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禮貌和禮儀,有沒有什麼人際交往的技巧可以教給孩子?

憤世的qiaoge


Hello親愛的寶爸寶媽,蜜桃姐姐來咯!

孩子可以通過這些簡單的教訓來學習正確的禮儀。

任何孩子都能掌握禮貌行為的藝術。這裡有一些關於如何幫助孩子每天記住良好舉止的嘗試和真實的提示。

  • 讓別人參與

有時孩子們可能會聽父母以外的人說話。尋求朋友、家人和老師的支持。解釋為什麼要強制執行某些規則,鼓勵他們在任何時候指出並實踐可接受的態度。如果一個叔叔在餐桌上打嗝,讓他說“對不起”或“不好意思”。如果其他孩子跳到奶奶家的沙發上,讓他解釋一下跳到傢俱上是不禮貌的。

  • 使用積極的語言

一些家長告訴我他們用禮儀夏令營威脅孩子。他們傳遞的信息是,學習禮儀是可怕的;然而,它可以是一個愉快和積極的經驗,而不是痛苦或懲罰性的。告訴孩子,擁有良好的社交禮儀,可以被邀請參加更多的好玩的活動,包括成年人交談時,也更能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會從中受益。肯定的語言總是比消極語言能更好激勵孩子。

  • 運用誇大的模仿

用愚蠢的方式模仿孩子的行為。如果他在沒有說“請”的情況下做某事,那你就用滑稽、誇張的嘶啞嗓音和誇張的手勢、面部表情向他重複這些話。如果模仿他的“錯誤”行為,孩子覺得不好意思,那接下來就可以和他討論更好的方式要求其他適當的行為。但如果時比較敏感的孩子,可能就不適合。過度的模仿會讓孩子自尊心受挫。

  • 角色扮演情境重現

準備好孩子需要展示禮節的各種情況。假裝第一次遇到某人,練習握手。在院子表演一個遊樂場場景,在那裡,某個孩子在盪鞦韆上玩太久了,忽略了正在等待的其他人。展示你如何禮貌地要求孩子讓每個人輪流。或者假裝你們都在超市購物,如果孩子需要從過道上經過,讓他練習說“不好意思”。通過實踐,孩子將有信心接近任何需要禮貌和文明禮儀的場合。

  • 一起吃晚餐

在一起吃飯的家庭通常有一個更快樂、更有凝聚力的狀態。晚餐是練習餐桌禮儀的絕佳場合,例如學習如何處理餐具、正確咀嚼以及進行適當的交談。餐桌是讓孩子們嘗試在家外可能遇到的新食物的好地方——比如在餐館或朋友家。通過慢慢地介紹新的食物,孩子有機會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體驗和吃新東西。這會鼓勵他對新的菜餚和情況感到興奮。如果他不喜歡某個食物,教他如何拒絕而不是大驚小怪。

  • 時刻關注學習機會

當孩子曾經指出某人表現出不禮貌的情況時,可以問他,他認為那個人應該怎麼做。討論各種情況,讓孩子提供關於他如何表現不同態度的建議。當和父母這樣的成年人、老師、家庭成員或陌生人談話時,問問他能用什麼詞語表達出尊重和禮貌。讓孩子和自己分享他的想法,然後鼓勵他儘快實施。

  • 熟能生巧

學習任何新事物的關鍵是重複,所以反覆練習很重要。堅持讓他說“請”和“謝謝”,或者輪流擺桌子,或者第一個和大人握手。有了堅持,重複會得到回報,孩子很快就會把這些好習慣融入到他的日常生活中。

不知道各位寶爸寶媽關於這個問題有什麼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進行留言哦~蜜桃姐姐等著你!ღ( ´・ᴗ・` )比心


蜜桃姐姐


交往是一個很大的詞,我們需要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去發現,去觀察,去反思

以下是我對孩子在圖書館看書生活的一段記錄,是幫助孩子認識基本的社交禮儀的。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5月15日,小懿2歲4個月17天,懿爸和我帶著小懿去了紹興縣圖書館兒童閱覽室,在看書期間,我遇到這樣一個情況:

兒童閱覽室兩個小圓桌邊的小椅子都坐滿了。小懿在靠門口找了一本《衣服衣服捉迷藏》,跑過來告訴我:“媽媽,這本書我看過的。”我回答:“晨晨看過的是《交通工具捉迷藏》,這本是《衣服衣服捉迷藏》,他們都是蒲蒲蘭出版社出版的。”其實我不知道孩子能不能聽懂所謂的同一個出版社,但說話間,我看到小懿乘著有位子的空隙,就坐下來看了。對這本《衣服衣服捉迷藏》小懿愛不釋手,自己看完一遍,又要和我一起看一遍。

看完大概三遍後,小懿坐不住了,就開始去其他地方找書(或者找好玩的),當她找完書回到原來的座位上,發現位置已經被其他的小朋友坐走了。她想要去拿回自己的椅子,被我阻止了(我不知道這樣對不對),我說:“晨晨,這個是大家的座位,每個人都可以坐。我們再等等。”小懿開始找有沒有空位置,我在一旁看書,小懿由看書演變成了找椅子。一看到有空的位置,她就把椅子拿了過來,然後走到哪裡都帶著。然後走到哪裡都帶著椅子。有的時候有小朋友從他們的身邊走過,她很擔心小朋友會拿走她的椅子。

回家的路上,我問小懿:“晨晨,你為什麼要搬凳子?”。她說:“沒位置了。”我告訴她:“媽媽可以幫你看著凳子。”(我在圖書館沒有想到問小懿這些,只是想著儘快把孩子帶走)

懿媽感言:

一、當時,我想到的是直接告訴孩子這樣做不可以。圖書館上演搬椅子,在當時我看來不能接受,我認為椅子是圖書館的,大家都可以坐,沒有哪個小朋友可以據為有。同時,我在告訴孩子不可以的時候,我還有另外一方面的擔心,可能會使孩子的自我感失衡,並引發不安全感。

二、冷靜下來,我開始想:2-3歲的小朋友護東西倒是很正常的,她可能還分不清公共的財物和自己東西,儘管孩子可以分出自己的和他人的,但是在這個階段孩子的心裡和行為往往是分離的,後來就演變成了,我看到的,我喜歡的,我坐過等就是“我的”。所以,我開始這樣理解,我先來了,所以我得到了一個座位。我因為還要看書,所以需要繼續保有這個座位,所以我請媽媽幫我看住這個座位。

三、讓孩子多多參與這樣的交際情形,在3歲之前幫助孩子建立合理的交際觀。因為很多公共和分享的意識不會平空產生,是在多感受,然後自己從實踐當中抽象出來了。很多孩子要到四歲左右才善於把感受到的規則規律表達出來。女孩早熟些也要到三歲吧。在此之前多給她感性的東西,不用急著講道理。如果她做得不對,簡單告訴她規則。多說了她會認為是責備自己。

四、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我會這樣做。

1、告訴孩子,圖書館的凳子只能放在桌子旁邊,不能帶著走。你如果擔心沒有凳子,媽媽可以幫你看著你的凳子。

2、告訴孩子,如果沒有座位了可以等一等。

3、下次在去之前自己帶個小凳子。


Mr禾



身教重於言教,在文明禮貌方面,父母的一舉一動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父母出門在外,碰到鄰居,熟人打招呼,沒有熱情回應,或者乾脆就給一張冷漠臉;在和朋友相處時,也是能不動手就不動手,事事想著自己;在外受到陌生人幫助後不感激,或是當面感激背後卻說些不好的話。

那麼孩子自然會學會家長的冷漠,不喜歡打招呼,不懂感恩,不會幫助人。

想要孩子有良好的交際能力,那就先學會微笑,再試著對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伸出援手。

樂奶奶來小城小住時,帶著凌樂出門,回來後感嘆:“從幼兒園到家的路上,好多人認識凌樂,都和他打招呼。凌樂也是叔叔,阿姨,阿婆,阿公的喊!”

樂奶覺得很不可思議,這小子怎麼認識的人那麼多,還會有人送他一個蘋果,幾包餅乾什麼的。樂奶奶只看到凌樂現在的交際能力,卻沒有意識到平時我帶凌樂出門,會和別人熱情的聊天,也會把零食分享出去,更會盡自己能力幫助別人!

善良的人身上總有獨特的氣質,讓人忍不住想親近!善良的人總是有著溫暖的笑容,讓人的情緒很快平穩!

想讓孩子成為交際達人,那就微笑吧!


八點一刻閱書閱心閱人


小案例:

樂樂5歲多了,每次乘坐公交車時常有人給他讓座。媽媽讓他給讓座的人說謝謝,他就是不說。而如果沒有人讓座,樂樂就會不耐煩的說:“誰把作為讓給我啊,真是的怎麼沒人讓座啊”,讓媽媽尷尬不已。

分析:大多數家長都很在意孩子在外人面前的表現。尤其在禮貌方面。很多家長常教導強迫孩子見到人要問好。而孩子們卻很少跟家長配合。這種情況常常讓家長們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怎麼這樣不懂禮貌呢?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一、孩子不懂什麼是禮貌

有些孩子被多次批評沒有禮貌之後,就問媽媽:“你老是說我沒有禮貌、不懂禮貌,到底什麼叫禮貌啊?很多家長這時才醒悟:原來孩子並不理解禮貌是什麼啊,因為禮貌對於孩子來說是很抽象的,孩子不理解是正常的。對於問候或打招呼來說,成人把他理解為是一種禮貌的表現,所以也就認為自己的孩子見到別人也得這樣做才禮貌,其實對於孩子來說,見到的陌生人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而孩子的天性,只對與自己有關的事物發生興趣,所以很難對於自己不認識的陌生人展示笑臉或者一些不願意說的問候語。所以家長就需要有意識的讓孩子熟悉、接納對方,孩子放鬆下來了,家長需要的禮貌就會隨之發生。

二、孩子對陌生人缺乏安全感

對於孩子來說,面對一個比自己高大很多的陌生人,很容易對自己形成無形的威脅。孩子看到陌生人,心裡會有些恐慌,就會很本能的以沉默來保護自己。家長為了面子強迫孩子去和別人打招呼,其實對孩子來說已經是強人所難。這樣久而久之,孩子見到外人就會失去打招呼的熱情,造成孩子的心理緊張和焦慮、從而表現更為抗拒,讓家長更沒面子。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禮貌習慣呢?

一、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習慣

孩子對於禮貌這個抽象的概念是不理解的,那家長就可以在家裡模擬和別人見面的場景,讓孩子先從熟悉的人開始練習,這樣孩子會慢慢適應,家長在有意識的引導孩子: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和別人打招呼的孩子的,孩子都是渴望被人喜歡的,所以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二、家長要怎麼做

家長要利用一切機會,教孩子使用禮貌用於。比如見面說 “您好”、別人幫助後說 “謝謝”、做錯了事情要說“對不起”見到老年人要稱 “老爺爺好、老奶奶好”、見到和父母差不多大的要喊“叔叔好、阿姨好”等等,禮貌的培養需要孩子慢慢適應不同場景,這需要家長的耐心指導和引導。家長在家裡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做最好的榜樣示範,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會加深對禮貌行為的學習。當孩子出現不禮貌的行為時,家長應該平靜和堅決的制止,並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和語氣告訴孩子什麼才是正確的,如果孩子情緒比較激烈,就等孩子情緒穩定以後,再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當孩子有禮貌的行為時,家長要鼓勵和表揚,表揚要具體,告訴孩子因為剛才別人給你讓座了,你主動和別人說了謝謝,所以別人很喜歡你,誇你真有禮貌,這樣正向強化,對於孩子更好的理解和表現禮貌行為都會有好處。

禮貌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部分家長當遇到一個小問題的時候就開始煩躁,給孩子上綱上線,這不利於孩子禮貌習慣的培養,家長要耐得住、守得住、做好自己,不要給孩子一個標準自己一個標準,相信孩子的禮貌行為會越來越讓我們有面子。

—————————————————————————————————————


優父母


家長作為孩子成長環境中的主要角色,其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著示範作用。家長的人際交往行為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家長要注意言傳身教,幫助孩子學習與掌握一定的人際交往原則和必要的人際交往技能。

人際交往始於個體間的接納、肯定、支持、喜愛,家長應當教育孩子,當別人對自己表示友好時,要作出“應答”,而這種“應答”得到強化後,會刺激交往進入一種良性循環的狀態,這有利於朋友們更進一步的交往關係的建立。

同時,家長還應當鼓勵每個孩子儘量看到同伴的優點,這樣才會喜歡別人。

其次要教孩子學會“交談”。一次成功的交談不僅取決於交談的內容,更取決於交談者的神態、語氣和動作等。無論是和孩子還是和周圍的成人,家長在交談時都要表示自己的友好,不能居高臨下,同時還要避免長篇大論,否則容易給聽話者帶來壓力和不受尊重的感覺。

最後是教孩子會傾聽,家長教導孩子要耐心地傾聽他人說話,其實傾聽的技巧不僅要耐心,還要作出適當的反應,如表情自然,經常與對方交流目光,適當地點頭以示讚許,或是用微笑來表示自己很樂意傾聽。這樣,別人才更有信一心繼續講下去。


寧靜致遠—家有萌寶


育人先育己。在我看來,要教育好孩子,家長首先得反思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那麼你就先從父母開始改變,教育不是三言兩語,也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說得通透的,如果自己身為家長都無法做好榜樣,那麼一切都白搭,就好比家長目無尊長,確告訴孩子要尊老愛幼,這樣的道理也許孩子懂,但效果絕對是不理想的。

身教大於言傳,境教大於身教。意思說的是與其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一個文明有禮貌的人,不如從以身作則開始,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文明和諧的氛圍。父母就如同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是怎樣的人,孩子耳濡目染,肯定會感染的。

所以我認為的是,不需要刻意告訴孩子你應該怎樣去做,而是我們正在這樣做的就是正確的禮儀。


瞄到喵小姐的貓


有些知識書本里沒有,但孩子卻必須學會,比如一些基本的禮儀常識。

中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也十分重視對孩子的禮儀教育,講禮貌的孩子身心健康,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更受歡迎,學習成績也更好。所以,把最基本但卻最重要的禮儀教會孩子,越早學會,受益越早!

以下是人民日報為大家整理了要教會孩子的32條教養禮儀。正值暑假,請老師轉給學生家長,通過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這個暑假,讓孩子更有教養。

1、問別人話的時候先說“請問”;

2、別人給了自己什麼東西,要說“謝謝”;

3、不要打斷大人們的談話,除非真的有急事;

4、跟長輩或不熟悉的人說話前,最好先說一句“打擾了”或叫出稱謂;

5、如果在做一件事前拿不定注意,先去徵求父母或老師的意見和許可;

6、一些批評言論最好只是跟朋友們隨便說說;

7、不要對別人品頭論足,當然稱讚他人的外表是必要的;

8、當別人想你問號時,記得禮貌回應,並且也問候他們;

9、在朋友家做客時要想朋友的父母表達感謝;

10、進房間前先敲門;

11、打電話時先講明自己是誰,然後再找自己想要找的人。而不是一開口就問XXX在嗎;

12、收到禮物後要表達感謝;

13、不說髒話;

14、不要對人口出惡言;

15、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嘲笑別人,對被嘲笑的人來說是件殘酷的事;

16、看演出時就算再無聊也要保持安靜;

17、撞到人的時候要立刻說抱歉;

18、咳嗽或者打噴嚏的時候要遮住嘴;

19、進出一扇門的時候記得停一小會,幫後面的人把們開著;

20、看到父母、老師或者鄰居在忙什麼的時候,問一句能不能幫手;

21、幫助大人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也可以從中學會一些知識;

22、別人幫了你的忙,記得說謝謝,不要把別人對你的好當做理所當然;

23、正確使用餐具。不知道怎麼用的時候就問父母,或者觀察其他大人是怎麼使用的;

24、電影院、飛機、火車等公共場合,不要大聲交談或者哭鬧,別以年齡小不懂事為藉口;

25、不要伸手去拿桌子上離自己比較遠的東西,請旁邊的人幫你傳過來;

26、不以自我為中心,要關愛他人;

27、知道最基本的餐桌禮儀,不吃獨食、不剩飯剩菜;

28、要知道“從哪裡拿的東西,放回哪裡去”;

29、喜歡閱讀,並養成習慣;

30、信守承諾,自己說出來的話,要竭盡全力去完成;

31、建立與他人的界限,“別人的東西不隨便拿,自己的東西合理支配”;

32、不要撒謊。

以下這些繪本,能幫你培養出一個彬彬有禮的孩子:

1、《大衛不可以》,作者:[美] 大衛·香農

內容簡介:

本書榮獲榮獲1998年凱迪克銀獎;1999年美國圖書館學會年度好書推薦;1998年《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圖畫書;入選紐約公共圖書館“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一百種圖畫書”;2001年第七屆日本繪本獎讀者獎。

每一個看過《大衛,不可以》的孩子都非常喜歡他,這個天真無邪、把家裡搞得一團糟的小男孩,讓他們覺得又開心又釋懷,世界上哪一個孩子不渴望像大衛一樣隨心所欲地在牆壁上亂寫亂畫、把浴室變成一個沼澤地、頭戴鐵鍋敲得叮噹亂響……

2、《恐龍是怎麼吃東西的?》,作者:Jane Yolen(簡·約倫) 著;Mark Teague(馬克·提格) 繪

內容簡介:

故事內容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一部分用疑問句將不好的行為表示出來,引起小讀者的反思;後半部分用肯定句表現正確的行為,引導小讀者學習這些正確的行為。

每一頁出現的恐龍都是不同種類的恐龍,小讀者可以邊讀故事邊認識不同的恐龍,加上將高大的恐龍形象和孩子的行為相結合,顯得非常可愛。

內容簡介:

三個和尚,阿福、阿祿和阿壽,行遊在一條山路上,他們想要弄明白什麼使人幸福。當和尚們出現時,驚恐的村民們立刻關緊了門窗,熄滅了燈火。這些村民長年在艱難歲月中煎熬,心腸變得堅硬,不願接納任何人。可是,和尚們巧妙地誘使他們用石頭來煮湯,村民們發現他們不自覺地付出了很多,而獲得的回報則更多。

作者瓊•穆特以優美恬靜的畫風在美術及插畫創作領域享有盛名,他運用華麗的水彩畫,引領讀者去深思故事背後的蘊涵。他把自己對禪宗和東方文化的熱愛,融入到這個古老的巧計故事當中,以此弘揚慷慨好施的力量。

4、《我有友情要出租》,作者:方素珍

內容簡介:

這本書中的大猩猩其實代表著一般的小朋友,孤單寂寞,卻不知如何交朋友,於是大猩猩採取了“出租”的方式,乾脆把自己租出去,這一來,不但有朋友陪著一起玩耍,而且還有錢賺,一舉兩得。剛巧,咪咪出現了,正好沒有玩伴,馬上租下大猩猩陪她玩。他們玩得很痛快。

接下來,味咪每天都來租友情,也都先付了租金,他們越玩越開心,這一天,大猩猩特地沒帶裝錢的小揹包和計時用的沙漏,反而準備了好吃的餅乾,要和咪咪共享。誰知她竟然搬走了,留給大猩猩難忘的想念。後來,大猩猩又出租友情了,不過,這一次他特意強調“免費”出租,代表他已經瞭解友情的真諦,即友情是不能用金錢買賣的。

5、《Learning to Get along》,作者:Cheri J. Meiners 著;Meredith Johnson 繪

內容簡介:

美國權威機構審定,並在全美普及推廣塑造0-10歲孩子健康心理和完美人格的好教材,在美國一經推出,就長銷不衰,美國各種大小書店均有專櫃銷售。重要的是,對孩子的心理教育不僅全面、科學,後面2頁還附帶了家長和老師必讀,即富有操作性有生動活潑強化教育結果的輔導遊戲。

據說,這套Learning to Get Along是美國各大幼兒園和眾多家庭必備的一套書,是不少學校機構的必備“寶典”。無論在大街還是小巷的書店裡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整套書文字很平實,理性清晰,沒有通篇冗長強硬的說教,而是每本書一位主人公,以第一人稱的講述方式,圍繞著孩子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來闡釋一個主題。插圖都是生活中的日常場景,讓孩子倍感親切,會使他們有很強的代入感。

以上繪本里有很多做法是可以借鑑的。你家是怎樣教會孩子禮儀的呢?

咘咘島真誠期望我們都能培養出彬彬有禮的孩子,一起做有禮貌的中國人。


咘咘島



禮儀分為好多種,有個人禮儀、親子禮儀、師幼禮儀、同伴禮儀、社交禮儀和公共禮儀等,每一種子禮儀裡又包括多種細小的分類。

禮儀無論對孩子還是對我們成人來說,都反映出一個人的教養,一個國家的人民有了禮儀,就體現出了這個國家的文明昌盛。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一直以禮儀之邦著稱,因此教會我們的孩子學會禮儀,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不論是禮貌也好,禮儀也罷,想要把好的人際交往的技巧傳授給孩子,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我們成人在孩子面前要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通過你的言傳身教孩子自然會習得這方面的禮儀,除此之外再無需多言。

我們平時在家裡家外做到了尊老愛幼,孝敬長輩,孩子自然跟著就學習了關愛老人和照顧比自己小的小朋友;我們過馬路時能夠做到遵守規則,孩子也自然會學會交通規則方面的禮儀;我們見人微笑打招呼,孩子看到後一定也會學會這種禮貌的打招呼的禮儀;我們在餐桌前用餐時,能夠主動做到不浪費糧食、吃飯不說話、不挑食,學會給老人夾菜等,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一定會在這種無聲的教育中學會餐桌前的禮儀……

育兒先育己,育己先育心。同樣的道理,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

因此,最好的人際交往的技巧就是你先成為孩子的榜樣,只要你先習得了這樣的禮儀,孩子必定會跟著你無聲的就學會了同樣的禮儀。


旎旎媽談育兒


交際不只是大人之間,孩子們之間也開始了初步的交際,雖不復雜,但也初見規律,如何讓孩子成為受人歡迎的小朋友呢?

與他人說話時,要看著別人的眼睛

與別人交流時,不止是語言的交流,更要“神交”,看著別人的眼睛,認真的傾聽他人的話語,讓別人感受到你的誠意,這樣更容易走入別人的內心,讓別人覺得你是一個好的夥伴。


認真傾聽,不要著急插話

孩子們都是活潑好動的,他們聊天時往往都是你一句我一句的,在他們小的時候完全沒有問題,因為這是他們喜歡的方式,可是當孩子大一些,這種“你一句我一句”的方式很容易變成插話,沒等別人說完就著急的回覆對方,這個時候學會傾聽的顯得尤為重要。告訴孩子認真傾聽,等對方說完後,再說出自己的想法。


在別人需要幫忙時,給予別人建議

孩子在遇到問題時,也和大人一樣想得到他人的幫忙。“患難見真情”,在有困難時出現的人往往更人他人珍惜。


懂禮貌,重禮節

禮貌是人良好修養的基礎,沒有人喜歡滿嘴髒話,不懂禮貌的孩子,要懂禮貌,尊重長輩,善待小朋友。

做一個勇敢的領導者

在小群體中,往往會有很多跟隨者,這個時候就要有一個領導者出現,領導者往往會有更多的人“追隨”,要識大體、會分享、善調節、會決定,這樣的孩子才能更受到別人的追隨和歡迎。



交往要真誠,這樣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自己,做一個受歡迎的小朋友吧!


壯仔媽寶


我覺得教孩子禮貌和禮儀,並不需要什麼人際交往的技巧,而要做一個有禮貌,懂禮儀的孩子都是從生活的點點滴滴裡慢慢的積累的!

我們做家長要以身作則,從生活中漸漸的給孩子灌輸好的習慣,好的文明用語!

當我們見到熟人的時候,我們自己熱情的打招呼,並很自然的向孩子介紹這是誰,你叫什麼,問阿姨或叔叔好,當然孩子要是不情願,也不要逼迫孩子,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只要我們大人是發自內心的的和熟人打招呼就好了!時間長了,孩子一定會受到影響的!


當我們家裡來客人的時候,我們對待客人,熱情款待,當給客人沏茶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參與其中,當然要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覺得熱情待客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客人走的時候,可以帶著孩子一起送客人,並很自然的說再見、拜拜!


當我們給親人打電話的時候,也讓孩子參與其中,禮貌就這樣一點一滴的形成了,很自然、也能感覺到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