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花盆底鞋,穿着不舒服为何清朝妃嫔都要穿它?

在宫廷剧中时常看到嫔妃们穿着一双“高跟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这种鞋叫做高底鞋,俗称“花盆底”。看着女孩子们踩着高高的鞋子还能够健步如飞地跑来跑去,的确不能不佩服她们脚下的“功夫”。

普通宫女是不能穿的,尤其是低等宫女。你能想像浣衣局的洗衣丫头们穿着花盆底洗衣服的样子吗?所以在许多清宫剧里不管是主子还是丫头一律穿花盆底是不大对的。但这些电视剧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为了满足观众的眼球,在宫里的美女都穿上花盆底也没关系,毕竟这样上镜,才会显得摇曳多姿。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花盆底鞋的真实情况怎么样呢?

高高的花盆底鞋,穿着不舒服为何清朝妃嫔都要穿它?

明朝时期裹脚的风气尤为盛行,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特例,满族女子是不裹脚的。但是这里面就会出现一个现象,满族妃嫔都穿花盆底鞋。花盆底鞋又称“旗鞋”,“高底鞋”。木高底鞋跟一般高5到10厘米左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通常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位置。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

高高的花盆底鞋,穿着不舒服为何清朝妃嫔都要穿它?

看着花盆底鞋的样子就感觉穿起来肯定会不舒服,那么为什么要穿这样设计的鞋子呢?这个原因主要有三点。

高高的花盆底鞋,穿着不舒服为何清朝妃嫔都要穿它?

每一个女孩子都是爱美的。另外,后宫的斗争也是是非明显的,于是为了突出自己,穿上花盆底鞋走路的时候就会让自己看起来婀娜多姿。由于花盆底鞋的特殊造型,花盆底鞋可以使身高看起来更高,便使身体更加修长,走起路来十分端庄,文雅。

高高的花盆底鞋,穿着不舒服为何清朝妃嫔都要穿它?

妃子喜欢在宫中穿旗袍,花盆底鞋可以遮住自己的双脚。当时的汉族女子都是小脚,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她们不想让自己的大脚被别人看到,这时候花盆底鞋就是最好的选择。

高高的花盆底鞋,穿着不舒服为何清朝妃嫔都要穿它?

花盆底鞋能够抵御寒气,满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寒冷的地方,为了抵御寒冷这种寒冷这种厚底的鞋子就成为满族女子的首选,既可以阻隔寒气又有保暖之效。

高高的花盆底鞋,穿着不舒服为何清朝妃嫔都要穿它?

花盆底鞋尽管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但仍然是宝贵的艺术珍品。(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