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话:骼羝儿

骼羝儿:是洛阳话儿,是牛羊的头盖骨和角,当我查到这两个字时非常的惊讶,洛阳土话就是这么的神奇,牛羊的两项连接骨,竟然表达的如此准确,在这个单词方面超越了普通话。

骼gé:骨头:骨骼(亦作“骨胳”)。人和动物体内或体外坚硬的组织。人骼乃骨头,动物的体外骼必然是“角”,羊角、牛角、鹿角。犀牛角等。

羝dī:公羊:羝乳(喻不可能发生的事)。羝羊触藩(公羊角钩在篱笆上,喻进退两难)。羝架:公羊或公牛之间的打斗。打的目的是霸占雌性或统治地位。

羝 dī形声。本义:育龄母羊。转义:种公羊。说明:“羝”可以有“母羊”的解释。见《汉语大字典》。羝羊,公羊 。又,三岁的白色公羊 。羝单:以公羊皮缝制的床单--皮褥子。

牛、羊头盖骨和角都非常坚硬,是打斗保护自己的有效武器。洛阳人把这两个连接的骨质叫:骼羝儿,分羊骼羝儿和牛骼羝儿。洛阳这个地方是见不到犀牛,在公园看到也依然称:犀牛骼羝儿。

骼羝儿:这个洛阳土语的意思竟然如此绝妙。都说土语好说不好写,可一旦找到字根字义会让我们颇感意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