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反腐,越反越腐

煌煌康熙王朝六十年,康雍乾盛世他开了个头,国运鼎盛,政治昌明,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康熙大帝的文治武功彰显史册。

花花银子多了,官僚贪腐问题随之而来,理论上康熙语录,最高指示,上谕圣旨说来也不少,“治国莫要于惩贪”,“居官以清廉者为尚”凡此等等。

实际操作中,皇上圣明,康熙啥都一门清,执政前期反腐工作风生水起,湖北巡抚张汧,陕西按察使索尔逊,福建布政使张永茂等好几个省级官员因贪腐下课。树立正面典型“于青菜”,弘扬正能量,我大清顶梁柱,大多数要么是“青菜”式人物,要么正在成为“青菜”的路上。

皇上反腐,越反越腐

随着时间的推移,康熙爷慢慢对贪腐有了新的认知,“所谓廉吏,亦非一文不取”,那意思就是人情往来,礼来礼去,咱礼仪之邦,在朝廷当官也得是个正常俗人。

山西巡抚噶礼“跑部钱进”,大捞特捞,官场上看不惯的也包括眼红的,匿名举报,实名参阂,御史袁桥,刘着鼐造表立册,一五一十列示明晰,以待天听,康熙视若不见。噶礼反而边腐边升至两江总督,官运亨通的主,狗屎运就挡不住。

康熙啥态度,你们官员内部不团结,由于内斗把许多小儿科上纲上线,借我皇帝打压别人,康熙就这态度。朱笔一挥,举报人吃饱了撑的,多事。(后来噶礼因家事矛盾,贪事彻底败露而身死)

皇上反腐,越反越腐

噶礼

户部尚书希福纳负责政府采购,将数倍于市价的货物吃进,捞取巨额回扣,被人举报。被截获的从康熙45年到48年来往账目清楚显示涉案人员众多,足足一百多人,康熙看得也掉下巴颏,估计皇上心里阴影面积不小,慢着,慢着,让朕定定心捋一捋再说。

皇上捋完了咋样呢,是这样,朕为这事失眠了几天,如果全部抓获都审问,既会又兴大狱,获罪之人太多,都从严纠处,则大小官员抓都抓不过来,安定团结,你好我好的大局不保。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康熙爷的反腐事业也没逃脱了老套路。帝国的“青菜”式的顶梁柱和大多数最后都成了刨制“满汉全席”的专家,康熙王朝的培训能力堪比山东蓝翔。

皇上反腐,越反越腐

到了晚年,康熙在吏治方面已经“虱多不痒,债多不愁”,他考虑的皇位继位人必须是“意志坚贞不可夺”的“坚固可托”之人,重整吏治,再来扶起摇摇欲坠的帝国大厦,顺便把恶人也当了吧。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