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镇:着力打造“五镇”实现“五福临门”

三角镇:着力打造“五镇”实现“五福临门”

迪茵湖小镇总面积约2.9平方公里,三角镇将在此建设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的人才高地、人文美地和人居福地。

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从广澳高速三角出口转入金三大道,单调的高速公路景观发生明显变化。金三大道旁的民森信息科技产业园内,一泓湖水荡漾其中,与湖前长条形的园区标志性大楼交相辉映。白鹭停驻在湖中小岛上,不时翱翔湖上,让人感觉进入了风景区。

这里是中山市首批特色小镇——迪茵湖小镇和市级产业平台(三角园)所在地,也是三角镇创新发展、优化发展、绿色发展的“试验区”。这里有占地近千亩的迪茵湖,拥湖环水,交通畅达,布局众多节能环保、先进制造和科教创新等新型项目,优良生态和产业转型相得益彰。

三角镇党委书记黄泽科表示,三角镇将着力把优良生态打造为地区发展的新型比较优势和加速转型的“绿色引擎”,促进生态、生活、生产融合发展,做实东北组团中心镇,努力打造交通枢纽节点镇、先进制造重镇、科创教育强镇、节能环保示范镇和宜居宜创生态镇“五个镇”,实现“五福临门”,开创“金三角、绿三角、福三角”建设新局面。

撰文 雷海泉 三角宣

1 聚焦高端产业 打造绿色发展引擎

当下,在迪茵湖小镇核心区——民森信息科技产业园内正是一片繁忙景象,德国VDE鉴衡(中山)综合检测基地项目正紧张地进行着厂房改造和办公场所装修工作。这是德国VDE测试认证院在中国设立的首家综合检测基地,建成后可为中山乃至华南地区的家电、照明和电子信息等行业提供“一站式”强制性产品认证、出口认证等服务,帮助企业及其产品“出海”。

被千亩迪茵湖环抱的民森信息科技产业园是迪茵湖小镇和市级产业平台(三角园)的核心区。自去年3月揭牌运作以来,园区建设和招商工作快速推进,园区首期已投入使用,包括德国VDE鉴衡(中山)综合检测基地项目在内的9个项目已签约落户,投资总额超5亿元,另有10家企业已达成进驻意向。签约落户的重点项目还包括中德合作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康众生物科技、哈工大超导腔、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高性能激光晶体、国际先进焊接产业中心等。这些进驻项目均带有“创新”“高技术”“亲环境”等标签。

事实上,在招商过程中,三角镇始终把绿色低碳作为准入门槛,积极引进能耗低、无污染、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绿色企业和项目。今年三角镇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坚决不要黑色的GDP”,致力打造绿色发展引擎。

“我们将按照中山市委、市政府‘两区一湖一岛’创新中心布局,努力将迪茵湖打造成全市最重要的科创基地之一,促进全镇经济提质增效。”黄泽科表示,以迪茵湖小镇内的市级产业平台(三角园)和民森信息科技产业园为主要载体,三角镇将发展高端精密电子、先进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科教培训、设计研发、公共技术、创新孵化等现代服务业,力争成为中山重要的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和创新服务高地,加快建设科创教育强镇和先进制造重镇。

2 优化环境建设 增创绿色发展新优势

在民森信息科技产业园首层大厅,一个15米×13米的区域布局沙盘引人瞩目。沙盘上展示的是中山市九大市级产业发展平台和周边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网布局规划情况。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国家级自贸区的几何中心,三角镇区位优势明显。而近年来系列重大交通项目先后启动,三角镇的区位优势得到“加码”。黄泽科表示,三角镇将紧抓机遇,进一步加快城乡路网互联互通,打造交通枢纽节点镇,让三角镇成为中山承接粤港澳高端要素输出、沿海经济带建设及促进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

日益凸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而不断优化的绿色生态环境优势也成了吸引投资的新“利器”。据介绍,得益于迪茵湖小镇内的良好生态环境,迪茵湖科创基地备受科创企业项目欢迎,一些项目团队从考察到落户办公,前后不足一个月。

为巩固地区生态建设成果,三角镇从2016年起大力推进高平工业区安全环保“十个一”综合整治行动,提出用更高标准、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对高平工业区进行安全环保综合整治,将高平工业区打造成为中山实体经济强优战略的“金字招牌”。目前,镇政府已与近150家重点企业签订了《安全环保责任书》,社会化运营一个电镀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一个生活污水处理厂等工作已基本完成。

今年4月,三角镇又全力推动高平工业区打造全市节能环保示范区,通过制定印发《三角镇节能环保示范区创建工作任务一览表》,分解形成截污、集处、洁涌、验“证”、量水、严入、监税、减灾、披露、汰劣、树优、提标、强技、禁养、迁居、绿园、慰民、正名、建制、破伞共20条工作措施,各项工作已全面铺开、加快推进。

该镇还大力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其中总投资近100亿元的粤电集团热电冷联产项目最具代表性,其可替代当前分散的60余台小型锅炉实施集中供热,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超过60%,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万多吨、烟尘近9万吨。

3 拓展绿色空间

增进绿色民生福祉

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黄泽科表示,三角镇将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金三角、绿三角、福三角”全面建设,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如今,绿色民生实惠正在三角镇内落实。迪茵湖是中山地区白鹭种群数量最密集的自然栖息地。三角镇将在此打造中山的“雁栖湖”和“小鸟天堂”,建设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的人才高地、人文美地和人居福地。此外,金鲤湾生态湿地公园已基本完工,集旅游、餐饮、文化娱乐于一体的三角山公园也加快推进,去年底动工建设的鲤鱼山生态湿地公园即将于今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群众的休闲活动空间不断扩大。

为进一步丰富生态内涵,三角镇去年将三角梅定为镇花,在镇内主要道路、企业厂区、居民房前屋后“高种凤凰树,低植三角梅”,大力弘扬“热爱阳光、热情奔放,意志顽强、坚韧不拔,广接地气、深入万家,播洒清气、不喜浮夸,谨守防线、不甘侵蚀”的价值导向,让三角梅成为三角镇鲜明的城镇符号。

黄泽科介绍,三角镇还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强化一大目标、整治一个重点、建设一批小镇、再现一泓清水、增添一份绿色“五个一”为统领,重点抓好希尔顿五星级酒店、迪茵湖田家舍精品农场、金鲤湾和鲤鱼山两个生态湿地公园、10公里自行车绿道等项目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