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峨眉山跳崖:你身邊還有多少人,情緒已在懸崖邊


四川省峨眉山景區公安分局官方微博9月4日發佈警情通報,在峨眉山景區金頂“瑞吉山石”處,一女子不顧他人勸阻跳崖身亡,跳崖女子為李某某,21歲,湖南省寧遠縣人。


女子峨眉山跳崖:你身邊還有多少人,情緒已在懸崖邊



網傳該女子遺書顯示,這名女子自稱患有抑鬱症,說自己“活得很累,很痛苦”。遺書中稱,“希望大家以後能多多關注抑鬱症這個群體,願這個世界多些善意和美好,少些傷害。”


女子峨眉山跳崖:你身邊還有多少人,情緒已在懸崖邊



新聞中,我看到這樣一句話,一名疑似和該女子認識的人表示:“該女子一直很樂觀很積極,但是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

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我們經常會在得知某某抑鬱症的時候,感到震驚。因為他們平日裡看上去開朗活潑、笑容滿面、幽默善談,他們有可能不愁吃穿,生活優渥,他們有可能家庭美滿,光鮮亮麗,他們有可能愛情甜蜜,事業蒸騰……

總之,看上去他們應該很幸福快樂,可居然!竟然!他們有抑鬱症?!~~

比如很多喜劇明星,比如即便氣質柔鬱如張國榮,在他跳樓自殺時,很多人也會覺得“天哪!怎麼會?”。

對於我們旁觀者而言,看到的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則警方通稿,只是一聲嘆息。但對於當事者,是一個如花似玉的生命從此消失,她還有那麼多尚未經歷的溫暖,來不及體驗的愛,就把一個破碎的家庭帶入長期的痛苦中。

我在網傳的這名女子的遺書中看到這樣一句話: “我竭盡全力的去扮演一個所謂正常人的樣子。果然,演技是與生俱來的天賦,我演得夠像,所有人都被騙得很好。”


女子峨眉山跳崖:你身邊還有多少人,情緒已在懸崖邊



抑鬱症患者不同於其他疾病患者,他們更善於隱瞞、偽裝、掩飾,直到徹底崩潰,無可挽回。他們身上一直有一雙“隱形的翅膀”,但卻是惡魔的翅膀,一點點壓垮他們。

作為他們的朋友、親人、愛人,往往事後都百思不得其解“怎麼就得了抑鬱症了呢?挺樂觀的一個人哪!”

我們並非心理學專家,也不是精神疾病醫生,該如何通過各種蛛絲馬跡,發現這個黑色幽靈,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呢?

我接觸過的很多抑鬱症患者,包括我自己。自從得過抑鬱症之後,似乎都有了一種獨特的觸角,可以嗅到同類的氣味一般,即使他看上去非常快樂,我也能感覺到快樂下面那層抑鬱的底色,敏銳覺察到“他可能是有抑鬱症”。

這麼講可能有點兒玄乎,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大概就是和同類之間的一種“共情力“吧?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它只是一種經驗,並不是醫學診斷的標準,但我屢試不爽,您不妨一看:

望聞問切四法: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其實識別身邊的抑鬱症患者,或者抑鬱情緒比較嚴重的人,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


女子峨眉山跳崖:你身邊還有多少人,情緒已在懸崖邊


中醫指觀氣色,抑鬱症也同樣可以觀察出來。

因為抑鬱症患者都活得很累。他們做任何事情,看上去都非常用力,更準確的表達是:看上去非常吃力。

無論隱藏多深,但,累,其實是無法掩飾的。24小時要和魔鬼纏鬥,吃不下睡不好,能不累嗎?

健康人一般是在承受了大量的體力或腦力消耗之後,才會很累。但抑鬱症患者,睡覺醒來先嘆氣“睡覺好累啊“,上廁所好累啊,怎麼又到吃飯時間了啊,跟人說話真是累SKR了啊……

抑鬱症患者做最簡單的事情,經常都是一副很累的樣子,連休閒都覺得累。我有一個抑鬱症朋友,每天都會給自己拼命打氣,給自己加油,看起來很積極,很努力,但真正快樂的人,是不會成天舉著拳頭說“一定要快樂哦”的。強迫自己“要撐住哦,要努力”,是打了激素的快樂,而並非發自內心。有時候,越雞血,越頹喪。直到血槽慢慢變空,整個人的氣色一團灰黑。


女子峨眉山跳崖:你身邊還有多少人,情緒已在懸崖邊



他們像一塊壞掉的手機電池,忽然就能從99%的電量變成1%,然後用盡最後關機前的力氣騙你說“我有事先走了,拜拜,你們玩得開心哦”。如果經常他出現類似忽然斷電的情況,就需要注意了。


女子峨眉山跳崖:你身邊還有多少人,情緒已在懸崖邊


聞和問

中醫指聽聲音氣息和嗅氣味,詢問病情。這裡指聽他平日裡的表達。

幾乎所有的抑鬱症患者,出於求生欲,都向周遭進行過求救。但是很多時候,因為我們的忽略或無知,沒有get到那個求救信號,一次次錯過了施救的機會。 不聞不問,往往是壓垮抑鬱症患者的稻草。

當你擔心或懷疑身邊某人患有抑鬱症的時候,你可以主動出擊提問。不過千萬別傻乎乎直接問“你快樂嗎?”這樣宏大的命題。因為健康人也不一定就快樂呀。焦慮、悲傷、痛苦,都不一定是抑鬱症。


女子峨眉山跳崖:你身邊還有多少人,情緒已在懸崖邊



你可以換個方式,問問她想幹什麼。比如他平常是個吃貨,你可以問他:“今天我請客,你想去哪兒吃個大餐?”比如他可能平時酷愛旅行,你可以問他:“國慶長假咱麼去哪裡玩兒吧?”,比如他可能喜歡煲劇,你可以問他:“如懿是不是從第八集開始反擊了呀?” ……

總之,挑選他曾經最感興趣、最喜歡的話題和事情作為入口。然後你觀察看他的反射弧、期待值和執行力。抑鬱症患者的特點是:

反射弧很長:半天也沒什麼回應。“哦”、“好吧”、“是嘛”、“隨便吧”是他們最愛用的口頭禪,幹什麼都比以前慢半拍。

期待值很低:好不容易到了一個景點擺出了POSE,結果拍照拍糊了,算了吧。菜裡放多了鹽,鹽裡摻多了沙,沙子咯到了腳,腳上磨起了泡……都沒關係,算了算了。對一切都看似很佛系,很nice。

執行力很差:說好的聚會放鴿子,工作總是出低級錯誤,訂好的計劃不去做,原本好好的一個人忽然智力和責任感都不在線了。

如果上述三點綜合起來都符合,那麼抑鬱傾向的可能性就比較高了。當然,有些人天生磨磨唧唧,有些人天生很佛系,有些人一直就沒責任感、放鴿子、智商不在線,這又另當別論了。我們對親近的人,是可以很容易判斷出他是天性如此,還是發生變化了的。


女子峨眉山跳崖:你身邊還有多少人,情緒已在懸崖邊



如果你已經深度懷疑他得了抑鬱症,對於值得你關心愛護的人,請燃起你內心熊熊的八卦小火苗,像追愛豆一樣用心去翻他的朋友圈,搜他的微博,挖他的小號……看看他都發了些什麼圈、關注了什麼人,都留了什麼言。

我前面說過,抑鬱症患者有一種獨特的嗅覺就是“找同類“,這也是他們求助的一種方式。他們會去向同類傾訴、求救、尋找方案、尋求共鳴。只要你用心,一定能發現很多蛛絲馬跡。比如經常關注其他抑鬱症患者,比如留言透露出內心的疲累。

曾經因為抑鬱症自殺的南京女孩“走飯“,至今每天還有人在他微博下留言,其中不乏大量抑鬱症患者。他們把她的微博當成了自己的樹洞。每個患者都會去尋找自己的樹洞的,每個人都會,這是人類求生欲的本能。如果你真的想幫助身邊的人解脫抑鬱症,我相信你能找到這個樹洞的。


女子峨眉山跳崖:你身邊還有多少人,情緒已在懸崖邊


中醫指把脈。這裡指主動幫助療愈。


我試過一個方法,就是會主動聊到一些他會憤怒的事情。比如一個他特別討厭的人,特別看不慣的社會現象等,或者告訴他某件他很在乎的事情被搞砸了。然後觀察他的表現:

如果他會憤怒,會做外向攻擊,會跳起來罵髒話!那麼往往還好。但如果他總是陷入一種“是我不夠好,我無能,都怪我”的反躬自省當中,就有可能是抑鬱徵兆。

除了強烈自我攻擊,很多抑鬱症患者還有一種表現,就是故作輕鬆。一切都可以成為段子,哪怕是很切膚之痛的事情,很值得暴跳如雷的事情,他的情緒也不過如此。


女子峨眉山跳崖:你身邊還有多少人,情緒已在懸崖邊



所以幽默的人其實並不一定快樂,相反,很多幽默的人根本不追求快樂,而更追求意義和思考。為什麼那麼多喜劇明星有抑鬱症? 因為他們感覺到人生的底色是那樣悲涼,一切只不過就是個笑話,都成為可笑的素材。他們善於通過嘲諷讓人發笑,善於通過自黑讓人發笑。對於抑鬱症患者而言,世界再繽紛,只是個笑話。活著再精彩,也只配用來呵呵。

也許你通過以上方式,感覺到對方可能有抑鬱症了,但是他不承認,或者不肯告訴你。那麼如何確診呢?其實你不是醫生,很難做出準確的判斷的。對待一個值得你去愛、去關心的人。你大可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我在開篇就說了,這篇文章裡說的,並不是醫學確診的方法。所以你所做的,或許只能成為一劑“心理板藍根”。但別忘了,即便只是“多喝熱水”,也是可以治癒很多疾病的呀!

請給他足夠放鬆的空間,安排好他的日常起居,多陪伴和等待,逐漸幫助他參與到鍛鍊和心理疏導中,具體的療愈方法,我們在文章和課程中都已經介紹過多次了。

文章的最後,我想說一個小細節,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了——全篇我提到沒有患抑鬱症的人的時候,用的措辭是“健康人”。但我經常看到很多人喜歡使用的措辭是“正常人”。

其實抑鬱症患者也是正常人,他們的情緒正常在感冒、在發燒、在骨折,那麼也就會正常出現症狀,被發現、被治癒。你,就是他的杯熱水,那一劑“板藍根”,一定可以的。

女子峨眉山跳崖:你身邊還有多少人,情緒已在懸崖邊

互動話題

你平時會關注自己和他人的情緒狀態嗎

來聊聊


簡介:曾晃盪於北上廣,做了10餘年電臺主持,曾出版《彷彿若有光》,現居湖南,創辦立體方文化傳播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