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格局未定,全球处在同一起跑线

工业是立国之本,我国制造业如何抢抓工业互联网的风口,迈向更高质量发展?9月2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联合指导,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在青岛开幕。来自全球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00位互联网和制造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参会,共同探讨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之道。

工业互联网格局未定,全球处在同一起跑线

与会专家认为,制造业拥抱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制造大国,但是还不是一个制造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济表示,从2010年开始,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综合考虑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我们的制造业综合指数还处于第三方阵,落后于美国、德国和日本。要建设制造强国,就必须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

从世界范围看,发展工业互联网,我国并不落后。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表示,全球互联网创新发展与新工业革命正处于历史性交汇期,互联网正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快速延伸,工业互联网日益成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她认为,全球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正处在格局未定的关键期,我国和全球处在同一起跑线。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现在刚刚起步,企业热情都很高,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还比较少。”李颖认为,工业互联网目前正处于“窗口期”,目前看来比较成熟的就是设备的远程运维,但整体解决方案还是一片“蓝海”。

无疑,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消费领域,但这一价值在工业领域还有待释放。去年11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山东省充分发挥制造业体系完备、互联网产业基础良好的双重优势,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2017年山东两化融合指数达到了95.05%,其中工业应用的指数接近82%,这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山东已经涌现出一批叫响全国乃至全球的工业互联网案例。其中,海尔COSMOPlat、浪潮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入围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工程项目,成为全国标杆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尔集团副总裁孙京岩介绍说,COSMOPlat已通过了IEEE和ISO两个国际标准认证,实现了中国企业首次主导制定制造模式类的国际标准。如今,COSMOPlat已经跨行业、跨区域复制到12大行业、60个细分行业、50个区域。

尽管已有海尔等“领头雁”,但大范围推进工业互联网并非易事。周济认为,智能制造在长期演化的过程当中形成了三种基本范式:一是数字化,二是数字化+网络化,三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他表示,20世纪80年代我国企业逐步推进应用数字化制造,取得巨大的技术进步,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国内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完成数字化制造的转型,必须踏踏实实的完成数字化补课,进一步夯实基础。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制造业只能“跟跑”。周济表示,一方面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因企制宜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另一方面也要发挥后发优势,弯道超车迈向更高水平。“在西方发达国家,智能制造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按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顺序依次递进,而起步较晚的中国,则可以走出一条三个范式并行推进的创新之路,实现后来居上。”

多位专家建议,发展工业互联网,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表示,互联工厂会使用大量传感器,但传感器本身的安全防护相对较弱,一旦被木马攻占并发动集中攻击,企业生产线就很可能瘫痪。例如,去年“永恒之蓝”勒索病毒在全球蔓延,就曾导致全球多家汽车等生产企业停产。所以,工业互联网需要更严谨的安全防护技术。

无论是平台搭建还是安全防护,发展工业互联网的第一资源是人才。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中方院长房殿军坦言,目前国内对博士的评价还是以发表论文多少为标准,对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关注不够。而提出“工业4.0”的德国,在培养应用人才方面的成功模式,就是博士将研究项目放在企业,项目结束后继续留在企业担任技术骨干。今年6月,在政府支持下,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成立。研究院德方院长、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库恩表示,研究院现已引进6名德国院士、2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致力于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服务技术等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