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51天,12种调查措施全用上,终于拿下凉山这个违法官员……

整整51天,12种调查措施全用上,终于拿下凉山这个违法官员……

“整整51天,总算‘拿下’了。”望着逐渐消失在视野里的检察院警务用车,凉山州会理县监委委员王方运舒了口气,“这一次,是全要素使用了12种调查措施,收获颇丰啊!”

2018年5月3日,凉山州通报一则消息“会理县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所长周朝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同一天,经会理县监委委务会研究并报经凉山州监察委员会批准,决定对会理县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周朝勇采取“留置”措施。会理县首例“留置”案的战役就此打响。

今年4月,会理县纪委监委接到关于反映“会理县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周朝勇涉嫌职务犯罪”的问题线索举报后,第一纪检监察室迅速开展调查。

周朝勇从警校读书至今,从未离开公安系统,如今已有整整23年的公安系统工作经历,其较强的反调查能力令该案的办理一度陷入困境。

“不知道、没这回事、记不清了……”在谈话中,周朝勇多用诸如此类的话语来敷衍办案人员。

调查期间,强制隔离戒毒所内修建的酒厂进入办案人员“视野”,“这投入生产使用的酒厂,定有所盈利,所得利润必须按规定上缴国库。具体情况如何呢?”

整整51天,12种调查措施全用上,终于拿下凉山这个违法官员……

专案组整理相关财务资料

“看账去!”专案组干部提议,对酒厂的各项账目往来逐项进行查阅。

名为“销酒返利发放”的花名册频繁出现在调查人员的视线中——2015年3月20日,李某某领取现金500元、张某某领取现金500元,2015年6月18日,王某某领取现金500元……

“酒厂属于国有资产,怎么会发生部分款项以‘销酒返利’的名义发放出去的事情呢?”办案人员拿着账目初步研判,“里面定有‘猫腻’”。

经过一番外围调查,很快便锁定了周朝勇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的证据。2015年至2017年期间,周朝勇以会理县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名义给予工作人员2元/斤酒的销售返利。通过这种方式,会理县强制隔离戒毒所私分应上缴国家财政资金累计114414元,周朝勇个人得款34321元。

随着外围调查的不断扩大,证据指向越发明确,但周朝勇依然顽固抵抗。

“或许还有什么地方遗漏了,大家再耐心些,我们再从头梳理一遍票据。”案情进展缓慢,看着疲惫不堪的组员们,办案老手郭辉鼓励大家。

为了将案情进行深挖,专案组将自己置身于汇款单、报销单等凭证的海洋中……又翻了几遍银行的流水单据,专案组发现有一个账号出现频率比较高,不定期有不等额度的资金汇入汇出。

“应该就是这个!”凭借多年办案经验,专案组里的老革命周国忠指着那个账号,很是兴奋。

整整51天,12种调查措施全用上,终于拿下凉山这个违法官员……

专案组前往证券公司查询账户

在通过谈话、询问的方式收集、调取固定证据;前往银行、证券公司等单位查询、调取与周朝勇相关的财产登记、银行账户、股票账户等信息,并对涉案的股票账户进行冻结;提请公安机关配合,前往周朝勇办公室及家中,进行搜查,对相关物品进行扣押;前往强制隔离戒毒所,对相关涉案场所进行勘验检查,适时进行查封,并邀请有关部门在场见证,进行现场实验,确定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积极联系具有专门知识、资格的人员,对相关财务资料进行审计和鉴定……

经确认,该账号是强制隔离戒毒所出纳的私人账号。很快,专案组掌握了周朝勇利用职务之便,安排出纳采取虚列支出、虚开发票的方式,汇同县强制隔离戒毒所其他实际支出,一并到县公安局进行报销,套取资金存入自己的账户或指定账户的相关证据。经过核算,周朝勇共侵吞资金85万余元。

“笔录材料共有2000多页,已经全部整理完毕,违纪问题与涉嫌职务犯罪问题形成的两套卷宗,都在这里。”6月22日,会理县监委将周朝勇涉嫌职务犯罪调查结果移送会理县人民检察院。全部案卷材料、证据连同扫描后的电子资料一并移送。专案组工作人员曾鹏说,“既移送书面材料又移送电子资料,实现了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的无缝衔接,这不仅与检察机关的现有工作模式相契合,也提高了办案效率。”

51天时间里,会理县纪委监委专案组共进行谈话100余次,询问相关证人110余人次,调取证据80余份,整理涉案人员财务凭证3000余页,查询相关资料120余次……

7月13日,会理县强制隔离戒毒所原所长周朝勇被“双开”。

“办理这个案件,是我县纪检监察干部“纪法贯通”的一次实战演练。我们全要素使用了12种调查措施。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同时启动、同步进行,要求在工作程序上既符合纪律审查的程序,又符合监察调查程序。执纪、执法程序要相融和,防止程序上的不吻合,出现错乱和偏差,造成不同步。”会理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沙德康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