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該上路了


滴滴,該上路了


文┃落葉先生

公眾號:雜思邊界(ID:zsbj11)

距離上一次的空姐被害事件僅僅過去三個月,滴滴又一次出事。

01

記得十幾年前,滴滴還沒出現的時候,有一個特殊的行業,黑車司機。

他們一般都是以家族的形式,要麼就是同村老鄉一起出來跑車。

菜市場的門口經常會停有兩排車,司機就在車旁聊天,遇到客人詢問,他們報價,然後出發。

整個過程就幾分鐘。

比起現在的軟件打車,所用時間還要短些。

只是你需要到他們所在地去尋,稍微有點麻煩。

但好處是司機們彼此熟識,因為大家知道是他載的你,乘客基本不存在被害的可能。

早在滴滴剛出現的時候,我就覺得它和黑車沒什麼區別。

不過是披上合法外衣的黑車罷了。

從前坐黑車,上車時司機都會囑咐你,萬一被查,就說是朋友或者親戚,千萬不能讓他們知道雙方有金錢交易。

打車軟件的出現,讓菜市場門口的黑車司機總算不用再整日擔驚受怕被查。

但由於申請成為司機的門檻太低,審核力度不夠,致使很多社會垃圾也湧入到這個行業中,使得原本可以為乘客帶來便捷與福利的出行,變成一場充滿噩夢的行程。

02

這次的事件,我覺得比上次更惡劣一些。

隨著事情的發酵,被批評的不只是兇手和滴滴。

網上曝光的一組滴滴司機群裡的對話讓我三觀盡毀。

我第一次親眼目睹人究竟可以壞到何種地步。

對於死者,連一絲起碼的尊敬都沒有,放眼看去全是汙言穢語。

天知道自己哪天打車就會遇上這種人。

當真是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啊!

王傳君在微博上問:刪了滴滴,世界會變得更好嗎?

我想,應該不會。

人之初,性本惡,並且是一直惡下去。

善良,不過是因為受到道德與法律約束不得已的妥協,一旦沒了這副枷鎖,壓抑許久的黑暗一面勢必會瞬間爆發。

每次出現這種事情,媒體總會在隨後公佈罪犯的部分個人信息以及他的品行。

我曾不止一次聽到罪犯熟人對罪犯有這樣的評價。

平時很老實,孝敬父母,很好的一個人,怎麼會殺人呢?

是他們瞎了麼?不是。

只是這些壞人平時沒機會犯惡,如果早有,他們早壞了。

每次看到罪犯熟人的這些評價,我都特別反感。

人都殺了,說這些又有什麼用呢?

滴滴乘車帶來的幾起惡性殺人事件,不過是把人性最黑暗邪惡的一面帶進公眾的視野,說起來,還得感謝它。

若不是有了前車之鑑,我們的警惕性會很低,因為我們都相信,即使是陌生人,也會友善待人。

感謝它讓我們看清人性的卑劣與惡毒。

只不過,我們看到的,大概也只是冰山一角吧?

好在,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那個在群裡大放厥詞的禽獸已經服法。

03

滴滴的一位女高管曾如此定義滴滴順風車。

“滴滴順風車讓私家車成為一個半公開、半私密的社交空間,這是一個非常有未來感、非常sexy(性感)的場景,我們從一開始就想得十分清楚,一定要往這個方向打。”

現在看來,完全超出了預定目標。

從一開始,他們就將這個業務範圍規劃到社交一塊。

好奇於這種模式,我到網上搜了一下,結果發現下面一條廣告文案。

“溼了嗎?雨水淋溼頭髮,滴滴一下。”

“緊了嗎?時間緊到爆炸,滴滴一下。”

“硬了嗎?雙腿站到石化,滴滴一下。”

不是我下流和齷齪,但這三問,實在很難不讓人浮想聯翩。

原來,這才是他們的初衷嗎?

04

我幾乎從不乘搭滴滴,出門如果確實需要,我更願意選擇出租車。

早在滴滴和優步開始流行起來那會兒,身邊很多朋友都跟隨這種潮流選擇喊車出行,但我一直都很抗拒。

一是覺得麻煩,二是怕不安全。

畢竟相對於有出租車公司背景的司機而言,喊車確實存在風險。

但我的妹妹卻很容易接受,並且特別喜歡使用。

母親每次在她出門時都會讓她在家庭群裡分享行程,並會親自拍下司機的車型及車牌號。

我雖同意謹慎點好,但也覺得這樣太過於謹慎。

還不止一次說她小題大做,現在想起來,母親的做法實在是太明智。

這次的事件發生後,有網友組建了一個“出行安全關注群”。

為的就是儘可能使你的行程變得更加安全,讓你不至於在危險到來時那麼無助。

但我覺得這樣的做法對於你的安全而言,效果有限。

因為出事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穿短裙、喝酒、放蕩、獨行,而是因為他是個預謀已久的壞人。

有人提出女孩在夜間不要選擇滴滴。

可這次遇害的女孩也不是在夜間出行啊。

有人建議女生出門時不要穿的太過暴露。

我覺得他的出發點很好,但也十分侷限。

如果對方想要傷害你,你即使身披鐵甲,又有什麼用呢?

儘管如此,如果可以,披件外套確實能一定程度上減低對方的獸性。

當討論到這個問題時,朋友給出了一個完美的建議。

在他們完成一個成型的整改體系之前,最好的規避方式只有一個:不使用滴滴。

05

滴滴戰勝了對手優步,獨霸中國市場。

卻因為屢屢出事,現在口碑日衰。

終其原因,還是因為他們內部考慮的不周與懈怠。

三個月前空姐被害案的道歉聲明,如今也被刪除。

這次隨著事情的進一步發展,滴滴勢必還會再發一次道歉聲明。

我們需要的其實並不是一次次的道歉,而是不再有其他的被害者。

只希望選擇滴滴出行不會變成敲響喪鐘的第一步,時刻提醒著你:

滴滴,該上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