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突然對我變得不好的背後真相

ta突然对我变得不好的背后真相

ta突然对我变得不好的背后真相
ta突然对我变得不好的背后真相

主講 | 雪歌仁寶齊

《入行論》第六品第四十偈頌:

若過是偶發,有情性仁賢。

則嗔亦非理,如嗔煙蔽空。

第三十九偈與第四十偈頌(內容)是連貫的。

第三十九偈頌講到,我們生氣的時候,覺得對方傷害我,腦子裡想“那個人本性是壞的”。

有時會想“那個人本性不壞,現在突然冒出來傷害我(的行為)”,這種“突然對我這麼不好”的變化,自己不能接受;把“突然對我不好”當理由,我們會生氣。

實際上這個偶然的變化不是他的本性,對他不可以生氣。

第四句“ 如嗔煙蔽空”,如果天空裡出現濃煙,因為天空有煙、不清淨,我們會對天空生氣嗎?不會的。因為我們知道天空的本性沒有煙,煙是偶然的,不是它的本性,所以我們不會生氣。

同理,我們生氣的時候,對方只是偶然冒出來傷害我的想法,傷害我的事情是偶然做的,對方的本性是“ 仁賢”,是非常好的人,對他生氣完全不合理。

“ 若過是偶發,有情性仁賢。則嗔亦非理”。“ 亦”的意思是,第三十九偈從“本性的角度”講,我們生氣不合理,現在講從“偶然的角度”(生氣)也不合理。“ 則嗔亦非理”涵蓋了三十九偈的“ 嗔彼則非理”。這兩個偈頌是聯在一起的。

我們生氣的時候,腦子裡想的理由完全沒有道理,只是自己這麼想而已,根本沒有一個(理由)是合理的。

ta突然对我变得不好的背后真相
ta突然對我變得不好的背後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