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的常規體檢,能查出癌症嗎?

乖乖我滴親孃舅


近幾年年輕人得癌症的新聞越來越多,人們也慢慢重視健康,開始每年都去體檢,但是體檢一直是正常的人,為什麼會突然得了癌症呢?

有的人之所以體檢正常,突然得了癌症,主要是因為沒有做癌症篩查。癌症的形成並不是一兩天,從細胞突變到形成腫瘤,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現在大部分體檢,都是用人單位組織的常規體檢,檢查的項目比較少,例如尿常規、血常規、心電圖,這些並不針對癌症,也不能確切的診斷癌症。

例如肺癌,大部分人體檢時,都是拍胸部X光片,其實胸片的敏感性比較低,這是因為心臟、肋骨等結構擋住了肺部病變的顯示,很難發現肺部的小結節,就非常容易造成早期肺癌漏診。

那怎樣才能檢查並預防癌症呢?

癌症的檢查和普通的檢查不一樣,需要選擇不同的體檢方法,不同的器官也要採用有針對性的檢查。

癌症雖然並不傳染,但是存在遺傳現象。多以家族內如果有患癌症的朋友,一定要定期檢查身體。

硒元素在醫學界被抗癌之王,它與癌症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如果人體長期處於缺硒的狀態,致癌因子容易傷害正常細胞。

而硒元素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依賴外界攝取。所以想要預防癌症,可以多吃一些含硒豐富的食物,例如蘆筍、桑葚、大蒜等等。

雖然有些癌症正常體檢很難發現,但是有80%的癌症,能夠在早期被發現並介入治療,所以大家要定期體檢,再依據醫生的建議,做防癌檢查。


找靚機二手機


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回答能還是不能,因為要結合你體檢的項目和所患的疾病。

如果你體檢項目中沒有頭顱CT,有怎麼能夠發現你已經患上腦瘤了呢?

如果你體檢項目中只是普通的X線片,也自然有可能發現不了那些體積小隱匿較深的肺部病變了。

事實上,正常體檢並非全面檢查,再加上患者是發病早期的話,完全有可能發現不了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會說:我幾個月前體檢完全沒有問題,現在你卻告訴我長了腫瘤?(等等)。

當然,我也見過有患者非常不理解:我明明沒有任何症狀,怎麼就會被你們查出了問題?

其實,疾病不是被查出來的,而是一直都在哪裡,只不過通過檢查來幫助確診罷了。

曾經有一個病人讓我難忘,他是一位四十多歲的男性患者。

體檢的時候發現肺部有結節,但是他卻拒絕進一步檢查,並且信誓旦旦的說:“我抽了這麼多香菸,有結節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再後來,患者開始出現了反覆的咳嗽、痰中帶血。胸部CT/腫瘤指標等檢查全部指向肺癌。

面對醫生的建議,我頑固的認為自己只是肺部結節,不可能是肺癌。在諸多的檢查治療上不配合,甚至在住院期間偷偷的溜走。

最讓醫生感到頭痛的並不是疾病本身的複雜性和嚴重性,而是醫生明明能夠預見疾病的發展,卻毫無能力去阻止悲劇的發生。

這個患者在不到一年之後不可避免的離開人世間,如果他能夠對自己的病情有清晰的認識,如果他能夠接受現實,在剛查出肺部結節的時候便接受建議,我想結局肯定是另外一種情況。

所以,我的建議是:不要輕視體檢,不要忽略了自己的健康!


最後一支多巴胺


您好,感謝您的提問!


 體檢存在認識上的四大誤區

  誤區一:未發現腫瘤標誌物=健康

  40歲以上的體檢人群,大多會選擇腫瘤標誌物檢測。但各種腫瘤標誌物僅僅只能作為輔助診斷的指標之一,很多癌症發生時,腫瘤標誌物的指標會升高,比如前列腺癌、肝癌等,但一些特異性不強的癌症,如肺癌、胃癌、腸道腫瘤等,腫瘤標誌物往往顯示正常值,但患者實際上已經患上了癌症。

  誤區二:沒有相關症狀無須做胃腸鏡

  很多國家將內鏡納入標準體檢套餐。在日本發現的胃癌,40%以上是早期胃癌,而我國發現的胃癌,只有10%為早期胃癌。做胃腸鏡的患者幾乎都是有腹瀉、腹痛、便血等症狀的,主動要求檢查的幾乎沒有。但實際上,早期的大腸癌往往沒有任何症狀,即使有些腹瀉的症狀也常被當成是普通腹瀉。

  誤區三:X線可查出是否患肺癌

  X線拍完胸片沒事,是不是就不會有肺部腫瘤?肺部腫瘤篩查,還得依靠CT檢查,X線檢查並不準確。很多X線檢查出來的肺癌,實際上已經到了晚期。

  誤區四:婦檢合格=未患婦科腫瘤

  常規婦科檢查並不是衡量健康與否的唯一標準,臨床上碰到不少婦檢正常卻在不久後發現患上婦科腫瘤的例子。許多婦科病是沒有早期症狀的,例如卵巢腫瘤,它的發病率很高,但在I期、II期的時候沒有症狀,單純依靠普通婦科檢查很難篩查出來。

  五大高發癌症定期體檢早發現

  1,上消化道癌:生活習慣是誘因

  上消化道癌主要指胃癌、食管癌,通常與飲食不規律、壓力大、精神緊張有關。食管癌常由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引起,比如喜歡喝熱茶,食管常被燙傷,反覆刺激,容易誘發。

  上消化道癌篩查方法:上消化道癌(食管癌、胃癌)篩查:胃鏡加指示性活檢病理檢查。

  2,乳腺癌:“白骨精”群體發病率最高

  乳腺癌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首位。它的發病群體主要是“白骨精”,也就是“白領、骨幹、精英”,壓力大、工作節奏緊張、熬夜、不良生活習慣,長期以來內分泌失調都容易誘發乳腺癌。此外,家族遺傳也是誘發原因之一。

  另外,乳腺增生、乳腺囊腫、纖維腺瘤這些乳腺良性病變也不容忽視,要及早干預以免惡化。早期乳腺癌臨床治癒率非常高。通常一期乳腺癌10年生存率90%以上,二期10年生存率也可達80%。所以一定要重視定期體檢,通常20歲以後就可以開始篩查了,檢查方式主要為觸診和乳腺彩超。

  乳腺癌篩查方法:40~44歲人群乳腺彩色超聲檢查,45歲以上人群乳腺彩色超聲加鉬靶檢查。

  3,肺癌:病人多有吸菸史

  吸菸已是公認誘發因素,肺癌病人多有吸菸史。另外,環境空氣汙染、裝修材料等也是肺癌誘因。肺癌早期被發現,腫瘤在2釐米以下的,通常手術後臨床治癒率高。如果已經出現胸痛、咳嗽,腫瘤超過3釐米,通常就需要化療放療了。胸片、螺旋CT都是檢查肺癌的手段。

  肺癌篩查方法:低密度螺旋CT。

  4,肝癌:早期發現有根治機會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實質性器官,被稱為“人體的綜合化工廠”,因此,肝臟一旦出現惡性腫瘤將導致危及生命的嚴重後果。

  乙肝患者如果生活不健康,經常飲酒,又不注重定期體檢,那就容易癌變。45歲以上男性中,有肝病史的人,家族有患肝癌的人,長期酗酒的人都是肝癌高發人群。

  建議重視乙肝預防,到正規醫院注射乙肝疫苗。高危人群應每4-6個月到正規醫院做肝臟B超檢查、甲胎蛋白(AFP)檢查。肝癌若能早期發現,腫瘤在2釐米以下,有根治機會,手術切除後長期生存幾率大。

肝臟篩查方法:血清甲胎蛋白(AFP)檢測加肝臟彩色超聲檢查。

  5,大腸癌:多因膳食不合理

  食物精細,排便不及時,毒素滯留在腸內,會刺激腸壁,時間長了就易,誘發疾病。所謂大腸癌前病變(腺瘤)就是組織已經發生了變異但還沒有形成癌細胞,若及時發現手術切除,即為良性,不會轉移。但處理不及時將會發展為癌症。建議多吃低脂肪、高纖維、純天然的食物。


高血壓管家


先講三個身邊的例子。

一個是同學單位領導,在2001年單位體檢時拍胸片發現肺部有結節,當時還沒有把胸部CT作為體檢項目,後來再進一步做CT,行肺穿刺,確診為肺癌,手術治療,現在已經17年了。

一個研究生同學去年單位體檢查血常規發現血小板600*10^9/L,明顯高於正常,外周血塗片發現幼稚細胞,進一步做骨穿檢查確診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還有一個是一個朋友的父親,單位體檢時查上腹部B超發現肝臟有2.5cm不規則結節,血AFP超過100,然後進一步做腹部增強CT,肝穿刺活檢明確為原發性肝癌。

其實這樣的案例是非常多的。常規體檢項目包括三大常規,生化,胸片(很多單位體檢查胸部CT),上腹部B超,心電圖,腫瘤標誌物檢測,婦科檢查,宮頸刮片等等,有些女性體檢還會加上甲狀腺及乳腺B超。不同的醫院有不同的體檢套餐,項目有所不同,體檢項目越少,越不容易發現問題。很多時候體檢中能夠發現一些蛛絲馬跡,但並不是說體檢沒發現問題就認為自己很健康,可以高枕無憂。目前國內胃鏡,腸鏡並不是體檢項目,所以食管癌,胃癌,腸癌是沒辦法通過體檢發現的。頭顱CT並不是體檢項目,腦部腫瘤是無法早期篩查的。胰腺是個位置較深的器官,而且由於腸氣干擾,普通B超基本很難發現早期的胰腺癌。婦科B超也並不是常規體檢項目,對於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無法通過體檢發現。

即便做了相應部位的體檢,如果腫瘤太小,很可能會發現不了。曾經遇到過一個案例,一個45歲男性體檢未發現問題,結果三個月後查出肝癌晚期,並與醫院對簿公堂。這種情況是完全有可能的,對於病灶較小的腫瘤,普通體檢有很大的可能會漏掉,對於肝臟腫瘤,至少要2cm以上才有可能被發現,而且與機器靈敏度和檢查者的專業技術水平均有很大關係。

對於40歲以上的人,每年一次體檢很有必要,不能因為體檢沒發現問題而否定它的意義。其實臨床上很多的腫瘤病人是通過體檢發現的,體檢發現的癌症一般都是沒有出現症狀,比較早期的時候,經過治療絕大多數病人能夠達到臨床治癒。早發現,早治療,預後與晚期病人相比截然不同。


胡洋


“快樂的小大夫”為您解答。歡喜關注

很多單位都有常規體檢,大家都比較關心的是“我長癌了嗎?” 那麼體檢能查出癌症嗎?能。體檢正常就沒有癌症嗎?不是。

胸透:如果有很明顯的肺部腫瘤、縱隔腫瘤,還是可以從胸透判斷出來的,但現在很多企業的查體套餐已經從胸透變成胸部CT了,胸部的一些腫瘤也就看的更清楚。

甲狀腺彩超、乳腺彩超:對甲狀腺癌、乳腺癌的診斷率還是很敏感的,而且早期發現,手術後預後都相當好,現在這兩種癌在男女老少裡都會發生,發病率很高。男的也會長乳腺癌, 所以這兩種無創性檢查手段還是很划算的。

肝膽胰脾腎彩超:對於一些肝佔位、膽囊佔位、胰腺佔位來說,彩超這種初篩方式性價比很高,無創經濟。

婦科彩超:應該常規做,女性每年的體檢項目,子宮及卵巢佔位可以從彩超上發現。

泌尿系彩超:特別是男性,做做前列腺,輸尿管、腎腫瘤可以看出來。

三大常規:腫瘤患者大多貧血,腸道腫瘤的患者多有大便潛血,是很有指向性的體現人體健康的化驗,都不貴,加起來三十來塊。

想省錢就得多體檢,每年一次,相當於對自己和家庭負責,不要心疼錢,省小錢可能會花大錢,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快樂的小大夫”每天為您推送健康醫學知識,分享病例,不要忘記點擊右上角關注呦!

快樂的小大夫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也沒辦法確切回答能與不能。

1,常規檢查也可以查出癌症,但是一旦發現基本上就是晚期,腫瘤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會被常規體檢所發現。

2,關於腫瘤標誌物的篩查,也只是參考,輔助判斷而已,並不能作為最終診斷依據。也就是指標正常不代表沒有癌症腫瘤疾病。但是指標偏高一定要引起重視。

3,西醫檢測和治療都是針對數據和指標,對於人體而言,影響指標高低的因素是多元化的,不是單一的,所以單項指標無法作為診斷依據,需要多項指標綜合分析,才能最終確認。現代醫學常規體檢準確率不足50%,系統檢測誤診率也會有30%。

4,如果存在諸多癌症誘因,飲食習慣,不良嗜好等,建議做針對性檢查,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中醫專家劉自力博士


有可能查得出來,也有可能查不出來。但查不出來的可能性較大。

雖然這聽起來像一句廢話,但是這裡面的邊界的確很模糊。

癌症是什麼,其實從細胞的角度來看,是我們身體內的細胞發生了異常變異,所以有些癌細胞是從上皮細胞轉化而來,還有肝細胞、胃部細胞、上皮細胞、肌細胞等等,而變異後的細胞與原來細胞功能的差別越大,細胞結構越簡單,也就代表著癌變程度越高。

從醫學上來說,分化程度越低,惡性程度反而越高。

而癌變的細胞如果不發生增生的話,醫院裡的常規體檢是檢查不出來的,要通過活檢取該部分的組織細胞才行,而活檢如果沒有取到癌變的部分細胞,其實也沒辦法確診。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疾病出院後幾個月至一兩年內反而惡化了,一是癌細胞的位置很深,在活檢的時候沒有取到,在醫院也就沒有確診出來。

聽說過一個病人,患了一個腫瘤,兩年之前在醫院做活檢的時候,並沒有檢查出癌細胞,診斷結果自然是良性的,結果不到一年病情惡化,這一次取活檢的時候,就變成了惡性。病人不依不饒,認為是醫院的失誤讓自己面臨死亡的威脅。最後去打了官司。

但是這件事最後的宣判的錯並不在於醫院,這位患者的腫瘤是屬於包子型的,也就是說癌細胞是餡兒,埋藏在中間,而取得部分取不到那麼深 自然就沒診斷出來。

如果身體某個部分時常感到不適,最好去醫院做專科檢查,常規體檢能檢查出來的疾病有限。


看影子的豬


首先要明確一點,醫療行業所說的“查出癌症”是指的確診患癌,並非指疑似患癌。
醫院的常規體檢主要是針對一般人群的普通健康體檢,並沒有針對癌症的特定篩查,同時也沒有專項的專科檢查,是不能查出癌症的。

進行癌症的常規篩查一般會被建議做腫瘤標誌物的檢測。目前腫瘤標誌物的檢測有以下項目:甲胎蛋白檢測,癌胚抗原檢測,糖類抗原檢測,組織多肽抗原檢測,前列腺特異抗原檢測,唾液酸檢測,鐵蛋白檢測,非小細胞肺癌抗原檢測,鱗狀上皮細胞癌相關抗原檢測。但是單一的腫瘤標誌物檢測惡性腫瘤的檢出率並不高,腫瘤標誌物檢出值只能作為腫瘤診斷的輔助參考,具體還需要結合相關的專科專項檢查。比如胃腸部位的癌症,需要做對應的病理鏡檢。病理檢查的結果結合相關腫瘤標誌物的檢測以及自身所表現的症狀才能真正進行確診。

所以說醫院的常規檢查是不能確診患癌與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