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豬博弈的智慧:等待是最好的選擇

智豬博弈:小豬的最優選擇是什麼?

“智豬博弈”是博弈論中著名的理論模型,由曾經的諾貝爾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與數學家約翰·納什在1950年提出。

話說,某豬圈裡養著兩頭豬,一頭大豬、一頭小豬。雖然吃住同圈,但它倆沒有血緣關係,互相也不熟。

智豬博弈的智慧:等待是最好的選擇

豬圈的一側有一個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另一側的飼料口就會掉出10個單位食物,但不論誰跑過去踩踏板,都會消耗2個單位的體力。

如果小豬跑去踩踏板,大豬會守在飼料口邊上,獨吞9個單位的飼料,小豬跑回來之後只能吃1單位飼料;

大豬跑去踩踏板,小豬會先去吃飼料,但因為進食速度慢,最終也只能吃下4單位飼料,剩下6單位都是大豬的;

倆豬一同踩踏板,再一同回到飼料口進食,小豬和大豬的進食比例為3:7。

問題來了,如果這隻小豬像佩奇一樣聰明,她會怎麼選擇?

智豬博弈的智慧:等待是最好的選擇

首先,聰明的佩奇會畫一個表,把所有可能的結果都羅列進去:

智豬博弈的智慧:等待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可以把上圖看做智豬博弈的收益矩陣,結果一目瞭然:對弱者小豬而言,無論大豬是否主動去踩動踏板,小豬的最優策略都是“等待”。愛拼才會贏這句話,對於筆博弈中的小豬而言,反而是死路一條。

“搭便車”中的博弈之道

對於小豬的這種“坐享其成”,有人形容為“搭便車”。在現實中,“搭便車”的現象不勝枚舉。

2013年餘額寶橫空出世,迅速成為大眾的理財利器。當外界很快了解到餘額寶就是改良版的貨幣基金之後,各種“寶寶類”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各大銀行、基金、互金平臺藉著餘額寶的便車,一同瓜分了萬億理財市場。

再比如電影市場,2015年陳凱歌拍了一部《道士下山》,從此以後“道士題材”就氾濫了,什麼《道士上山》、《道士出山》、《老道出山》、《道士降魔》、《最後一個道士》,反正沾上道士倆字,就有人看,就能賣錢。

還是2015年,滴滴和快的展開了史無前例的燒錢大戰,雙方總共補貼了約40億元請全國人打車,目的就是讓用戶習慣手機叫車這種出行方式。等他倆錢燒完了,神州專車順勢出位,以一波很小的補貼,收穫了大量高端用車的市場份額——啥叫搭便車,這才真叫“搭便車”。

智豬博弈的智慧:等待是最好的選擇

上述這些“搭便車”的主角都是相對的“弱者”,都是智豬博弈中的“小豬”,他們依託強者的市場效應取得了屬於自己的那份利益,不失為一種博弈的智慧。

投資理財中,如何做一名聰明的小豬

很多朋友都炒過股,其實股市就是各路資金博弈的場所。公募、私募、保險、外資等資金雄厚的機構,可以看作是豬圈裡的“大豬”,而廣大散戶就是“小豬”。小豬想要生存,就必須盯著大豬的一舉一動,自己不要輕易出手。

那些自作聰明、沉不住氣、提前搶跑的散戶小豬,往往都是在追漲殺跌,扮演的都是“韭菜”的角色。最終,市場大部分的紅利都被大豬吃掉不說,自己的食物也被大豬收割了。

股市裡有句話叫做“莊家吃肉我喝湯”,很形象的從散戶的角度,概括了智豬博弈的核心精髓。

智豬博弈的智慧:等待是最好的選擇

A股正在經歷“後莊股時代”,合格的機構投資者將成為市場未來的主力軍。這些機構不僅擁有大量的資金,更擁有專業的、龐大的投研團隊,他們代表著市場主流的價值取向,代表著錢的流向。普通散戶不需要忙前忙後,只要以靜制動,跟著專業的投資者就可以獲得相對穩定的收益。

其實價值投資也是這個道理。

那些質地優良、發展良好的企業好比飼料口,普通投資者好比小豬,機構投資者好比大豬。大豬小豬都想吃東西,但大豬往往會主動的去踩踏板,小豬不需要頻繁的奔波,只需要在飼料口等待就可以了。

具體到投資中,“大豬”會不斷投入人力、財力去尋找優秀的企業,我們普通投資者,只需要守住大豬尋找到的那些偉大企業,與卓越者為伍,就能獲得屬於我們自己的那份收益。

智豬博弈的智慧:等待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再厲害的“大豬”也有犯錯的可能,任何投資也都存在風險。但這個時候作為勢單力薄的小豬,就更要懂得審時度勢、順勢而為。在看不清方向的時候,學會等待就是保存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