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欢迎点击右上方红字关注“燃烧的岛群”,我们不做他人文章的搬运工,只提供准确的历史依据和独到的见解分析,用地缘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来讲述历史和旅行的精彩!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自媒体第136篇原创文章。

在结束菲律宾科隆湾之行后,有必要把这支保存完好而又适合潜水探险的水下船队挖掘一下,上一篇主要介绍了沉船中唯一的战斗舰秋津洲号水上飞机母舰,除此之外基本都是补给船、油轮和炮艇(详见 ),以菲律宾所处的交通位置来看,这支船队担负的任务显然是以输送为主。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1. 科隆湾沉船中唯一的战斗舰秋津洲号水上飞机母舰

太平洋战争战史中对1944年9月下旬TF38的空袭描述很简单:美快速航母舰队在完成支援莫罗泰岛和帕劳群岛等地的登陆掩护后,立即北上至菲律宾海域,于9月21日、22日空袭了吕宋岛的克拉克、尼古斯等机场以及马尼拉湾的舰船。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2. 执行对科隆湾空袭任务的CV-16列克星敦号

在菲律宾西海岸的日本舰船为了躲避空袭而驶往卡拉棉群岛的科隆湾,23日日舰船抵达,24日凌晨,已高速航行至圣贝纳迪诺海峡东口的TF38又出动120架飞机空袭了科隆湾的日船队。空袭导致了至少8艘日舰当场沉没,大部分为补给船和货轮。由于科隆湾的海水比较浅而且水质清澈,这些沉船使得科隆湾成为世界闻名的沉船潜点。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3. 科隆岛附近潜水点,前面11个点即为沉船潜点

沉船潜水对于中国游客来说还是一个极少人涉及的领域,因此科隆湾沉船的中文资料既不完整又存在许多错误,英文资料也有一些明显的错误(如列克星敦号的照片都采用了42年就被击沉的CV-2,而不是44年的埃塞克斯级列克星敦号CV-16)。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4. 1944年9月24日遭遇空袭中的科隆湾日军船队

除了秋津洲号(Akitsushima)之外,科隆湾尚有10艘其他沉船,按潜水难度从易到难排序分别是沉船架(Skeleton Wreck,100吨)-卢松炮艇(Lusong Gunboat,350吨)-东桑加特炮艇(East Tongat Gunboat,500吨)-南进丸(Nanshin Maru,834吨)-奥林匹亚丸(Olympia Maru,5612吨)-莫拉桑(Morozan,2984吨)-秋津洲(Akitsushima,4724吨)-冲川丸(Okikawa Maru,10043吨)-旭山丸(Kyokuzan Maru,6492吨)-兴业丸(Kogyo Maru,6353吨)-伊良湖号(Irako Maru,9570吨)。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5. 科隆湾沉船一览表

按照船体大小来排序的话,则是冲川丸(10043吨)-伊良湖(9570吨)-旭山丸(6492吨)-兴业丸(6353吨)-奥林匹亚丸(5612吨)-秋津洲(4724吨)-莫拉桑(2984吨)-南进丸(834吨)-东桑加特炮艇(500吨)-卢松炮艇(350吨)-沉船架(100吨),以上11艘沉船的全部排水量相加约为47562吨。TF38一个上午的出击战果,足够日本人在船厂里干几年了。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6. 科隆湾沉船大全,本篇将逐一介绍

由于各个潜店里对这些船的编号并不统一,所以在此纠正上一篇的错误,去除固定编号。以下对各船的介绍将按照潜水探秘的难易程度来排序,前面三条适合无证的初学者,后面的沉船都需要执证上岗。

一、沉船架(Skeleton Wreck)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7. 沉船架顶视图

从难度上来说,沉船架(Skeleton Wreck)是最简单的一艘,这甚至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沉船,据说这曾经是一艘中国式渔船,几十年前在科隆岛(Coron Island)西北角触礁后被遗弃,现在就一直安静的留在海底。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8. 沉船架船头视图

沉船架的船体全长25米,船头最浅离水面仅5米,船尾离水面22米,船体只剩下残骸,故名为Skeleton Wreck。由于这是一条靠近岸边的小船,但又距离科隆镇非常近(船程仅需20分钟),因此基本成为各潜店或一日游团队浮潜的必到之处。这是难度最小的一条船,自由潜爱好者可以穿着脚蹼直接下水去一探究竟。

二、卢松炮艇(Lusong Gunboat)

由于潜水仍属于一项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对于初学者来说,沉没在卢松岛东南角和桑加特岛东面岸边的两条小型船只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9. 卢松炮艇的水下形态图

两船原来的名字已经佚失,船体也较小,因此现在是用其沉没地点的小岛来命名。以卢松炮艇为例,船体长约35米,排水量仅350吨,盟军归类为PG(Patrol Boat)。在空袭中该船不值得浪费炸弹,因此遭到美军战斗机的集中扫射,被打得千疮百孔,最终沉没在卢松岛东南角。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10. 卢松炮艇,此照应为从船尾方向浮潜拍摄所得

卢松炮艇的船头前倾坐沉于浅水中,船体向右舷倾斜约20度。船头最深处约12米,船尾在低潮时甚至可以部分露出水面。这是难度最低的一条可水肺潜水观看的船,也是浮潜观沉船的必到点:难度小,景色美,周围有大量的珊瑚和鱼类,均位于5米左右的浅滩。在阳光照射下,海水变成碧绿色,非常美丽!卢松炮船的另外一个亮点是船体右侧有一个类似狮子头像的雕刻,可惜没有找到清晰的照片。

三、东桑加特炮艇或猎潜艇(East Tangat Submarine Chaser)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11. 东桑加特猎潜艇的水下形态图

同样沉没在浅水的另外一条小船被称为东桑加特沉船,该船被推断可能是一艘猎潜艇,盟军归类为SCS。东桑加特猎潜艇的排水量比卢松炮艇略大,长约45米,排水量约500吨,船头在低潮时离水面只有4米,船尾最大深度18米。从船头的船舱可潜入空荡荡的船体内部,内部设备应该在战后不久就被打捞变卖,仅剩下骨架。许多浮潜和初次深潜的人都会选择来这里,沉船离岸边不过十来米,潜水者会选择在这里潜水后再到岸上休息、烧烤。

四、南进丸(Nanshin Maru)

南进丸号长度约70米,排水量834吨。由于该船沉没于较为偏远的黑岛(Malajon Island)边上,所以又称之为黑岛沉船。在太平洋战争期间,该船主要为位于黑岛上的日军运送汽油、柴油、润滑油等燃料,属于一条近岸油轮,盟军也将其归类为AO。该船的船体构造脆弱,很容易被袭击沉没。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12. 南进丸号近岸油轮的水下形态图

南进丸号以船头朝下,甲板朝上的形态坐沉海底。船头最深处位于水下34米,船尾甲板位于水下18米左右,洋流较小,能见度高,附近有大量的鱼类以及珊瑚,不管深潜或者浮潜都是非常好的选择。但本船由于远离科隆镇码头,大多数的潜店都不会安排这条路线(乘坐螃蟹船需要3小时航速时间)。

五、奥林匹亚丸(Olympia Maru)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13. 奥林匹亚丸号的水下形态图

有些潜店也称之为Tangat Wreck,现在普遍称之为Olympia Maru。奥林匹亚丸号是一条补给船,船体长126米,排水量5612吨,船体带有巨大的船舱。船体最深位于水下32米处,最浅的甲板位置距水面21米。难度不大,能见度好,船舱破损处甚至还有微弱的阳光照射进来,可算是渗透式潜水最好的一个入门选择。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14. 奥林匹亚丸号的水下形态图,长度略有不同

六、莫拉桑号(Morosan Maru)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15. 莫拉桑丸号的水下形态图

本船最早于1908年由英国斯科特造船厂建造,1921年改名为莫拉桑号,并由烧煤的蒸汽驱动改造为燃油机驱动,1942年再次改名为极山丸号(Ekkai Maru)。此外他的曾用名还层出不穷:Hector、A 191、Morazan、Manco都曾经被考证为是这艘沉船的曾用名。现在一般认为极山丸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于中国被日军征用,之前是一艘挂巴拿马旗的民用客运船,有19个房间搭载64名乘客。日军征用后改造为补给舰,盟军归类为AG。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16. 莫拉桑号的战前状态,注意船头的船名

极山丸号长度为91.5米,排水量2984吨,整船向右舷倾覆在海底,最深处为25米,左舷船体距离水面最浅处为12米,也是比较适合潜水探险的一条大船。船体的右侧有个巨大的破损,显然有直接击中弹导致,这可能也是她沉没的原因。

七、秋津洲(Akitsushima)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17. 秋津洲号的水下形态图

秋津洲号是1942年4月29日才建成服役的新锐水上飞机母舰,其设计目标就是为日本特有的二式飞行大艇(大型水上飞机)提供海上维修和支援,因此秋津洲号有先进的舱壁结构设计。虽然在1942年9月和1944年2月先后两次在美军空袭中被击中,但都坚持到返回日本维修。9月24日凌晨,秋津洲号成为美机重点关注的目标,被击中船体甲板后方,几分钟之内,船体就倾覆下沉。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18. 秋津洲号的九六式三联装25公分高射机关炮残骸

秋津洲号沉没处最大水深36米,向左舷倾覆于海底,右舷舱壁距离水面约20米。由于水下洋流较大,船体结构也较为复杂,大部分时间需要拿着手电筒在船舱里穿行。潜水员可以到舰体尾部观看其标识性的大型飞机起重架,也可以通过舰体尾部被炸弹撕裂的巨大裂缝游进船舱,并进一步进入到机舱,观看其4座20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或者向着船头游到烟囱位置,可以看到一座三联装25mm高射炮。

八、冲川丸(Okikawa Maru)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19. 日本舰队油轮的战时照片,注意此时为轻载

运油船冲川丸号(Okikawa Maru)是一艘在日本海军中弥足珍贵的舰队油轮,盟军归类为AO,即Auxiliary Oiler。船体全长160.5米,排水量10043吨(她也是科隆湾沉船中排水量最大的一艘),1931年10月18日下水。1944年5月21日,时任第1舰队指挥官的宇垣缠中将曾在日记中写下“(舰队的)油料的供应是个大问题。”因为日本曾在最高峰时拥有的23艘舰队AO中,当时只有6艘还漂浮在海面上。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20. 冲川丸号的水下形态示意图

1944年9月24日早晨,美军俯冲轰炸机投下的炸弹命中了冲川丸号的船头,该船被重创起火,在海面上漂浮了三周才于10月9日最终沉没。下沉时已经受创的船头部分折断,现在可以潜入的仅为船尾部分。船尾最深26米,甲板处则位于水下12米,洋流大且急,有一定的难度。

九、旭山丸(Kyokuzan Maru)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21. 旭山丸号补给舰的水下形态图

之前一篇搞错了该船的名字,应为旭山丸(Kyokuzan Maru)。这是一条补给船,盟军归类为AG。长度约135.9米,排水量6492吨,沉没在布桑加大岛的北面,靠近迪玛兰塔岛(Dimalanta Island)。早在空袭前一阵子,旭山丸已经和另外两条船一起停泊在此处。9月24日早晨,大约有十架战斗机对其发起袭击,只有一架飞机击中了旭山丸的左舷,此处刚好是船员舱,日本船员赶紧放下救生艇准备逃跑,因此迄今为止还可以在沉船的左侧见到救生艇残骸。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22. 旭山丸号的装载物,可见救生艇和卡车残骸

由于旭山丸号并没有立刻沉没,船上的日军基本全部逃脱,与之停泊在一起的另外两艘船未收损伤,自行逃离,只留下旭山丸一艘船的残骸孤独的长眠于此。旭山丸的最大深度位于水下40米处,甲板处仅深24米之间,船体几乎是正坐在海底,微微向右舷倾斜10度。潜水者可以在船舱里看到救生艇和汽车等货物的残骸。旭山丸号同样距离科隆湾的沉船集中区比较远,很少有潜店会安排这条路线。

十、兴业丸(Kogyo Maru)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23. 兴业丸号的水下形态图

与旭山丸号类似,兴业丸号也是一艘运载货物的补给船,船体长约129米,排水量6353吨,盟军归类为AG。兴业丸号建造于1927年2月13日,沉没于科隆湾中心,船体向右舷倾覆,最深处在水下34米,距离海面最浅的左舷船体位于水下约22米处。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24. 兴业丸号同级舰的战时状态,注意其舰桥前后巨大的龙门架

进入沉船内还可以看到当年搭载的大量建筑材料,包括建筑材料(疑为水泥),电线,铁桶,水泥搅拌机甚至一台推土机,均为为日军提供后备补给。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25. 左图可见兴业丸号搭载的水泥袋,右图为推土机方向盘

十一、伊良湖丸(Irako Maru)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26. 伊良湖号舰队补给舰的水下形态示意图

伊良湖号属于大型舰队补给舰,长度146.9米,排水量9570吨,为了执行作战任务,伊良湖号上加装了2门4.7英寸主炮和5门25mm高射炮,具有一定的战斗力。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27. 伊良湖号舰队补给舰,注意其舰首的4.7英寸主炮

9月24日早晨,美军炸弹命中了该船中部,桅杆发生大火,不久之后沉没。伊良湖号几乎是正面坐沉于水下42米处,略微向左舷倾斜5度。由于处于海湾中间位置,水流较为湍急,也是全部已经发现的11艘科隆岛沉船中深度最大的一艘,需要有经验的潜水员才可以下去,可谓是科隆湾沉船的难度之冠。

发现水下的历史:菲律宾科隆湾沉船里的日本船队

图28. 伊良湖号的部分内部舱室图

有经验的潜水员可以进入货舱内部,但是禁止进入甲板内部,水流很大,能见度很低,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在完成了11艘沉船的清单后,这次菲律宾科隆岛之行可算是画上了句号。太平洋战争的遗迹遍布于太平洋各地(前作可见山本坠机地点的篇章),或许有时间可以继续寻访当年的战争遗迹,追寻历史和旅行的结合,以致永远的纪念!

敬请关注“燃烧的岛群”,搜索订阅同名公众号,内容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