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幅不为人知却又短小精悍的风景名胜联

卧榻先生还没儿子时,就想好给他的儿子编一本对联选集。待其发蒙时,以资为国学读物。通过精心挑选,以艺术性为主要标准,宁缺毋滥。目前的选集泥沙俱下,没几本满意的。或作者张冠李戴,或质量不敢恭维。现在儿子都差不多可以打酱油了,似乎要加油兑现诺言!

斗胆称为《卧榻联话》,从周家祖屋的一副对联讲起。

01周家祖屋联

秀水明山,绿野堂前新气象;

光风霁月,爱莲庭上旧家声。

这是挂在我们周家祖屋堂屋里的一副对联。曾祖的一位姑丈所送,是清末的一位秀才。父亲说他年轻时还在堂屋前见过此联,用桃木做成匾,字雕划有力。后毁于文革。

02川岩茶亭联

川上泉流,滴为甘露;

岩前樾荫,惠以清风。

茶亭联中的极品。用鹤顶格嵌桥名,毫无斧凿痕迹。有关川岩的地理、掌故不甚了解,大致在湖南的新安二化之间。若有贤达告知底细,不胜感谢!

几幅不为人知却又短小精悍的风景名胜联

03圳上又一桥联

又逢虹影波中漾;

一曲笙歌月下吹。

也是鹤顶格。又一桥在新化圳上镇。父亲说,他年轻时去安化姑妈家,那时没有汽车,走路必经于此。每当走得筋疲力尽时,在桥上歇一歇,看到这样的句子,感觉会徒增很多力气。又一桥是一座石拱桥,倒印水中,似彩虹荡漾,以此入联,传神如画。

04半岭亭联

联一:

半为名,半为利,忙中暂歇;

岭以南,岭以北,过去还来。

联二:

半路班荆欢促膝;

岭云飞絮拥行旌。

此联作者作者伍毓松。

敝乡新化古往今来仅出了两个翰林。本联作者为其中之一。在新化流传着伍翰林的许多故事。据传,伍翰林中进士后,喜报传来,其母喜之不尽,蹲在酒缸前给“报子”倒酒,一缸酒到完,还在那不停地说:“我个争气的崽,我个争气的崽……”

“岭云飞絮”化用了东坡“岭上晴云披絮帽”的句子。在风景名胜联中,这是典型的对联比风景好的例子。呵呵,纯属吐槽。

05坪底刘氏祠堂联

前寨拥峰峦,分来一脉;

后堂汇溪水,留出千支。

新化刘氏先祖南甫公大概自明初从江西吉安府迁至坪底。上联说的是此事。后刘氏人丁兴旺,新化刘氏子孙多半是南甫公的后裔,所以说留出千支。卧榻先生外公姓刘,我也算刘氏的半个子孙。此联对仗精工,比喻贴切,实为精妙。

以上对联全部来自家中古稀老父的回忆。卧榻先生权且做回搬运工,以飨博雅君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