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孔子老子孟子墨子庄子五子名扬干古”, 下联真是妙!

中华民族,从来不缺英雄豪杰。光《史记》一书中便有七十列传,更不论西汉至明清,无数代帝王更替,代代人才辈出。西汉卫青,虽为家奴出身,饱尝酸辛,却为国七次率兵痛击匈奴,其用兵之深入、将号之严明、作战之奋勇,无不让卫青士兵们俯首称叹,更令现代人深感望尘莫及。宋代诗人苏轼曾在《题连公壁》中写下:“俗语云‘强将下无弱兵’”。卫青的下属霍去病,其座右铭更是“匈奴末灭,何以家为”的惊世之言,他只生活在这世上24年,却已然立下“收复大漠以南所有土地,屯田筑垒防御匈奴”的嚯嚯战功。还有三国时期的曹操、宋朝将才文天祥、清朝爱国英雄邓世昌。虽然这些事迹已然成为历史,却是铸就我们当今生活的基石,成为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爱国精魂。下面,就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到历史的海洋里,大浪淘沙,感受这长长历史河流里,一颗颗精细瑰宝!

今日话题:上联: “孔子老子孟子墨子庄子五子名扬干古”, 下联真是妙!

要说到对对联,在中国的历史上,爱好对对联的人完全不在少数,他们博古通经,饱读经文,对对联对他们来说就是展现其文学水平与功底的方式之一,在很多时候,这些优秀的文人不但能作出一些有趣的对联,还能对上一些千古绝对。

上联:“孔子老子孟子墨子庄子五子名扬干古”, 下联真是妙!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熟悉的诗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个句子至今被不少人称为绝对,其一在于诗句的对仗工整,其中“两只”正好对上“一行”,而“黄鹂”对上“白鹭”,最后“鸣翠柳”对上“上青天”,念起来简直是朗朗上口;其二在于意境贴合,很多文人对对联的时候,能把词语平仄韵脚对好就不错了,意境之类的东西是十分难掌控的,但是这个句子无论是在哪方面来说都堪称完美。

清朝有一个叫做纪晓岚的官员在对对联方面十分有研究,他有一个小妾,这个小妾在对对联方面也很厉害。有一次,这位小妾待在房间里面织布的时候,阳光突然透过布帘映入屋内,屋子瞬间变得亮堂起来,这个时候,小妾诗兴大发,想出一个上联:“夏布糊窗,个个孔明诸格亮”。随后还让纪晓岚来对这个对联,纪晓岚拿着对联一看,妙啊!不仅仅意境优美,还巧妙运用了谐音,其中的“孔明诸格亮”可不是“孔明诸葛亮”吗?纪晓岚想破脑袋都想不出下联,没想到直到民国时期,这个对联才被对出来。

上联:“孔子老子孟子墨子庄子五子名扬干古”, 下联真是妙!

民国时期有个十分出名的人,名字叫做梅兰芳,他看到这个对联以后,冥思苦想,对出下联:“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这个句子的意境也很优美,但有个美中不足之处在于这个句子没有谐音。

上联:“孔子老子孟子墨子庄子五子名扬干古”, 下联真是妙!

我们接下来再来看一个有趣的上联:“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五子名扬千古。”这个句子中含有五位名人,各人的名字又有相同的地方,有人尝试结合汉武帝,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仁宗这五人的称号来作出下联,其内容为:“世宗光宗太宗玄宗仁宗诸宗功益万年”。

当然还有人对此感到不满意,他们给出的下联为:“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诸国显赫一时”。

各位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觉得那个下联对得更好?你能给出更好的下联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