醫館經營模式,即:藥店和名老中醫合辦中醫診所,構成新型藥診店或國醫館模式。

該分析認為,藥診店和國醫館經營的核心在於中醫人才的攏絡,許多看似聚攏了很多名老中醫和青年中醫才俊的藥診店或國醫館,常常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醫生的高昂成本以及出診率、積極性,極大地限制了這一經營模式的銷售和利潤潛力。

而今,西安新政有望解決這一難題,大大提高名老中醫和青年中醫才俊與零售藥店合辦中醫診所的積極性。

恢復中醫坐堂,藥店銷售和服務進一步釋放

眾所周知,坐堂行醫一直是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問診模式,也是零售藥店延續數千年的“慣例”。不過,由於利益的驅使,個別“中醫坐堂”的違規操作給患者帶來醫療隱患,導致有關部門、很多省份明令禁止中醫坐堂。零售藥店也因此失去這一大好的經營和服務手段。

如今,西安新政讓當地零售藥店重啟希望。也讓全國的零售藥店中醫坐堂的夢想重燃。

試想,藥診店或國醫館+中醫坐堂,充分發揮“醫”的元素的零售藥店將能夠釋放多大的服務和經營能量,想必每一個藥店老闆心中都開始蠢蠢欲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