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國民黨將領中的顧祝同?

1195125793


1929年5月,蔣馮戰爭爆發。馮玉祥命石友三率部開赴許昌。錢大鈞奉蔣介石之命以高官厚祿拉攏石友三,石友三歸蔣,不久任安徽省主席。12月,唐生智聯合石友三反蔣,石友三部在江北炮轟南京城。駐防武漢的顧祝同率第2師緊急趕往南京參戰。唐生智反蔣很快被平定,唐宣告下野。顧祝同勤王有功,蔣介石將長期受劉峙節制的顧祝同部獨立出來,自成一軍。中原大戰後,顧祝同因軍功升至第1軍軍長、第16路軍總指揮。



顧祝同是江蘇漣水人,早年先後在南京陸軍小學、武昌陸軍小學、湖北陸軍第二預備軍官學校學習。後顧祝同進入保定6期步兵科學習,與韓德勤、餘漢謀等人同學。畢業後分配至長江上游總部第13混成旅任連長。

廣州護法軍成立後,顧祝同南下投奔孫中山,到許崇智部第2軍效力。蔣介石時任該軍參謀長,經蔣推薦,顧祝同很快被任命為軍士教導隊區隊長。

黃埔軍校成立後,蔣介石出任校長,顧祝同任中校戰術教官。很快,由於顧祝同對蔣忠心耿耿,升至管理部主任。

在東征中,顧祝同任教導團2營營長,團長為何應欽。後顧祝同任第3師參謀長、副師長。北伐中,顧祝同率部由廣東打到福建,佔領福州,升至第3師師長。

1928年,蔣介石再次復職後,任命顧祝同為第9軍軍長。第2次北伐時,何應欽的第一集團軍在臨淮關一帶與孫傳芳部作戰,顧率第9軍從津浦路左翼攻擊,劉峙率第1軍從正面攻擊。顧祝同因擔心部隊冒進,被孫傳芳吃掉,一直徘徊不前,導致士兵以為部隊要後撤,出現混亂。而劉峙率第2師一路向前,孫傳芳聞風而逃,劉峙不戰而勝,撿了個大便宜。後蔣又將顧祝同部直接劃歸劉峙指揮,直到討伐唐生智、石友三反蔣後,才將顧祝同部劃出。



1931年5月,顧祝同被任命為警衛軍軍長,後出任江蘇省主席。顧祝同委任同鄉趙啟騄為民政廳長。這個趙啟騄上任後,明碼標價,買賣官位。還有一個豬隊友,就是顧祝同的兄弟顧祝生。他仗著顧祝同的權勢,在江蘇大肆走私,被軍統查獲。顧祝同因此去職江蘇省主席,調任“五省剿匪軍北路軍總司令”。

在第5次“圍剿”中,顧祝同率部圍困廣昌紅軍,攻佔黎川。後率部平定福建19路軍反蔣。由於顧在“圍剿”中重創蘇區,升至陸軍二級上將、四川行營主任、貴州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

顧祝同為圓滑精明,深諳中庸之道,他左右逢源,號稱“軍界不倒翁”。他與劉峙一樣,屬於何應欽派系,與劉峙並稱何應欽的“哼哈”二將。西安事變時,何應欽主張武力救蔣,任命顧祝同與劉峙分別為討逆軍西、東路軍總司令。顧祝同審時度勢,既不違抗何的軍令,又與宋美齡保持聯繫。他的西路軍藉故拖延行動,而劉峙則唯何應欽馬首是瞻。蔣介石返回南京後,對顧祝同大加嘉獎,任命顧祝同為西安行營主任兼第一集團軍總司令。


抗戰爆發後,顧祝同被任命為第9集團軍總司令。淞滬會戰爆發後,顧祝同任第3戰區副司令長官,參與指揮會戰。上海失守後,顧祝同退至南京, 一部參與南京保衛戰。南京失守後,顧祝同任第3戰區司令長官、江蘇省主席。整個抗戰期間,顧祝同部少有對日大型戰役,主要是牽制了部分日軍兵力,配合了其他戰場對日作戰。

1941年1月,在蔣介石的策劃下,顧祝同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當新四軍北移至皖南涇縣時,部隊9千餘人被國民黨部隊8萬餘人重重包圍,最後只有2000餘人突圍,軍長葉挺在同顧祝同談判時被扣。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還都南京,顧祝同升任陸軍總司令。內戰時,顧祝同任鄭州綏靖主任,不久坐鎮陸軍總司令部徐州指揮所,指揮部隊發動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1947年4月,整編72師在泰安被殲;5月,整編74師在孟良崮被殲;7月,劉鄧大軍包圍鄆城,顧祝同苦心經營的進攻計劃徹底破產。1948年,顧祝同調任參謀總長,蔣介石撤銷徐州指揮所,另設“徐州剿總”,任命劉峙為總司令。


顧祝同就任參謀總長後,奔走於東北戰場、淮海戰場,難挽頹勢。遼瀋戰役遭遇慘敗,顧祝同集結精銳兵力于徐州與解放軍決戰。淮海戰役中,黃百韜兵團、邱清泉兵團被殲,杜聿明被俘,共有80餘萬國民黨軍隊被殲。1949年7月,顧祝同再任陸軍總司令,構建兩廣防線。12月任西南軍政長官,但他構築的西南防線在解放軍的攻勢下,不久便一觸即潰。

1950年3月,隨著西昌解放,顧祝同去臺,兼任代“國防部長”。1952年3月,搭檔何應欽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等職。1987年1月17日顧祝同在臺北病逝,終年96歲。

顧祝同的軍事才能和執政能力並無特別出彩之處,但他精明中庸,很會為人處事,號稱“軍中聖人”。他感念蔣的知遇之恩,對蔣忠心耿耿,聖眷優渥,在軍界身居高位,常盛不衰。


歲月是一條河流


顧祝同,國軍中的老資歷,老油條和常青樹,非一般人可比,頗得蔣介石信任和倚重。

在黃埔系沒有佔據主導之前,保定系在軍方勢力非常強勢,顧祝同是保定系中的佼佼者,也帶動了一批保定系的發跡。

1922年之後,年輕迷茫的顧祝同選擇投奔孫中山,並結識了蔣介石。兩個人一見如故,並開始了後來幾十年的合作生涯。之後,在東征,北伐運動,中原大戰中,顧祝同的表現相當優越,攢夠了晉升的資本,也獲得了軍中的資源和認可。

最重要的是,顧祝同在1936年西安事變中表現出的冷靜和對蔣介石的忠誠,得到了老蔣的極大信任,連宋子文也對他佩服之極,從此被引為心腹,地位一時無兩。

不久之後,蔣介石把經略西北的任務就交給了他。1937年1月5日,顧祝同被任命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西安行營主任,坐鎮潼關,指揮善後事宜,頗有虎視一方的架勢。抗戰期間,顧祝同統領一方,擔任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參與決策,做出了貢獻。1945年,是顧祝同人生履歷的巔峰。

蔣介石命令何應欽和顧祝同,飛回南京,參加中國戰區接受日軍投降的儀式,並受理日本侵華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茨的投降,國軍中不少人非常豔羨和嫉妒。

顧祝同一生追隨蔣介石,為人持重,關鍵時刻總能選擇對,參與了近代歷史上許多重大的事件。顧祝同雖然沒有站在人民的立場之上,但也頗有幾分忠義,能力也是同時代的精英。1987年1月17日,顧祝同因病去世,享年94歲,也算是善終。


秦右史


顧祝同,字墨三,江蘇漣水人,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看電影《大決戰》,蔣介石總是用寧波腔叫他“麼山”。我看過很多關於顧的文獻檔案,各種文史資料的論述基本上都是負面的,說他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任內,霸佔一名戲劇演員,引來正室爭風吃醋之類。說他生活豪華,1942年浙贛會戰失利,戰區長官部一度退走福建山區,因為當地電力缺乏,每天要耗用5加侖汽油發電等等。

1987年1月,顧祝同病逝臺北,享年94歲。翌年1月,《顧祝同將軍紀念集》出版,收入了顧祝同本人的一些著述以及昔日同僚、部下對他的回憶文章。這些內容與我以往看到的文史資料截然不同,顧祝同似乎是一個忠厚長者。據他們介紹,顧祝同為人沉默寡言,喜恕哀樂不形於色,有時候莫名其妙被蔣介石責罵,他心裡也想得通,領導日理萬機,常有不可告人的煩惱,對我發洩,我如申辯,領導豈不更加煩惱。



試問,現實生活中的你我做得到嗎?明明不是自己的過錯,或者只是一些小差錯,撞到心情不好的老闆,結果拿你出氣,一頓臭罵,你還得陪笑臉。從這一角度來說,蔣介石或許不是一個好老闆,但顧祝同絕對是一個好員工。

不過話又說回來,《顧祝同將軍紀念集》出於死者為大,想盡辦法收入正面材料,不免容易誤導讀者。比如顧祝同自述,我這個人秉性忠誠樸拙,生平為黨國服務,除清廉自矢,認真負責,勞怨不辭外,他無所長,亦無其他嗜好。仔細分析,對蔣介石忠誠不假,清廉不好說,至於沒有嗜好就是睜眼說瞎話。1930年中原大戰前後,蔣介石曾經批評顧祝同、陳繼承、蔣鼎文:“你們這些人,除了劉峙,個個日嫖夜賭,成何體統?”電報原文我不記得,大概意思就是這樣。
因此,但凡是人,無論名人還是凡人,都是多面的、立體的。後人評價顧祝同應該有一說一,有二說二,避免撥高或醜化,儘量還原歷史本來面目。


馮傑


菸酒閣大學士國軍將領系列二:陸軍上將、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顧祝同。

顧祝同(1893-1987年),字墨三,外號“假面佛”。江蘇省漣水縣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南下追隨孫中山。

與蔣介石相識後,衷心耿耿,唯命是從,是蔣八大金剛之一、五虎上將之“忠將”。協助蔣籌建黃埔軍校並任教官,在東征北伐、軍閥大戰中奮勇作戰,立下汗馬功勞。

在西安事變中違背何應欽出兵西安命令,聽從宋美齡、宋子文指示,全力支持和平解決。被蔣介石大加讚賞,升為陸軍總司令兼第一兵團司令。

抗戰時顧祝同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後掌管三個戰區之多,指揮國軍在淪陷區江蘇、浙江、福建一帶作戰。

抗戰勝利後任陸軍總司令、國防部參謀總長,指揮各綏靖公署國軍。1949年蔣介石下野,繼續依靠顧祝同掌握軍隊,與桂系抗衡。


顧祝同雖然為軍事最高指揮官,但是沒有自己派系私黨,做事相對公平,並關照能打仗的將領,儘量為有能力的將領開脫。

去臺灣後任代國防部部長、總統府戰略顧問等職。其後成為蔣介石“託孤大臣”,輔佐蔣經國。1987年1月17日在臺北去世,終年94歲。




顧祝同畢業保定軍校後,擔任黃埔教官。投靠保定學長蔣介石,參加兩次東征,得到迅速提升。

顧祝同(1893-1987年),字墨三,江蘇淮安漣水人,外號“假面佛”。顧祝同自幼入私塾學習7年,長於書法字畫、工詞賦。

1909年入縣高小,次年考入陸軍小學。武昌起義後,加入少年炸彈隊。1914年入湖北軍官預備學校,畢業後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以優異成績畢業。

1920年7月,顧祝同南下投奔孫中山。1922年1月,顧祝同與蔣介石相識,敘及蔣介石1906年畢業於保定軍校,是顧的師兄,雙方一見如故,引為知己。

幾天後蔣力薦顧為上尉副官兼軍士教導隊區隊長。顧祝同銘感蔣介石知遇恩深,從此數十年鞍前馬後,榮辱相隨。

1924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創辦陸軍軍官學校,蔣介石出任校長,顧祝同參加籌建並任軍校戰術教官兼管理部代主任。






11月黃埔學生軍為骨幹組建軍校教導團,顧任教導團第2團營長。1925年2月,校軍參加對陳炯明的東征作戰。

顧祝同率團在淡水、棉湖等攻城戰役中,奮力苦戰,開創校軍以少勝多的先例。8月成立國民革命軍,校軍為第1軍,顧祝同任第1軍第2團參謀長。

9月初國民革命軍第二次東征,顧祝同率部擔任惠州正面攻堅任務。顧祝同身先士卒,編組敢死先鋒隊,冒著猛烈火力終克惠州城,戰後升任第1軍第3師副師長。




北伐開始後,顧祝同戰功卓著,升任中央軍第9軍軍長、軍委會委員,逐步為蔣介石倚重。

1926年6月,蔣介石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7月誓師北伐,顧祝同留師潮梅守備後方,併成功擊潰周蔭人部,因此升任3師師長。

掃清後,顧祝同部隨第1軍開赴北伐前線,協同中路軍攻克南京。

1927年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與武漢政府相庭抗理。

5月蔣介石決定繼續北伐。顧祝同擊潰張宗昌軍,克復安徽滁縣。6月在江蘇宿遷、山東郯城重創孫傳芳,升任第2縱隊總指揮,領軍進擊魯南。




寧漢戰爭開始,蔣介石令北伐軍轉進揚州西征討唐。8月蔣介石通電下野,孫傳芳率部乘機反攻,襲佔龍潭,顧祝同部南下增援獲勝,升任嫡系第9軍軍長。

1928年1月4日,蔣介石復職,顧祝同被推選為軍委會委員。3月蔣介石整軍再度北伐,顧祝同的第9軍擔任攻打充州的主力。

顧祝同在魯南作戰中,頗有斬獲,並在此後的領兵作戰中,不乏戰績,漸為蔣介石所倚重。






軍閥大戰中,顧祝同以奇襲一舉突破馮玉祥西北軍防線,奪佔歸德升任洛陽行營主任,主政西北。

1929年1月,蔣介石借“統一告成”,提出“編遣”,實際為削奪地方軍事實力。

這自然引起激烈反彈,蔣介石中央軍與閻錫山、李宗仁、馮玉祥等各派軍事力量的矛盾激化,開始長達五年之久的軍閥混戰。

蔣桂戰爭爆發,蔣介石在分化收買同時,調動重兵壓境,顧祝同奉令率軍由蚌埠西進武漢。

4月蔣桂戰爭結束,蔣介石控制兩湖,顧祝同接替魯滌平任武漢衛戍司令長官。10月升第1軍軍長。

1930年5月, 中原大戰爆發,顧祝同為隴海線右翼總指揮,他採用奇襲行動,一舉突破馮軍防線,奪佔歸德。

戰後顧祝同升任第16路軍總指揮、洛陽行營主任,自此掌管西北軍事大權。


圖為新桂系軍事領袖白崇禧。

顧祝同剿滅石友三、進攻蘇區和福建第19路軍,為蔣介石在軍事上殺伐,獲得飛黃騰達。

1931年5月,顧祝同調任國民政府警衛軍軍長兼第1師師長。該軍是蔣介石的近衛軍,裝備精良,軍事訓練以德國軍事操典為範。

7月石友三河北舉兵反蔣,蔣介石令顧祝同任南路集團軍第2軍團總指揮,率警衛軍及第1、2、3師北上討伐。

顧祝同不負眾望,再建戰功,消滅石部6萬餘人。11月顧祝同當選為中執委員,12月調任江蘇省政府主席。

1933年蔣介石調集百萬大軍進行第5次圍剿,顧祝同任主力北路軍總司令,率5個縱隊進剿,遇到紅軍激烈抵抗,一無所獲。

愛國將領李濟深、蔣光鼐等在福建發動反蔣抗日的福建事變。顧祝同率第3路軍協同入閩軍進入福建作戰,閩變平息後,顧祝同返回江西作戰。




顧祝同升任四川行營主任,遵循蔣介石命令,借追擊紅軍為名,佈置中央軍勢力進入西南諸省。

蔣介石在圍追堵截紅軍的同時,心裡還有另一個算盤:雖然名義上統一了,但中央所能影響的僅限東部江浙幾個省而已,桂、湘、川等地中央勢力還不能到達。

1935年11月初,蔣介石在重慶成立四川行營,以加強圍追堵截紅軍為由,染指川政。顧祝同調任四川行營主任,統一指揮西南各省軍事及地方綏靖事宜。

蔣介石此舉,等於在西南各省地方勢力都歸屬四川行營節制,顧祝同又立了大功。後調任貴州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一時甚為風光。


西安事變爆發後,顧祝同頂住頂頭上司何應欽壓力,堅持和平解決事變,終於牢固了在蔣介石心目中的地位。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發生,張學良、楊虎城軟禁了軍委會主席蔣介石,民國政府內部頓時一團混亂。

何應欽出任國民軍代總司令,他任命顧祝同為討逆軍西路軍總司令,劉峙為東路軍總司令,要求迅速進軍西安,同時派空軍轟炸西安。

宋美齡認為此會威脅到蔣介石的生命安全,她迅速約見顧祝同,要求他不要執行何應欽向西安進軍的命令。

顧祝同原來一直受到蔣介石的恩寵,但北伐時攻打蚌埠一戰,使蔣介石對他改變了看法,轉而扶持劉峙。現在蔣夫人親自相求,他向蔣夫人立誓:“祝同對委座絕無異心” 。

在劉峙揮軍急進西安之時,顧祝同尋找藉口不到職。正當何應欽要更換司令官時,26日張學良互送蔣介石到南京。

顧祝同此舉再次贏得蔣介石絕對信任,立即提拔為陸軍總司令兼第1集團軍總司令,為顧祝同取代何應欽創下基礎。




多次受顧祝同關照的整編25師師長黃百韜。

顧祝同擔任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不搞自己的派系、私黨,做事亦相對公正。多次照顧會打仗的將領,為他們開脫。

顧祝同儘管不培植私黨,但他的老鄉觀念、同學觀念還是很濃厚。他對王敬久、王仲廉、冷欣、韓德勤、方先覺等同鄉的提拔盡心盡力。

他的子弟輩如顧希平、顧錫九、顧心衡、顧新葆、顧祝 君、顧祝榮、趙錫田、王連慶、也都是他培養起來的。

顧祝同對能夠帶兵打仗的將領非常照顧,即使其犯了軍紀,也常從輕處理。如對無派系無靠山的黃百韜,認為他是個能打仗的人才。在處理黃百韜救援張靈甫不力的事情上,刻意為黃開脫。



抗戰開始後,顧祝同任第3戰區司令長官,指揮淞滬會戰。後留在淪陷區指揮3、7、9戰區(江蘇、浙江、福建)在敵後作戰。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20日軍委會將全國劃分為五個戰區,上海方面的作戰指揮歸屬第三戰區,顧祝同為副司令長官,負責實際指揮作戰。

國軍在吳淞、瀏河、江灣、廟行、牛行、寶山、羅店等縱深各線與日軍血戰,粉碎三個月滅亡中國的鬼話。

日軍在杭州灣登陸後,國軍撤出上海。顧祝同奉令以第三戰區一部兵力退至南京,歸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指揮,組織南京保衛戰,其主力向蕪湖、宣城方向轉進。

南京失陷後,顧祝同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兼江蘇省主席、第24集團軍總司令等職。管轄江蘇、浙江、福建、皖南等省區部隊與日軍作戰。




第三戰區部隊一直處在敵後作戰。顧祝同採取穩定內部,保存實力,持久防禦的方針,在指揮中央軍作戰的同時,也充分利用雜牌軍力量,團結抗戰。

顧祝同第3戰區參與、協作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皖南冬季攻勢、淞滬皖邊區作戰、福州攻略戰、蕭山諸暨戰役、閩海戰役、浙東戰役和策應長沙會戰等各戰役。

指揮所部打擊、牽制了大量日軍,甚至一度率軍逼近上海,在淪陷區有力配合了主戰場的對日作戰。

但是顧祝同受命發動皖南事變,伏擊北渡抗日的新四軍,兄弟相殘,為自己臉上抹下大大的黑墨,欠下血債,受到全國人民的聲討。

1945年1月顧祝同升任軍委會贛州行轅主任,指揮第三、七、九等三個戰區。

1949年9月,日本戰敗投降,蔣介石電令顧祝同為第三戰區受降主官,負責辦理轄區內日軍投降及遣俘事宜。

後隨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何應欽飛回南京,參加中國戰區接受日軍投降儀式,接受中國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次的投降。





解放戰爭中顧祝同竭盡心智,發起全面進攻、重點進攻。屢敗屢戰、疲於奔命。

1946年1月,第三戰區撤銷,顧祝同調任徐州綏靖公署主任。5月國民政府還都南京,撤銷軍事委員會,成立國防部。顧祝同升任國防部首任陸軍總司令。

6月蔣介石挑起全面內戰,大舉圍攻中原解放軍。調顧祝同兼任鄭州綏靖公署主任,負責指揮中原作戰。

顧祝同採用“活動堡壘”、“分區隔 離”、“竭澤而漁”,來對付中野。結果中原解放軍巧妙地避其鋒芒,大踏步後退,分東西兩路迂迴側後,大量消滅了國軍有生力量,讓顧祝同的分進合擊計劃落空。

1947年3月,蔣介石的全面進攻轉為重點進攻。鄭州綏靖公署改為陸軍總司令部鄭州指揮所。顧祝同坐鎮徐州,重新配置兵力。

將所轄24個整編師60個旅共45萬餘兵力,分為三個兵團,採取加強縱深,密集靠攏、穩紮穩打、逐步推進的方針,發動沂蒙戰役,攻勢銳猛。

華東、華北兩野戰軍則分兵鉗制,中間突破,聲東擊西,穿越沂蒙,北趕萊蕪,連續擊破顧祝同發動的三次攻擊。

粟裕還在孟良崮全殲了王牌軍整編第74師,最後包圍了鄆城。顧祝同苦心謀劃的山東重點進攻徹底敗北了。


1948年國共最後決戰到來,顧祝同奔波於各戰場。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在蔣介石直接干預下,國軍兵敗如山倒。

1948年秋,蔣介石撤銷鄭州指揮所,設立徐州剿總司令部,劉峙為總司令,顧祝同調任國防部參謀總長。

10月臨危受命,制定挽救敗局的全盤計劃,並以參謀總長身份,親自指揮武漢、徐州兩大軍事集團的軍事行動。此時遼瀋戰場正在鏖戰,錦州告急。

顧祝同飛瀋陽督戰,但敗局已定。11月初,國共在淮海地區展開大規模決戰。顧祝同奉令到徐州督戰,他按照蔣介石的方案,嘔心部署,將全部精銳兵團集結徐州,準備決一死戰。

但劉峙只顧斂財,根本不顧部隊死活。結果他所指揮的軍隊被華東野戰軍分割釘死在徐州、宿縣、蚌埠三點上,轉動不得,讓解放軍“吃一個,挾一個,看一個”,最後生擒了杜聿明將軍。

到1949年1月初,顧祝同直接指揮的主力部隊,基本被消滅。


國共和談破裂,解放軍渡江南下。顧祝同受命組織廣東、兩廣及西南軍事,作最後掙扎抵抗。

1949年4月,解放軍開始渡江南進,直取南京。顧祝同和何應欽等軍政要員離開南京。

7月蔣介石在廣州組織非常委員會,重新委任顧祝同為陸軍總司令,組織粵桂防線。

10月中旬,廣州解放,顧祝同隨蔣介石飛重慶指揮西南軍事。12月,蔣介石特任顧祝同為西南軍政長官,胡宗南副之。

負責指揮國民黨在四川、雲南、貴州、 廣西等省的殘餘部隊。解放軍攻入四川、重慶,顧祝同所指揮的西南軍隊也土崩瓦解了。


1950年3月,西昌解放,國軍在西南的軍事徹底失敗。顧祝同離開大陸飛赴臺灣,出任代理國防部長,繼續執掌軍權。

其後顧祝同晉升為“陸軍一級上將”、任“國防會議秘書長”、“戰略顧間委員會副主任”等職,是大陸去臺後極少數還受重用的將領。

1972年7月, 79歲高齡的顧祝同任蔣介石“總統府陸軍一級上將戰略顧問”。次年5月,82歲的顧祝同與何應欽一起訪問金門、澎湖諸島,一路談笑風生,不亦說乎。

來到金門時,顧祝同興致勃勃地手舉高倍望遠 鏡,望向大陸對岸。顧祝同頓時沉默下來。他凝視望遠鏡裡的大陸對岸,沉默不語。

蔣介石晚年選定蔣經國為接班人,並圈定顧祝同為“託孤大臣”。顧祝同不負重託,經常提攜、點撥蔣經國,使其在政治上迅速成長。

1985年8月,顧祝同患腦微血管栓塞,從此臥榻不起。1987年1月17日凌晨,終老於臺北三軍總醫院,終年94歲。


對顧祝同的蓋棺論定:第一:顧祝同有相當的軍事能力,是合格的參謀總長人選。

從顧祝同戰爭經歷來看,顧祝同確實有相當的軍事能力,並非像陳誠、劉峙之流。在早期北伐和軍閥混戰期間,雖有蔣介石照顧因素,但其從底層軍官一直到軍長,是依靠軍功一步步升上來的。

顧祝同抗戰中能以三戰區之兵力,遊擊在東部日戰區,長期牽制日軍重兵,沒有兩把刷子是不行的,蔣介石更不會讓其指揮三個戰區之多。

解放戰爭期間,顧祝同在蘇北以密集靠攏、穩紮穩打的戰術,給華野造成極大的壓力。而國軍內部評論說:華東國軍的最高指揮官,是一任不如一任。

顧祝同制定的軍事計劃,算是上乘完美,但多受蔣介石臨時隨意的更改。部隊也因派系原因,陰奉陽違,保存實力,這種環境下,再好的軍事計劃都是廢紙。


第二:國軍內部有三各半派系:陳誠、胡宗南、湯恩伯。何應欽和顧祝同比較低調,算半個派系。

蔣介石曾對何應欽說:“敬之啊,你身兼數職實在忙不過來,保個人任軍政部長吧。”何應欽一時沒有反應過來,說能忙的過來。

不久蔣介石舊事重提,何應欽才發現蔣要拿走他當了14年的軍政部長,便堅持保顧祝同接任。

但陳誠仍然當上了軍政部長,後來又出任東北行轅主任,打壓何系將領杜聿明、陳明仁、陳玉章等。所幸顧祝同後來當上了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

顧祝同原本是何應欽的四大金剛之一,出於對蔣介石的顧忌,何、顧一直沒有明顯的派系,但杜聿明、關麟徵、邱清泉、鄭洞國是何系大將。何失去兵權後,這些將領都受顧祝同關照。

顧祝同對無派無靠山的將領,但是能打仗的也頗多照顧。如第7兵團司令官黃百韜,是國軍著名無派系、無靠山猛將,顧祝同對其一直提攜。


左為顧祝同,中間為何應欽,右為白崇禧。

第三:顧祝同懂軍事不關心政治,沒有派系,一心效忠蔣介石,是蔣介石最信任的軍事將領。

蔣介石的心腹愛將:陳誠掌政治,宋子文掌錢財,顧祝同掌軍事。

軍事是蔣介石的起家之本,對於白崇禧、何應欽之流,蔣是絕對信不過的,雖然兩人身為國防部長,指揮作戰權參謀總長顧祝同的。

顧祝同沒有政治野心,對蔣唯命是從,他的任務就是認真制定作戰計劃、親赴前線督戰和執行、失敗,再製定作戰計劃...週而復始,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毫無怨言,從不放棄。

顧祝同從來不反駁業餘軍事家蔣委員長的指令,無論對錯執行到底,這與貪財懶惰的劉峙、驕奢無能的胡宗南形成鮮明對比。蔣介石臨死前將蔣經國託付給顧祝同,足見其對顧祝同信任。


菸酒閣大學士


很早就想寫這個題,就是不知道怎麼說,今天鼓起勇氣來寫一寫顧祝同這個人。

顧祝同與蔣介石

顧祝同應該是蔣家王朝裡面的元老級人物了,早在蔣介石還沒成為黑馬的時候,就跟蔣介石結下了緣分。

陳其美死後,蔣介石在黃金榮的資助下到廣州投奔孫中山,孫中山將他安排到粵軍中,粵軍是陳炯明的軍隊,當然排斥蔣介石了,江蘇籍的顧祝同當時也被打壓,蔣介石為了能夠在粵軍中立足,就開始拉攏顧祝同,兩人逐漸建立起了同僚關係。

因為顧祝同的敦厚和機敏,蔣介石便將顧祝同安排到自己身邊,後來孫中山先生建立黃埔軍校後,蔣介石任校長,顧祝同任戰術教官兼管理部主任,從此成為黃埔系中的元老,一發不可收拾。

追隨蔣介石這批黑馬,顧祝同簡直就是直線式的上升。加入黃埔軍校的時候還是一名中校,北伐結束後就已經升任軍長,可見升遷之快,當然並不是因為顧祝同的戰績,相反,顧祝同在戰鬥中並沒有什麼好的表現,只不過,老蔣想要統治整個民國,靠的不是能人,而是庸人,尤其是忠於自己的庸人,顧祝同就是這樣的人。

庸人的崛起之路

顧祝同如果要是再有點本事,也許會比他最巔峰時的成就還要高一點,尤其是在1928年第二次北伐後,蔣介石曾有心讓顧祝同擔任第一軍和第九軍的總指揮,但是顧祝同在表現中因為優柔寡斷,難以獨當一面,然而他的競爭對手劉峙卻表現出沉著冷靜,最後蔣介石就將第一軍和第九軍的指揮權交給劉峙了。

當然,在政治上,很多人還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比如陳明仁很早就是師長,但是從師長到軍長就怎麼升都升不上去,顧祝同顯然不是,蔣介石知道其打仗能力差的缺點,但也知道其帶人方面還有一套。

很多人練兵都對手下特別嚴厲,反而疏遠了和士兵的關係,但是顧祝同不這樣,顧祝同是平時約束不嚴,該吃吃,該喝喝,只要打仗的時候往前衝就行。對於下級軍官,顧祝同也是採取這種方式,並且經常請軍官吃飯,有些軍官也好吃點空餉,顧祝同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短,顧祝同在國軍中的名聲反而特別好。

很多人認為這麼簡單的事情,誰都能做,實際上大家都愛財,越有錢有摳。在內戰後期,蔣介石的智囊陳布雷先生是實在想不出什麼辦法了,就給蔣介石說,現在國軍在於不得人心,咱們應該做做樣子,四大家族牽頭,一人捐點錢給國庫,結果蔣介石大發雷霆,陳布雷當天晚上吃安眠藥自盡了。

所以,顧祝同的這種大度,大肚能容,並不是一般人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

寶刀鈍了,就該換了

顧祝同在軍閥混戰期間,抗戰期間都深得蔣的重用,堪稱蔣的寶刀,在1941年顧祝同親自參與策劃了事變,震驚中外,髒活累活,顧祝同全不在話下。

但是在解放戰爭初期,1946年顧祝同作為蔣介石調任徐州綏靖公署主任,同時擔任首任陸軍總司令,負責指揮中原作戰,結果被中原解放軍好頓打。

1947年蔣介石的全面進攻被迫轉變為重點進攻,顧祝同轄區45萬兵力發動進行圍剿我軍,結果在孟良崮全殲了國民黨王牌中的王牌整編74師,可以說,顧祝同在解放戰爭的前兩個階段是被打的找不到北了。

在顧祝同、劉峙等寶刀已老的情況下,蔣介石開始重用黃埔系的杜聿明、胡宗南等少壯派人士,當然,局勢已經擺在那裡了,根本無法挽回了。

如果蔣介石一開始就換掉顧祝同、劉峙這幫草包,相信國民黨應該不會敗的這麼慘。


史論縱橫


顧祝同是國府重要將領,號稱蔣介石的“五子良將”。曾經是常勝悍將。後來久疏戰陣,並無顯著戰績。

1、從軍官到將軍

江蘇人顧祝同在年輕時候很有革命理想,和同鄉韓德勤,參加辛亥革命、護國運動等,並獨自去桂林見孫中山先生。也在此遇到了後來的貴人,自己保定軍校的學長——蔣介石。

按:回顧顧祝同讀書,其從一開始就讀陸軍小學,這也反映那時候尚武風氣的形成與從軍改變命運的普遍。

在黃埔學生軍東征中,戰術教官顧祝同身先士卒作戰,棉湖、淡水血戰,在惠州率兵先登。自然贏得了蔣介石的青睞,和劉峙一樣成為黨軍的重要統領,顧為3師副師長,劉為2師副師長。

(東征)

這個出生,到兩年後的龍潭戰役,已經升為第九軍軍長。他的老鄉韓德勤也跟著一路高升。

中原大戰,已經負責方面作戰,在隴海線西路取得重大戰果,戰後為陸海空軍總司令部洛陽行營主任

在對紅軍作戰、與準備西安“討逆”作戰,都是方面大員。軍銜也到達上將。

對其這一階段履歷發現:水漲真的可以船高

2、開府東南,戰績乏善可陳

抗戰開始後,顧祝同指揮淞滬戰場作戰。之後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管轄江蘇、浙江、福建、皖南等省區。

擁有如此廣闊的區域,在對日作戰中,只能偶爾封鎖長江一下。

在浙贛作戰中,日軍東西打通,三戰區損失慘重。

按資排輩,到抗戰末期再次高升,為贛州行轅(後改東南行轅)主任。

3、江郎才盡

在解放戰爭中,最初任鄭州綏靖主任,與晉冀魯豫野戰軍作戰中屢屢失敗。

後在徐州就任陸軍總司令,萊蕪戰役全面失敗。

這和劉峙、湯恩伯,甚至薛嶽一樣,他們經驗中的站依法,已經難以適應新的戰爭。杜聿明、胡璉這樣的年輕將領才是國軍的中堅。

總結:

顧祝同的精彩作戰生涯大致在1925-1935年,抗戰初期也有一些表現,之後的表現很差強人意。

戰爭就是奇妙的藝術,跟著貴人崛起的人,註定不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倒。當國府面臨下坡路的時候,誰在裸泳就都明白了。

參考文獻:

張學繼.抗戰勝利後第三戰區在浙江的“洽降”與“受降”[J].浙江學刊,2017(05):219-224.

賴繼年.浙贛會戰新探[J].抗日戰爭研究,2011(01):63-71.

封小平.“西安事變”中的顧祝同[J].浙江檔案,2005(02):27.

顧祝同升官術[J].廣東黨史,1995(02):48.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顧祝同,字墨三。生於1893年,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江蘇省漣水縣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兵科畢業。隸屬於許崇智嫡系出身。隨後投靠蔣介石,從師長,到軍長,再到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可以說,顧祝同屬於國民黨實力派。也是蔣介石倚重的心腹干將,是蔣介石的八大金剛之一。在國民黨軍中素有“軍中聖人”之說。是國民黨軍中少有的官運亨通之人,也是國民黨政壇的不倒翁。

在蔣介石的黃埔系高級將領中,何應欽地位最高,應該是僅次於蔣介石的、而陳誠權勢最大,發展的最好,有小委員長之說,也有自己的嫡系部隊,也就是大家共知的土木系。而顧祝同就屬於第三位了。顧祝同以東征陳炯明起家,在1927年34歲的顧祝同擔任第9軍軍長兼第3師師長,起家部隊第3師是蔣介石中央系的嫡系之師。從中校教官躍升為中將軍長顧祝同就用了三年,從此之後,顧祝同就是和蔣介石徹底地捆在了一起,顧祝同最大的特點就是唯委員長馬首是瞻,明明知道蔣介石是亂命。也一樣是奉性到底。在遼瀋戰役的時候,顧祝同在瀋陽讓衛立煌出兵遼西 。解救廖耀湘。衛立煌拒不執行,顧祝同說是奉總統之令,顧祝同就是反覆強調一句話:“總統的命令,不能違背。”衛立煌讓顧祝同簽字確認,顧祝同不敢只是苦勸。衛立煌道:你是三軍總長。這個決定你做不了主嗎,如果做不了,你當三軍總長幹啥,顧祝同訕訕而退。

在1935年,國民黨軍首次進行軍銜評定和晉封,顧祝同被授予陸軍二級上將,僅次於何應欽和劉峙。可見蔣介石對顧祝同的重用,在西安事變中,強烈反對武力解決西安事變,拒不執行何應欽的命令,事後,蔣介石對顧祝同甚厚。抗日戰爭期間,擔任第9集團軍總司令、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管轄江蘇南部、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以及福建和浙江兩省)大概有八年之久。但顧祝同在同日本的作戰中,沒有指揮過一場大規模的戰役。其作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唯一“出彩的戰役”就是在皖南戰役中俘虜了葉挺。抗日戰爭結束以後,1945年國民黨設立國防部(何應欽任部長),任命三軍軍種司令,52歲的顧祝同出任陸軍總司令,與海軍總司令陳誠、空軍總司令周至柔並列為軍方的三巨頭

雖然在抗日戰爭裡不出力,但在同共軍做戰卻是積極向上,但無奈本事不濟。在1947年顧祝同下轄指揮兩個兵團共60個旅(師)45萬餘人進攻華東粟裕,但把王牌七十四師送給了粟裕,成就粟裕一生最出彩的一仗。在同年底。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顧祝同奉命堵截。顧祝同認為劉伯承必走沙河,於是派21師堵在沙河,一旦劉伯承過沙河立即截殺,顧祝同還不放心,又派了一個團就在沙河邊上監視,但蔣介石得知以後,認為劉伯承不能走沙河,蔣介石作為三軍總司令居然給一個團長下令。讓其撤走。但剛剛撤走,劉伯承就到了,大軍順利渡過沙河,而且沙河水位突然暴漲,21師眼睜睜看著劉伯承揚長而去。而事後蔣介石對顧祝同嚴加斥責。顧祝同雖然委屈,但也願意替委員長被黑鍋,其實吧也真算顧祝同倒黴,他所遇見的粟裕劉伯承都是一等名將。是他們對手的國民黨還真沒有。

1948年,顧祝同轉讓三軍總長,輔佐蔣介石處理全國戰局,但國民黨民心喪失,兵變如山倒,顧祝同雖然呢能力不錯。但也無法挽回國民黨的敗局,1950年顧祝同前往臺灣,就此落寞。1985年去世,終年94歲。

顧祝同與何應欽一樣,沒有自己的嫡系部隊,何應欽是因為蔣介石的防範和戒備,顧祝同沒有則完全是故意的,以此向蔣介石表示忠心。但就軍事指揮能力而言,不如衛立煌,湯恩伯,關麟徵。依靠早年的戰功、以及以後的資歷而做到軍中首位。但顧祝同在政治是玻璃球,很圓滑。不黨不群,無派無系。因此上說,蔣介石對何應欽是既重用又防範,對陳誠和顧祝則是絕對信任的。而且在蔣介石在臨終之際,在軍事上完全委託顧祝同幫扶蔣經國,可見,蔣介石對顧祝同的信任和重用。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顧祝同,顧墨三,綽號“假面佛”,初為蔣介石“八大金剛”之一,後又入列“五虎上將”,黃埔系的絕對元老。

顧祝同是1891年生人,江蘇漣水四新集是他的老家。此人的童年比較悲催,親媽死的早,後媽老虐待他。9歲那年,因不堪後媽虐待,顧祝同進行了報復,用一根橫在門口的鋤柄絆磕掉了後媽的兩顆牙。

得逞後,顧祝同離家出走,投奔了甸湖的顧南田,顧瞎子。

有句俗話,瘸狠瞎壞。在隨後的一年多時間裡,顧祝同跟顧瞎子學了不少卜卦騙術,更透過算命的一些慣用伎倆領悟到了與人心周旋的竅門。

1903年,年滿13歲的顧祝同依靠表叔荀俊生的幫扶,進學館讀了幾年聖賢書。一段江湖生存技能,幾本孔孟經典,兩者雜糅到一起,對顧祝同日後的影響頗深。

1910年,因不甘窩在甸湖那一尺小天地裡,顧祝同隻身跑到南京,考進了尚武陸軍小學。

看顧祝同的照片,朝好了說,此人身上有股子仁厚的儒氣,很適合混主流社會。在陸軍小學堂,他為人少言厚道,學業刻苦勤奮,全校上下對他的評價很不錯。

但亂世不是靜讀聖賢書的時代,隨著1911年武昌起義的爆發,陸軍小學停課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顧祝同沒有選擇退縮保命,而是帶著滿腔熱情投身到了革命軍中。

他成了革命軍炸彈隊一員。

不久南北議和,革命的硝煙暫時熄滅。顧祝同離開部隊,返校繼續學習。

1912年夏天,顧祝同畢業,同年加入了國民黨,無形中他算是踩到了時代的鼓點。之後,他被保送進了武昌陸軍第2軍官預備學校。1919年,29歲的顧祝同再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兵科。

三個學校上完,顧祝同成了手握三張文憑的硬槓子。

不過畢業後的起初幾年,他的運氣並不好,始終沒能在軍中謀得好前程。

人在極度鬱悶的時候很容易暴露骨子裡的弱點,顧祝同也不例外,因為鬱悶,他好上了嫖。

到此,顧祝同身上的一個標籤出來了,此人在事業上很會踩路,但在生活上有些汙。

1924年,久等的機會終於來了,因為與蔣介石在粵軍許崇智部有過一些交往,加之又有三張文憑,顧祝同順利進入黃埔軍校,並被破格委任為中尉戰術教官。

在黃埔,老蔣和他後來的嫡系都有一段關於效忠的軼事。

顧祝同也有一段。一次,顧祝同和哥們晚上偷偷跑出去喝花酒,第二天出操的時候差點沒趕上。見到衣衫不整的顧祝同朝隊伍裡擠,老蔣很生氣,於是罰跪。

誰知道顧祝同這一跪,竟然跪了一天一夜。

見他一直傻呼呼地在那跪著,有人就來拉他,校長早走了,意思意思得了。

顧祝同卻說,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校長沒讓我起來,我就不能起來。

第二天,老蔣得知此事大為感動,當即將顧祝同提拔為教授部中校戰術教官。

從此,顧祝同成了老蔣的嫡系心腹。

這是顧祝同身上的第二個標籤,此人在跟隨老大方面很忠。

隨之而來的就是兩次北伐,顧祝同因為作戰勇敢、指揮有方,一路從營長升為第9軍軍長。

升遷之快,官階之高,即便在黃埔系中,這也是絕無僅有的。

縱觀顧祝同的發跡,他的能力未必有多突出,但他趕上了早集,踩準了鼓點,外加會表忠心,因此他賺的了國民黨軍界元老的地位。

1930年中原大戰期間,蔣介石任命顧祝同為隴海線右翼總指揮。他採用奇襲行動,一舉突破馮軍防線,奪佔歸德,為此受到了蔣介石特令嘉獎。

圍剿紅軍時期,顧祝同作為老蔣主要打手,出力不少,表現讓老蔣也還算滿意。

在這段一會是掌兵大將一會兒又兼任省府主席的得意階段,顧祝同曾鬧出過三個醜聞,一個跟腐敗有關,兩個跟女人有關,又縱容部下賣官鬻爵,又有陰謀燒死糟糠之妻的嫌疑,又有搶別人女人做二婚老婆的醜聞,換是別人也許很難安全上岸。

但老蔣的心腹重臣,沒事。

1936年,舉世震驚的西安事變爆發,屬於顧祝同表忠心的重要時刻到了。

南京的何應欽一度想借討伐整倒整死老蔣,為此他成立了兩路逃逆軍,東路軍總司令為劉峙,西路軍總司令即是顧祝同。

顧、劉二人本是軍中互掐的對手,劉峙一度還佔據著競爭優勢。但在這個需要站隊的關鍵時刻,劉峙卻選擇了站隊何應欽,而顧祝同則堅定不移地站在了宋美齡、宋子文等保蔣派一邊。

因為顧祝同的抵制,何應欽的討伐計劃最終破產。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劉峙灰頭土臉,顧祝同青雲更上層樓。

縱觀顧祝同的宦海生涯,效忠對他來說絕沒有二次投機,為老大赴湯蹈火他從不猶豫。

正因為有這樣的效忠思想,1941年,顧祝同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義無反顧地充當了“皖南事變”的元兇。

然而在對日作戰上,身為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的顧祝同卻戰績寥寥,活生生地把第三戰區搞成了“聚財區”,當然這也是他秉承老蔣意志的結果。

說來,顧祝同還有些福將的意思,與日軍雖然以周旋為主,但日軍15師團長酒井隆中將卻是在他第三戰區踩的地雷喪的命,要知道,這可是日軍在中國戰場戰死的第一位在職師團長。

這是顧祝同身上的第三個標籤,運氣一直很好。

之後就到了解放戰爭時期,顧祝同在老蔣身邊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呢?

瘟神似的傳話筒。

在中原敗,在山東敗,在淮海敗上加敗!

大勢已去,庸人掌兵,這樣的結果也不足為奇。

這是顧祝同身上的第四個標籤,庸。對手處在劣勢的時候,打小仗尚可;一旦遇到勢均力敵,讓他打大仗基本抓瞎。

淮海戰場損兵折將55萬後,因為無人出頭強撐殘局,被譽為“軍中聖人”的顧祝同只好再次出馬,主政西南。

大勢已去,在西南,顧祝同還能幹什麼呢?

除了計劃逃跑,就是準備逃跑。

但必須承認,顧祝同確實有福將命,在西昌朝蒙自跑的時候,只差三五分鐘他就做了俘虜。

僥倖逃到臺灣後,顧祝同依舊受到老蔣重用,又是代理國防部長,又是晉升一級上將,一路順風順水直到以94歲高齡善終。

一句話總結,忠心耿耿,很得老蔣歡心;碌碌無為,難幫老蔣大忙。


黑句本


蔣介石用人,最看重的是忠誠二字。

無論是所謂的天子門生第一人的胡宗南,還是五虎上將之一的顧祝同,劉峙等人,他們都是以忠誠著稱,可是這忠誠二字之下的,就是能力不逮的平庸。

顧祝同,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兵科出身,蔣介石是他的師兄。

早在1922年,此時蔣介石尚未發跡,僅是大本營參謀長兼粵軍第二軍許崇智部參謀長時,兩人相識,他鄉遇師兄,一見如故,而後蔣介石又力薦他為許部上尉副官兼軍士教導隊區隊長。

顧祝同十分感激蔣介石的知遇之恩,至此便為蔣介石鞍前馬後,勝負相隨數十載,忠勇不二。

1924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黃埔創建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校),6月,軍校正式開學,蔣介石任校長,顧祝同任軍校的中校戰術教官,兼管理部代主任。

1926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顧祝同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三師少將副師長。

僅一年後,1927年8月,龍潭之役勝利後,顧祝同升任第九軍軍長。

其升遷之快,可見一斑,是因為期間顧祝同的戰功彪炳嗎?並不是。只不過是因為他的忠誠,和蔣介石的一貫用人之道不謀而合罷了。

中原大戰,顧祝同時任隴海線右翼總指揮,他採用奇襲戰略,一舉突破馮軍防線,奪佔歸德,受到蔣介石特令嘉獎,中原大戰結束,顧祝同再次升任,為第十六路軍總指揮,掌管西北。1931年7月,石友三反蔣,蔣介石任顧祝同北上討伐,再立戰功,同年11月,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

而後蔣介石主張攘外必先安內,於是開始剿共,顧祝同作為蔣介石的得力助手,成為蔣介石剿共的堅定擁護者和執行者,在此期間,顧祝同可沒有少製造冤案慘案。而這些,卻成為了顧祝同的晉升之梯。蔣介石對顧祝同這樣的做法十分滿意,授二等雲鷹勳章,隨後調任貴州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甚是風光。

抗日戰爭期間,南京淪陷後,顧祝同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一直處於日軍和汪偽軍的包圍中作戰,雖然無大建樹,但是也牽制了日軍第13軍主力於華東,有力地配合了整個抗日戰場。

但是,他也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的劊子手,1941年,顧祝同率部襲擊我軍,致使9000餘人唯有2000餘人突圍成功,時任新四軍副軍長兼政委的項英遇害,葉挺將軍被捕。

在抗日戰爭最艱苦時期,顧祝同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僅一味的服從蔣介石的命令,說一句毫無底線,不擇手段,不為過吧。

解放戰爭時期,更是顯露出其個人軍事能力的不堪大用,大輸特輸。

國民黨敗退臺灣後,顧祝同在西南地區負隅頑抗,不過很快就土崩瓦解,在1950年3月,奉召返臺,兼代國防部長。

1954年,晉升為“陸軍一級上將”。

1987年,94歲的顧祝同病逝在臺北國民黨三軍總醫院。

是非功過,任評說。

以上。


木劍溫不勝


顧祝同,字墨三,1893年生,浙江人。曾就讀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辛亥革命後追隨孫中山參加革命軍,從此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軍人生涯。曾任國軍第三戰區的司令、參謀總長,陸軍總司令、國防部長等職,是國軍一級上將。
顧祝同於1922年與蔣介石相識。黃埔軍校成立後,蔣介石任校長,顧祝同任軍校的戰術教官。軍校成立教導團時,顧祝同任營長,因作戰有功,後升任團長,部隊擴編後擔任第三師師長。1927年,以黃埔軍校學生和教導團為基礎的部隊改編為第一軍和第九軍時,劉峙與顧祝同分任兩軍軍長。在北伐、東征、軍閥混戰中,顧祝同屢立戰功,職務一再升遷。
抗戰爆發時,身為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的顧祝同,根據蔣介石的命令,曾親自密謀、指揮了驚聞世界的皖南事變,致使葉挺將軍被俘,項英等高級將領被害及數千官兵戰死的慘痛悲劇。
解放戰爭初,顧祝同任陸軍總司令,在晉冀魯豫戰場被我陳粟大軍橫掃,被消滅國民黨軍44萬人。1948年,顧祝同調任參謀總長一職,參與、制定及指揮淮海戰役,最終國民黨軍隊被殲滅5個兵團22個軍55個師共55.5萬人。全國解放後,顧祝同敗逃到臺灣,又先後擔任一陣參謀總長兼國防部長、戰略顧問委員任副主任等職。
顧祝同在解放戰爭中,屢戰屢敗,為何始終獲得蔣介石的重用呢?主要有如下原因:
1. 顧祝同自從結識蔣介石後,對其始終效忠,對蔣的命令或意見,從來都是堅定不移地執行,沒有異議。
2. 曾與蔣介石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校友,受蔣信任。
3. 瞭解蔣介石的為人與秉性,從不設立自己的小團體,也從不形成自己的派系。
4. 在西安事變發生後,作為“討逆”軍西路中總司令的顧祝同,對討伐並不起勁,而是滿口讚許宋氏兄妹的意見,蔣介石對此頗有好感。
總之,蔣介石的用人原則必須是忠誠、可靠,不能有反心異志,因此,對屢戰屢敗的顧祝同始終委以重任就可以理解了。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雲緋文學號:芳緋文學
歡迎點贊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