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山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采用鱼苗放生方式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

雁山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采用鱼苗放生方式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

点击“桂林检察” 关注更多精彩!

随着3000余尾鱼儿

顺着放生通道游向漓江深处

雁山漓江流域的渔业生态又增添了新活力

雁山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采用鱼苗放生方式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

准备放生的鱼苗

雁山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采用鱼苗放生方式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

放生现场

雁山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采用鱼苗放生方式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
雁山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采用鱼苗放生方式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

9月19日上午,雁山区人民检察院组织的公益诉讼生态修复鱼苗放生活动在雁山区草坪乡碧岩阁漓江竹筏码头举行,现场放生鱼苗3000余尾,桂林市渔政执法支队、雁山公安分局、雁山区法院、雁山区城管局、草坪乡政府、草坪乡潜经村委会等单位相关人员和辖区内人大代表、部分群众以及雁山区检察院干警共40余人参加了活动。这是雁山区检察院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中,首次采用鱼苗放生的方式来修复漓江渔业生态。

雁山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采用鱼苗放生方式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
雁山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采用鱼苗放生方式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

案情回顾

2018年3月27日,犯罪嫌疑人白某携带电鱼工具到雁山区草坪乡漓江流域的禁渔区水域电鱼,当天电到水产品10余公斤。其在上岸时,被巡查的执法人员当场抓获。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第三百四十条之规定,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雁山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采用鱼苗放生方式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

雁山区检察院刑事检察部检察官在审查起诉该案时认为,白某电鱼时,无论何种大小、种类的鱼均会被电死或电晕,同时电流会损坏鱼类性腺从而破坏鱼类繁殖活动,或造成鱼类基因突变,使其后代畸形、病变的概率加大。白某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漓江流域的渔业生态环境,白某除了要承担刑事责任外,还要对被破坏的漓江渔业生态环境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遂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形式向法院提起了公诉。目前,该案正在审理中。

雁山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采用鱼苗放生方式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雁山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采用鱼苗放生方式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

放生鱼苗 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

办案中,检察官向白某分析了其电鱼行为的危害,白某听完懊悔不已,表示愿意购买鱼苗放生,用实际行动来修复漓江流域渔业生态环境。

雁山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采用鱼苗放生方式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雁山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采用鱼苗放生方式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

白某首先捧起装着鱼苗的氧气袋,走到岸边,解开绳子,弯腰将鱼苗小心翼翼地放入漓江。

雁山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采用鱼苗放生方式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雁山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采用鱼苗放生方式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

随后,参加鱼苗放生活动的其他人员共同将这3000余尾鱼苗投放漓江。

雁山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采用鱼苗放生方式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

活动效果

雁山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采用鱼苗放生方式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
雁山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采用鱼苗放生方式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

活动结束后,参与办理该案的执法人员说到:“对非法捕捞水产品之类的破环境资源的犯罪,一直以来只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于被破坏的环境资源没有采取相应的修复性措施,今天的这个鱼苗放生生态补偿方式弥补了以前的不足,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更好了。”

雁山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采用鱼苗放生方式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

张乐副检察长表示,“此次鱼苗放生活动,是雁山区检察院在办理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案件中,注重贯彻“恢复性”司法理念修复生态环境的首次尝试。下一步,我院将运用法制手段深入开展环漓江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切实保护好母亲河漓江,为桂林市的旅游胜地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雁山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采用鱼苗放生方式修复漓江渔业生态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