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影响中国登月?研究所:公文夸大其作用,擅自离所须回来脱密

在业内人士看来,《离职》一文存夸大成分。文章所指项目,并不属于特别高精尖的项目,不会出现一个技术人员离职,就导致整个项目做不下去的情况。

全文5988字,阅读约需12分钟


9月26日,一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以下简称“《离职》”)的文章引发热议。

文章援引一份题为《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的公文,指出研究员张小平科研能力突出,在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却只是“最底层”,年薪12万,离职跳槽后加入民企年薪达到百万,张小平离开,研究所发现发动机研制工作受到重大影响。

昨日,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发布声明称公文内容属实,张小平系该所低温推进剂发动机型号副主任设计师,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为了让其回所脱密,公文承办人在材料中措辞失当,夸大了张小平在所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离职影响中国登月?研究所:公文夸大其作用,擅自离所须回来脱密


▲一篇文章讲述张小平离职一事引发关注,目前该文已被删。微信截图


━━━━━

公文称张小平离职影响国家重大战略项目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题为《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的公文通过《离职》一文进入公众视线之前,已经在航天圈流传了数日。

公文显示,张小平,男,研究员,在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作为项目主要成员。离职前任低温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职务,在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和8吨变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这两型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承担着“最关键的技术岗位”。在1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和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中,张小平是“灵魂人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公文称,因张小平离职,“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在今年二季度的研制过程中出现了深层次的技术难题”,而“该发动机的方案和研制进度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方案选择和研制进度,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

公文中写道,“我们不愿看到也无法接受因个人的离职而影响到国家重大的战略项目。”

《离职》一文中,作者将公文内容解读为:“我司研究员张小平跳槽了,当初批准辞职的时候没觉得他有啥了不起,但是他离职之后我们突然发现没有他整个项目都瘫痪了,恳请国家派人把他抓回来继续研究项目。”作者还指出,研究员张小平在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只是“最底层”,因为整个研究所“70%的人都是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在研究所的年薪只有12万,离职跳槽后加入民企年薪达到百万。


离职影响中国登月?研究所:公文夸大其作用,擅自离所须回来脱密


离职影响中国登月?研究所:公文夸大其作用,擅自离所须回来脱密


▲图为网文内附的盖章公文,称张小平个人离职会影响到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网络图片。


━━━━━

研究所:公文夸大了张小平的地位和作用


昨日中午,《离职》一文“已被发布者删除”。随后记者联系上了当事人张小平,张小平以“这事得咨询我们公司领导”为由,表示不能回应。

张小平新东家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证实,张小平于今年上半年入职该公司,平时在西安工作,不经常到北京,其余则不便透露。

昨日,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发布声明称,张小平1994年入职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2011年8月取得研究员资格,2015年3月起担任低温推进剂发动机型号副主任设计师,从事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和液氧甲烷发动机系统设计,参与了多项低温发动机项目论证。网传文件《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系该所向法院申请劳动仲裁时提供的文件。

声明称,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申请劳动仲裁目的是为了让其回到研究所脱密。承办人因急于达到让其回所脱密的目的,在材料中措辞失当,夸大了张小平在所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该材料经张小平个人朋友圈发布后,引起了较高的关注度和一些误解、误读,产生了不良影响。今后,研究所将加强内部管理,在工作中更加严格、严谨,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离职影响中国登月?研究所:公文夸大其作用,擅自离所须回来脱密


━━━━━

追问


离职因处于研究所“最底层”?

《离职》一文称,张小平只是个研究员,职务是副主任设计师,是整个研究所的“最底层”,因为整个所70%的人都是副主任设计师,而他的年薪只有12万。

对此,航天系统科研人员王昊(化名)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副主任设计师“不可能有70%,7%还差不多。”他向记者介绍,副主任设计师是总体部门才有的职位,比例很低,“张小平已经是研究员了,这种科研单位,研究员非常难评,要求很高,还有一定比例的淘汰率。”

王昊解释,研究员相当于教授,副研究员也就是高工,相当于副教授,副主任设计师比例也没那么高,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加起来大概占研制队伍的10%。

“所以,张小平并不是微信文章中所说的小小研究员,他负责关键技术岗位,是一位高职级的研究人员。”王昊分析。

另一名航天系统科研人员刘天(化名)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其所在单位副主任设计师,一年收入税后25万元左右,张小平所在单位,副主任设计师收入应该要打八折,即20万元左右。

刘天称,他们单位技术人员超100人,研究员不到10人,张小平所在单位比例类似。副主任设计师属于技术岗位,较普通设计师高级,向上升迁则为主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为技术和管理岗位,一般三四个副主任中有一个能获得该岗位,升迁有一定难度。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一名负责外宣的张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张小平离职前的年薪不止12万,“张小平在该研究所的职务为副主任设计师,职称为研究员,属最高职称。”

张小平离职要不要“脱密”?

《离职》一文称,张小平的技术层级太低,最多就是1年脱密,有可能连保密层级都沾不上边。

研究所声明称,2018年3月,张小平向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提出辞职申请。出于爱惜人才考虑,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与张小平进行了多次沟通和挽留,但其离职意向坚决,并在单位未批准的情况下自行离所。

由于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根据保密法和单位相关规定,离职前必须在所内非密岗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2年。为此,2018年4月,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与张小平进行谈话,向其解读离职流程及脱密期管理规定,告知其须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回单位履行脱密义务。但张小平仍然自行离所,对保守国家秘密和单位技术秘密带来了较大隐患。

公文《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中称,在发动机研制中,张小平是“灵魂人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张小平个人的离职,对发动机的研制造成了极大影响,甚至会影响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

上述张姓工作人员表示,离职属正常人才流动,不存在张小平的离职会影响中国登月研究进度一说。

刘天认为,文章所指项目,并不属于特别高精尖的项目,不会出现一个技术人员离职,就导致整个项目做不下去的情况。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一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此份公文是由研究所人力部门撰写,然而“未经保密部门、法律部门和主管领导审阅,就盖章送给了仲裁机构”,遂造成内容存在大量偏差。

专家:脱密期擅离岗位行为违法

对于张小平在脱密期离岗一事,北京大学法学院劳动法专家阎天表示,如果劳动者接触到了国家秘密,又在脱密期擅自离开岗位,这是违法的行为。

阎天介绍,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双方可以签订保密协议,劳动者有遵守协议的义务。但即使没有签保密协议,劳动者在工作中所知晓的单位的商业秘密也是要保密的。

阎天介绍,我国保密法对脱密期内就业有过规定,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张小平在脱密期内擅离岗位,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何为“不得违反规定就业”?阎天解释,保密法表述的这个规定可以是政府的规章,也可以是企业的规定。“航天系统肯定有一系列的保密制度,如果张小平在航天系统工作期间接触到了国家秘密,那就应该按照国企的规定,对他的就业进行限制。”阎天说。



━━━━━

张小平离职背后

航天民企“跑步钱进”


跳槽 “不是我们收入低,是外面开得太高”

一位航天系统内部人士透露,今年年初,自己所工作的航天研究院的一位所长,已经跳槽去了民用航天,不久之后,一位主任设计师也跳槽到民用航天。

“不是我们收入太低,是外面的公司开得太高了。”一位在航天系统研究所工作的科研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我们单位也走了不少人,张小平这个级别的有,甚至还走了一个更高级别的。基本收入会涨两到三倍,不然没人愿意走。”

“说单位不重视这种离职问题,肯定是假的,但是华为一个普通员工都比我们所长待遇高。确实开不出这么高的待遇,面对人才的流失,也就没有办法强留。”该研究员透露,“离开研究所基本就是两个去向:华为和民用航天公司,有能力的技术岗位,年薪基本可以给到50万以上。”

“研究所不代表安逸,也不代表没有压力,没有加班。”去年从北京某航天研究所硕士毕业的小徐,毕业后选择在上海的一家公司工作,“在二三线城市,研究所的工作也许待遇一般,但相应的花销也较少,很多可以报销,依然意味着铁饭碗。”

“虽然Space X已经证明了商业航天的可行性,但是我们国家的民用航天还属于萌芽阶段,公司较少。”小徐说,“航天领域还是比较传统,三分之二的同学毕业后都会进入研究所工作,之所以选择民用航天公司,除收入因素外,主要还是看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研究所并不意味着压力小或者不加班。”

即便近年人才流失愈演愈烈,航天研究所的招聘要求也是水涨船高。

2009年从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毕业的李杰(化名)透露,2009年本科毕业的时候就有机会去西安的一家研究所,然后2014年博士毕业的时候,发现这家研究所的招聘要求也变成了博士,“相隔五年,我从本科变成了博士,去的是同一家研究所的同一个岗位,收入却相差无几。”


离职影响中国登月?研究所:公文夸大其作用,擅自离所须回来脱密

▲图为张小平现就职的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一楼大厅。新京报记者 刘名洋 摄


起底 蓝箭航天四季度发射“朱雀一号”

“挖走”张小平的蓝箭航天类似中国版的“Space X”。2018年2月,马斯克旗下Space X发射猎鹰重型火箭,将一辆红色特斯拉射向太空,引发全球关注。2018年8月20日,蓝箭航天宣布其研发的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完成总装,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发射。

9月27日,就在“张小平事件”愈演愈烈的同时,蓝箭航天宣布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TQ-12)短喷管推力室在其湖州自主建设的试车台进行了20秒的短程点火试车并取得成功。蓝箭航天CEO张昌武表示,本次短喷管推力室试车是对蓝箭发动机产品和核心能力建设的一次“双向验证”。

公开资料显示,蓝箭航天是全球第三家拥有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技术的火箭制造企业。按照规划,公司将在明年实现百吨级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量产,并于2020年进行中型液体运载火箭的试验发射。

今年4月9日,蓝箭航天宣布完成B轮2亿元融资,该轮融资由金风科技领投,世纪天华、国开熔华跟投,创想天使、永柏资本等机构继续追加投资。

蓝箭航天透露,其湖州智能制造基地将具备200余人办公生产规模,预计2022年将形成年产200台发动机、15枚中型运载火箭的能力。目前蓝箭航天获得超过5亿元融资。

从技术储备来看,民营火箭企业技术依靠国家队的输出。“国内民营的火箭公司,其实也站在科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肩膀上,没有科工这么多年在行业里面的耕耘,也就没有国内目前商业航天的发展,这个是必然的。”火箭企业星途探索CEO梁建军说。


离职影响中国登月?研究所:公文夸大其作用,擅自离所须回来脱密

▲8月,蓝箭航天自研的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完成总装出厂测试。受访者供图


跃进 资本积极入局商业航天市场

2015年民营火箭企业陆续出现,除蓝箭航天外,比较知名的还有零壹空间和星际荣耀等民用航天企业。

其中小米创始人雷军投资的星际荣耀,成立于2016年10月,2017年8月正式投入运营,此前已获得过多轮融资,其中包括雷军掌管的顺为资本。2018年9月6日发射了第一枚商业火箭,顺为资本CEO许达来曾发文祝贺“我们上太空了”。

今年以来,多家民营火箭企业纷纷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例如在发射完国内首枚自研的探空火箭不久后,星际荣耀便宣布完成A轮融资,累计融资超6亿元;零壹空间亦在今年1月和8月完成两轮融资,四轮融资总额将近8亿元。

其中,地方政府起到了助推作用,包括零壹空间、蓝箭航天等企业均获得来自地方政府的扶持。目前蓝箭航天获得超过5亿元的融资中,有超过2亿元来自湖州市军民融合专项综合投资,而零壹空间亦获得重庆两江航空产业投资集团的入股。相应地,这些民营火箭企业亦将产能布局在当地,形成火箭研发的上下游产业链。

“从运载火箭的整个产业链来说,除了上游的技术材料和火箭之外,中游会涉及一些装配设施的工作。目前在北京不太具备那些条件,尤其是涉及量产。”星途探索CEO梁建军告诉记者,由于人才聚集,亦庄适宜作为火箭研发总部,但具体的生产制造环节只能放到其他省市进行。

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统计,2012至2017年间,卫星发射市场空间保持在55亿-60亿美元之间。其中,2018年中国火箭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的一年,预计今年发射次数将翻番至40次左右。

随着Space X等民间火箭企业的出现,商业卫星发射的门槛大大降低,谷歌、Facebook和Space X等公司均有意组建卫星网络,从而成为宽带卫星互联网运营商。


隐忧 民营火箭创业公司担心揽才更难

昨日,有蓝箭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我们最怕的就是上级主管部门以为这件事是我们故意炒作。”蓝箭的竞品公司们最担心的就是相关单位会因为此事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出走的限制。

据了解,目前有过成功发射经验的两家民营火箭公司,主力研发人员都来自体制内。零壹空间的原体制内院所研发人员占比为80%左右,而在星际荣耀,这一比例更是高达几乎100%。具体职级方面,零壹表示,副总师级别研发人员比较难挖,外流会有诸多限制(密级一般是绝密),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在零壹比较多。

目前国内民营航天公司尚处于起步阶段,关键技术尚需倚仗从体制内流出的有研发经验的技术人员。

“科学研究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民企承担不起前面的605次。”军事专家、知名军事评论员董健告诉记者,因为国企和研究机构有国家资本投入,底子上是民企不能比的,“体制内人才到了民企可能很快就能搞出成果,但前面605次试验的基础都有赖于国家投入。”

“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就在探讨体制内外人员流动问题。我们计划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更好的发展平台、股权激励等吸引人才,国企如若想留住人才,也要从这些方面反思。”零壹空间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他了解,造成体制内人员出走的主要原因是待遇和晋升空间。

深圳前海通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陈敏此前曾对记者表示,当下民营火箭人才窗口期已经关闭。有民营火箭创业者表示,体制内院所正在增加人员离职难度,“比如减慢办理离职手续的速度。”



━━━━━

社论

张小平风波,需要守法也需要公平

据新京报报道,昨日,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刷屏朋友圈。文章称,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副主任设计师、身为一线中“基层”人员的张小平,被民营航天公司挖走后,研究所发公文称张小平“离职影响中国登月工程”,要将其“召回”。

昨夜,西航动力所发布公告称,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根据保密法和单位相关规定,离职前必须在所内非密岗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2年。西航动力所也承认,为了能让张小平“须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回单位履行脱密义务”也“夸大了张小平在所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此事经过舆论发酵后,西航动力所陷入舆情应对被动的尴尬境地。近年来,国内民营航天企业深受资本青睐,并蓬勃发展,这必然会带来航天人才的大规模流动。毫无疑问,航天人才无论如何流动都应该遵守保密法等相关法律,但此事舆论所关注的焦点也在于,希望这些人才的流动能够获得公平对待。

具体而言,这倒不是说张小平在未能“脱密”的情况下擅自离职也合理合规,而是张小平离职风波掀开航天人才离职潮的一角——在航天系统多家研究所内,都有高级技术人员离职的情况,其中不乏大所所长和主任设计师等主力岗位。面对“外面的公司开价太高”的现实之下,国企也该秉持尊重事实,尊重个人选择的前提之上宽容以待,否则最终可能闹得不欢而散。

近年来,随着民营航天事业的兴起,在国内民营航天企业实力仍显薄弱的当下,有些技术人才愿意到民企“发挥热量”,也能补齐民营航天企业面临的某些核心技术短板,进而带动其快速发展。这能刺激航天领域的多元市场主体竞争,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也是好事。

像马斯克的重型猎鹰,就是航天领域的“民间队”,而马斯克团队就有着大量技术骨干。在国内,虽然首枚民营自研商业亚轨道火箭首飞成功,但民营航天力量仍相对落后,这也需要更多地“向人才要动力”。

人才流动频密本就是开放性社会的特征,有些技术人才从国企流向民企,也说明人才流动“玻璃门”正被打破。这样的流动越频繁,社会也会越有活力。跳出一时一地一域的思维看,这些人才在哪里搞科研,都是为国家科技进步做贡献。

当然,一些航天研究人员被高薪挖走,也表明高端人才在获得真正的“市场估值”。部分研究机构在潜在的人才战中感受到了压力,则反映了自身在“人才估价机制”上与市场脱了节。

但像航天等高技术领域的人才如何流动,现在似乎仍然是无序状态。社会既需要人才能够自由流动,以及随着人才流动而产生的竞争,同样国家利益以及相关的保密责任也需要考量。那么,张小平风波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现实的两难问题。

这确实需要从法律和制度上,来厘清涉密高技术人才流动的边界,同时也需要完善相关法规,扫清妨碍人才流动的障碍。当然,这也需要相关国企反思自己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而此事既然已经提交了西安劳动仲裁部门,也希望相关部门依法做出公正裁决,通过个案的妥善解决,为行业以及制度性的突破做出有益的探索。

新京报记者 王露晓 周世玲 任娇 倪伟 吴为 任娇 陆一夫 蔡浩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