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业“涨声”过后是否能促良性竞争?

双十一来临在即,快递行业即将进入爆单季,业务火山喷井就在眼前。日前,多家快递公司纷纷宣布涨价,一方面来为即将到来的业务高峰做准备,同时也在探索低价竞争、薄利多销以外的其他可能性。

涨价的背后,影射的是同质化竞争下快递行业的利薄与无奈,对于消费者来说,微弱的涨幅也并不能成为前往“剁手”道路上的绊脚石。相反,冷静分析下来,此举或将是快递行业踏入良性竞争轨道的自我洗牌。

”双十一”之际加价只因供需关系?

自从电商大拿们炮制出了“双十一”“双十二”购物节后,每个光棍节都变成了全民的狂欢。当你在家一边摩拳擦掌等待着血拼来的物品,一边抱怨着快递久盼不来;那厢,快递小哥正在加班加点、通宵达旦,鸡腿吃了一只又一只,快递却仍不见少。

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行业最高日均处理量达3.3亿件,是日均处理量的3倍。因此,为了保证网购高峰冲击下,快递网络仍能够正常运转,快递企业需要提前储备大量临时操作员、租赁场地与车辆。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当需求大于供给,价格就会趋于上升。在这样全民狂欢血拼购物之时,快递单数需求大增,快递企业配送供给吃紧,服务费用增加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体现。

但经济原理从来不是现实操作的全部,能够让一直低廉克制的快递价格微幅上涨,必然还有着供需以外的深层次原因。

申万宏源分析认为,从往年旺季来看,需求集中释放要求网点、分拨中心都需要加车加人,各项成本都要明显高于淡季,快递行业业绩经常旺季不旺。旺季提价控量能够提高网点、总部的盈利能力。通过旺季上涨派费的手段,能够帮助网点筛选优质客户,并将旺季业务量控制在最经济业务量区间,真正提高旺季网络的赚钱能力。

一位快递行业高管表示,也只有这样,小幅提价才能增进末端网点的盈利能力以及一线业务员的收入,从而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服务质量,使整个用户体验不断提升并且打造一个良性竞争的行业环境。

万件快递利润不抵一瓶茅台的行业生态

网上资料显示,一般情况下,快递小哥平均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平均每单提成在0.5~1.0元之间,一个月送5000单以上。什么概念?也就是一周6个工作日,每天平均送近200件,每小时派件20件,才有传说中的“快递小哥月入过万”一说。

另一方面,相关快递行业资深从业人员表示,“目前快递业严重依赖电商件,电商是靠规模获取利润的,对快递价格十分敏感。在电商增速放缓的趋势下,快递企业的利润会被持续挤压,万件快递的利润不够买一瓶茅台就是这个行业的生态。” 对此,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称,“由于受近年来包裹轻量化、自动化升级、自有车队规模扩大等因素影响,通达系企业的单票成本是下降的,由于单票成本降低,快递价格战再次出现,这也影响到快递企业的利润和营收。

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最新快递行业运行数据显示,8月行业单价为11.91 元。而这一数字在2015年是13.4元,2014年是14.65元,2013年是15.69元,2012年是18.6元。 “因此,这次调价可以理解成是成本上涨的大背景下,价格战后的局部回调。”赵小敏说。

不过,话说回来,每家快递公司的业务模式不尽相同,比如,与各电商平台合作较为紧密的通达系,业务主体是以加盟制为主,而加盟制企业总部客户是分公司,分公司主要客户是电商卖家、所以派费上涨很大程度上并非直接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所以,亲,你若能找到帮你包邮的好卖家,就赶紧下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