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生菌干货流向了哪里?为什么有些上山收菌的人只有微薄的利润?

汪先生爱喵小姐


菌菇采集者的利润并不低,但采集人太多了,很快就会压低利润。

云南菌菇的产出季节很短,主要集中在雨季,也就是6-9月,其中还分为大约三个阶段。一般来讲:

第一场大雨之后,会产出粉菌为代表的菌子,这批菌菇的利润相当高,一般能卖到60元/斤以上。但这个时段非常短暂,不超过20天。这批货一般是零售,采集量较大的农户,会拿出一部分冷藏或制干。经验丰富的采集人,在这个短暂阶段,一般能收入万元以上。

第二阶段才开始出「杂菌」,也就是青头菌/红菌为代表的菌类。这批菌菇非常杂,种类繁多,其中有大量的毒菌,没有丰富的经验是很难辨别的。本地人一般都保有警惕,原则上尽量少吃杂菌,以防万一。这批货数量较多,零售价已经不高,是干制品的主要来源之一。

第三阶段出鸡油菌为主的菌类,出完之后就结束了。

由于城市化速度较快,闲散农民很多,进山采集菌菇的农户已经严重过剩。甚至到了人比菌多的程度,每一处菌窝每天都被反复扫荡若干次,涸泽而渔,导致总产量降低。人均采集量更是惨不忍睹,没有经验的新手可能一天一斤都搞不到。而那些专业采集人,则整天在山里游荡,采取分工方式运作。但可以肯定,采集量不会太多。

所以,收购者是有利可图的,他们面对的是数以万计的采集人,每天的人均采集量相当低,可以掌握充分的话语权。


历史咖啡


作为地地道道的云南人,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所以从小就对野生菌很熟悉,练就了一对火眼金睛。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一目了然。


除了采拾新鲜的菌类外,我们更多的就是把采拾回来的新鲜菌子晒干,卖给前来收购的菌商。

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森林类型、土壤种类以及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种类多,分布广,产量大。


云南野生食用菌分为二个纲、十一个目、三十五个科、九十六个属、约二百五十种,占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


就拿我们家乡来说,红的、白的、黑的、灰的、绿的、黄的……五颜六色,品种多得数也数不清。

在农村,每到菌子上市季节,家家户户上山采拾菌子,品质优、卖相好的菌子采拾回来后都会有菌商前来收购。


但是一些很平常、普通的菌子就卖不出去,即使有菌商要,价格也是很低很低,所以大部分农家人选择自己拿回家弄成干菌。

干菌又叫陈菌,如果烘干、晾晒得好,也可以卖得好价钱。农家也会自己留的部分作为平日待客佳肴,因为干菌是制作菌汤的上等佳品,一般在制汤时放入两到三种干菌效果最佳,过多味杂,反而影响汤的品质。


把新鲜野生菌加工成干货最常用的方法就烘烤或晾晒,只要做到脱水风干就可以了。制作时候,常用菜刀沿菌柄方向纵切成片,切片要求厚薄均匀,片厚1厘米左右,尽量使菌盖和菌柄连在一起,切下的边角碎料也可一同干制。


切片时不宜用生锈的菜刀,否则会影响干片的色泽,降低品质。菌子切片后要及时脱水干制,干制前必须合理摆片,应按菌片的大小、厚薄、干湿程度分别摆放。晾晒时可将菌片放在竹席、窗纱或干净的晒坪上;烘干时将菌片排放在烘筛上,摆片时切忌堆积、重叠摆。


菌子多的人家会自己建盖一个小型的如同烤烟房一样的烤菌房,专门制作干菌。做干菌的品种一般以牛肝菌、老人头、松茸、香菇、红蘑菇、羊肚菌、虎掌菌等为佳。

据了解,目前我们家乡的干菌除了少部分农家自己留食外,大部分被菌商收购后销往昆明野生菌干货市场,再次被挑拣、分类后进行精包装销售,价格是原来的好几倍。


我们的当地人有一句顺口溜:“菌子好、菌子香,拾菌人,最如麻(可怜),满山跑,两头黑(早出晚归),好菌子,要卖钱,不得吃,烂菌子,没人要,背回家、晒干菌,煮汤喝……”从中就可以看出,虽然采拾菌子很辛苦,但是菌农拿到手的钱却很少,他们每天早出晚归采拾野生菌,下山就被菌商以估算的方式买走。


随后菌商又再次抬高价格贩卖给另外的菌商,所以采拾菌子的农户和上山收菌的人只有微博的收入,这就是市场经济,不奇怪!


花腰妹


云南野生菌的干货主要集中在昆明,从昆明发往全国各地。年野生菌干货集中起来并不是那么太容易。野生菌的产量不怎么高,每个地方收一点儿野生俊,然后集中起来烤干或者是农家烤干了之后再集中收购。这就出现了一些很多的问题。比方说每个地方的野生菌品质不一样。价格也相差很大。拿松茸举例子,这个地区的松茸的产量不一样。品质不一样,香味不一样,价格差别非常大。从几百块1斤到上千块1斤。

这些货源最后都集中在昆明进行批发。发往全国昆明有全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每天交易量都数十吨

因为从农家收到野生俊到晒干到流入市场。中间的环节很多,所以农家农民不一定有很高的收入。

我在丽江做土特产,有问题可以咨询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