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學生,可能中了二本大學的毒,這個毒只能自己解

01

家裡有個親戚,爺爺的哥哥的兒子,我管他叫伯父,他是父輩中最有出息的人,退休後就跟著兒子一家定居在北京。

我高二那年,他清明節回來掃墓,拉著我爸媽的手說,這丫頭無論考去北京哪所學校,我都歡迎她來我家常住,我們照顧她。

我爸媽,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連小縣城都沒怎麼出過。想著如果我讀大學還能有個地方依靠,他們就可以放心了。

那段時間我也天真的想,爸媽養我這麼大,我應該力所能及的讓他們歡心。之後那一年開啟我19年來最用力、最壓抑,也最痛苦的一年。

02

高考成績出來後,他從北京打電話過來詢問,得知我考了一個二本後,嘆了一口氣,又接著說,路還長,以後考研去北京。

我不知道那天是怎麼掛下那個電話的,只知道恐慌與不安如潮水般向我紛湧而來。

他的嘆息,讓我覺得極其羞愧。因為覺得配不上他的期待,配不上自己的付出,更配不上父母盡全力供我上學的艱辛。

於是後來,再有人問我在哪上學,我已經很難從容的跟別人說一句:

我在一所二本大學上學。

03

在二本大學裡,我帶著一團如麻的思緒和整日惶恐的不安。

身邊有太多人在講,非名校出身,以後畢業就等於失業。

身邊有太多例子在分析,第一學歷是有多麼多麼的重要。

身邊有太多人在問,你讀二本大學,以後你不考研,能咋辦?

身邊有太多人在建議,要不你換個專業吧,因為你家裡沒有一點背景。

就連我喜歡看的幾個電視欄目,都無時不在提醒我:

二本大學以後出路堪憂。

04

我像得了一種心病,已經被他們嘴裡的“二本大學”惶恐的,無時無刻不在想一些怎麼辦?

我成長的速度不及父母衰老的速度,他們辛苦那麼多年幫我培養長大,最後還要讓他們擔心我就業怎麼辦?

在這所大學待久了,自己有一天也陷入一種溫水煮青蛙的安逸感,最後進入社會,沒有一點競爭力怎麼辦?

最好的年華,一腔孤勇的熱情有一天也被消磨殆盡,最後學的最多的不過是追劇,聊天,扯八卦,我的未來怎麼辦?

現在的大學生,可能中了二本大學的毒,這個毒只能自己解

05

當有太多的不安在心裡積壓,我只能選擇讓自己忙起來。

大學一開始,就加了五個社團。

不斷的要寫計劃總結,不斷的要做課時統計,不斷的要與人溝通交流。不斷的鼓勵自己上臺發言,不斷的逼自己參加活動……

大學一學期,硬生生的治好了我高中時代整宿整宿失眠的毛病,因為通常忙到凌晨幾點,往往坐在凳子上,趴著就睡著了。

06

然而這樣的忙碌也不能完全減少我在空隙時間裡的糾結。

我又開始自問,這樣的忙是否真的有意義?二本大學何去何從?我心裡又計劃著考研。

圖書館八樓是我那所學校備戰考研的集中地,我開始利用各種碎隙時間擠進八樓。和大多數人一樣,在那裡佔著座位。

07

和我隔著桌子的,是個學姐。

圖書館內,她的裝備格外引人注意,桌子上打開著一把傘,像是要封閉成另一個世界。桌子下面,鞋子,箱子赫然一堆。

我見過她,一整天啃麵包刷題的認真,我見過她,晚上十一點在讀書室背英語的身影,我見過她中午趴在桌子上睡著的面龐,我見過她……

去年冬天,在圖書館八樓,我像是路過了考研黨的全世界。

08

考研那幾天,圖書館八樓位置突然的空下,坐在靠窗的那個位置,思緒一下被拉得很遠。下下一年,我是否也會正式屬於八樓自習室的其中一員?

再後來,我目送一個一個考研學長學姐搬離八樓。

有天中午,看到之前那個學姐進來清理東西,也不知道當時是一種怎樣的氣氛,只聽見“噠噠噠”她狠狠的將書砸進密碼箱的聲音。

砸了好一會,所有的目光聚焦剎那,她轉身,留下了一個背影,拖出密碼箱的瞬間,我想,八樓的緣分於她也告了一段落吧。

等我走出圖書館的時候,廣播剛好傳來汪峰的《生來彷徨》。

一瞬間,莫名的傷感……

初見時,在八樓的他們,一如砥礪前進的戰士,

搬離時,他們是否都已經可以無憾的擁抱一下自己?

09

期末到來的時候,儘管在圖書館呆了兩個多月,但我的惶恐不減半分。

都在說“60分萬歲”

可是,我還是沒出息的很,每一科考試前依然要一次一次的走進廁所,一次一次的被室友質疑,考一科考試,你幹嘛總是要上廁所?

現在的大學生,可能中了二本大學的毒,這個毒只能自己解

10

是的,也許吧,

我是真的中了二本大學的毒――惶恐自己最後成了他們嘴裡的二本大學生。

總是怕如他們所說,侷限在二本,其實你只是井底之蛙。

總是怕如他們所說,你那個專業,最後沒點家庭背景,找工作也會夠嗆。

總是怕如他們所說,畢業後就等於失業,最後會還是無頭蒼蠅。

總是怕如他們所說,你能力也只這樣,在一個二本大學有啥出息?

……

中毒的結果是,大學第一學期,一半在惶恐至極中度過,一半又不信邪的在心裡倔強。

所以,一邊不斷逼自己,多去嘗試,一邊又無論取得什麼樣的成績,都覺得自己就是井底之蛙。

所以,一邊厚臉皮的去爭取著,“優先考慮湖大,中南大學生”的兼職機會,又一邊心裡無限的難過與失落。

所以,哪怕最後期末成績,績點為4,我還是沒有多少的心安。

現在的大學生,可能中了二本大學的毒,這個毒只能自己解

11

昨天整理以前的筆記本,忽然發現高中語文老師寫下的一句話:

一一,你要有慢下來的能力,不要著急,一路向前,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心裡莫名一驚。

高中時代,恐慌大學不如人意。最後還是走到了大學。

大學時代難道還要中二本大學的毒,一定要那樣時時刻刻感到危機,一定要在恐慌中的度過四年嗎?

12

想了許久……

也許吧,就算大一第一學期重頭來過,我可能依然會中二本大學的毒。

可能還是會在意別人嘴裡“二本大學的學生”。可能還是沒有多少底氣去回答一句:我來自二本大學。

但是經過一學期,再反思一下,

別人不管是有心無心的評論、審視,除了留給自己無限的危機感,還留下了什麼呢?

學校確實存在層次,學生確實存在差距,只是,好的壞的,都已經做了選擇。

也許能做的只有好好做自己罷了。

也許,自己的毒,只有自己能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