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蒙教育應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爲習慣

什麼是啟蒙教育?在一些不知道新理論的人特別是兒童,不具備驗證科學知識的能力時,只能簡單使他們記住結果而應用科學知識,這種忽略證明過程的教育方法叫啟蒙教育。那麼在啟蒙教育階段我們應該讓孩子學什麼呢?那就是良好的行為習慣。

啟蒙教育應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中國式的帶孩習慣基本上都是交給了爺爺奶奶,所以也經常看到孩子在幼兒階段大部分時間都是跟爺爺奶奶在一起的。一般情況爺爺奶奶還都是比較溺愛自己的孫子孫女的,有時候經常看到爺爺奶奶的嘮叨到最後換來孩子的吼罵,這樣的帶孩結果式可悲的。記得在小區有個四歲多的小男孩,說晚上不跟奶奶睡覺了,一點意思都沒有,原因是他的奶奶不會玩手機。還有一次碰到一個孩子,奶奶讓他回家早點睡覺,他還沒有玩夠,就直接讓他的奶奶滾,吼著他奶奶說滾。這樣的孩子家長不知道會不會頭疼。

啟蒙教育應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孩子在家庭教育的時候一定要有良好的環境,啟蒙教育階段也更應該教育孩子知道他們的習慣是對是錯,如果連家長自己都分不清對於錯,那也不會教育出一個好的孩子,孩子肯定會養成壞習慣。有些家長也許看過很多育兒的書籍,也想按照書上說的方式區教育孩子,可是到頭來還是沒有堅持按照書中所寫的教學理念執行下去,最終導致孩子還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對待孩子的行為習慣要分清對於錯,錯了就錯了,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做對了就去表揚,這樣孩子在自己的內心深處才會明白是非對錯。就拿孩子扔垃圾說吧,每次都會告訴孩子你扔的垃圾是可回收的,不可回收的,那麼孩子每次在扔垃圾之前都會看一下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標誌,並且還會把這種習慣傳遞給他的小夥伴。

啟蒙教育應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所以好的行為習慣是可以傳播的,啟蒙教育階段多注重孩子的行為習慣,做一個合格的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