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富」闖關成功 A股影響偏重情緒面

9月27日,全球第二大指數公司富時羅素宣佈,將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定位為次級新興市場,將於2019年6月開始生效。業內專家表示,不論是此前A股成功“入摩”(A股納入MISC指數),還是此次“入富”,對A股最大的影響便是能夠吸引新資金的流入。

“入富”闖關成功 A股影響偏重情緒面

外資大比例提升可期

“A股當前的國際化程度在不斷提升,滬港通、滬倫通等建設都在不斷推進,同時資本賬戶的流動也有逐漸放開的趨勢。在當前金融市場擴大開放背景下,A股作為全球資產配置的一個主體,配置價值不斷提高。”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對《上海金融報》記者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增長,人民幣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中國市場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從戰略方向考慮,無論是MSCI指數,還是富時指數,把中國A股納入體系中,有利於指數的全面、穩定。“當前,A股的估值水平較低,對國際資金的吸引力不斷上升,同時,A股在當前時點對國外資金也有需求。”付立春說。

“中國經濟在全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從全球資產配置、分散投資的角度看,A股在MSCI、富時指數中佔一定權重是合理的。”華泰資管量化投資部總經理吳明義對《上海金融報》記者指出,此前A股因為外匯限制、國外投資者合規性以及股指期貨操作困難等因素,沒有加入MSCI和富時指數。現在,這些問題雖沒有得到完全解決,但隨著滬港通、滬倫通的建設,這些問題也將得到解決。此外,國際資產對A股也存在配置需求。

相關統計顯示,當前外資進入A股的規模已與公募基金、保險資金規模相當。截至今年上半年,外資資金(北上資金、QFII和RQFII)約1.3萬億元,主動型公募(主動偏股型和靈活配置型)和保險資金均約1.2萬億元。同時,北上資金規模不斷加碼,雖然A股今年表現並不好,但外資對A股興趣不減。據統計,今年以來,外資淨流入A股總體規模初步已經達到2300億元。

“外資在A股的比例未來大幅度提升是必然的。”吳明義表示,“MSCI和富時指數的A股權重未來可能會進一步增加,不過這一提高的過程應該是漸進式的。”

付立春指出,A股外資比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是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當前外資持續流入A股的趨勢已經確立,但要發揮重要作用,仍需較長的時間。

“入富”闖關成功 A股影響偏重情緒面

藍籌、龍頭股受外資青睞

據悉,目前富時羅素A股納入指數的成分股主要是大盤和中盤股,權重最大的行業主要為金融、工業和消費品,個股權重排名前三的分別為:貴州茅臺、中國平安和招商銀行。相關統計顯示,北上資金配置最多的行業分別為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家電、電子和非銀金融。個股方面,藍籌、龍頭股受到偏愛。食品飲料行業中的貴州茅臺市值佔比接近一半;休閒服務行業中國國旅市值佔比超過八成;電子行業海康威視市值佔比約六成等。同時,細分行業中市值最大的個股北上資金也配置較多,如股份制銀行中市值最大的招商銀行、機場板塊中的上海機場等,北上資金配置也很多。

付立春表示,A股中交易比較活躍、資本市場表現較好、公司管理較為規範的大盤藍籌股,“入富”受到的提振可能會更大一些。吳明義也指出,與全球投資觀念比較接軌的板塊,同時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代表國家經濟發展的優質企業,是比較受外資青睞的。

中原證券研報指出,A股納入富時羅素指數後,從外資持股風格看,銀行、非銀金融和食品飲料等大市值的龍頭股將受益。大市值股票估值和業績表現相對小盤股更具性價比,並且隨著中國經濟轉型,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強者恆強的格局優化,預計未來大市值股票更具中長期吸引力。

“目前看來,A股‘入富’影響的更多是市場預期,象徵意義更大。”付立春指出。吳明義也表示,A股“入富”帶來的千億元資金量,相對於A股目前30萬億元的總市值並不大,但更多體現出全球投資者對國內A股市場的認同,偏重情緒面的影響。

記者 田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