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手的工资少了,老板们却哭得更厉害了!

经历了七次大修之后的新个税法终于出来了,社保严管时代也来了,大家用计算器一划拉,做老板和做员工的都不太高兴。

你到手的工资少了,老板们却哭得更厉害了!


以下不是新政策的所有知识点,但是最为广泛关注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10月1号开始要实行,个税起征点从3500提高到了5000。

一批人不用交个税了,因为工资够不到纳税线了;还有一批中等收入的人,交的税明显少了。

比如小王每个月工资一万五,公司正常帮他纳税、交社保。没有任何避税行为。

按以前个税,他每个月要交个税1870元,10月1号起免征额变5000元,扣掉五险一金只交790元,到手的工资能多出来1000多元。

所以对于一般收入的人,这样算下来是好事,但个税减的这点钱所带来的高兴,抵不过第二件事的不高兴。

个税少了,社保多了,开心的日子大概也就是10月到12月...


第二件事:明年1月1号起社保统一由税收部门增收,原可按最低工资标准缴纳,之后按实际工资全额缴纳。

你到手的工资少了,老板们却哭得更厉害了!


从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出,如果企业之前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缴纳社保的话,明年1月份开始,即使个税不用交了,5000的月薪,员工拿到手少了545元,公司多交了1190元。

在三四线城市,社保部门其实是默许中小微企业按最低基数缴纳社保的,员工每个月少缴一些到手就多些,企业用人成本也能少一些。

社保这么一改,员工要哭,小微企业老板压力就更大了。

不堪重负的小微企业老板们该怎么办?

据说,现在一线城市有的企业跟员工签劳务派遣,缴纳外地社保,如果外地社保缴费没那么高的确实可以省下钱。

但是,在当地纳税以及缴纳社保,是和工作地的资源福利挂钩的!

这一点在一线城市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更为突出。

比如外地人在北京买房资格是连续缴纳5年的个税或者社保,如果中途中断了,则必须重新计算。

一些小微企业老板给员工调高工资基数,就是为了让员工的个税不要断档,要不然就得在当地缴纳社保,以保障员工未来有资格买车买房申请工作居住证等。

作为小微企业的老板,在经济不够景气的时候,怎么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维持下去已经是够头大了,现在社保改革变相的增负又是一座大山。

如果人力成本上涨真的到了那一步,企业就一定会重新计算利益分配,保住人最少最核心的业务,砍掉鸡肋的成本高的,狠下心多裁员,只要企业不死,待到形势好时再从头看。

那么失业者呢?创业失败者呢?

你看,这就不只是一件“你到手工资变少了”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