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重回“熔断暴跌时代”,2亿散户被包饺子了

这个世界充满了谎言和欺骗,真理应该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穷其一生可能也不知道世界究竟是怎么的。很多关于股票的书籍、文章和各种信息中,一样充满了虚假的欺骗信息,形形色色的人依靠着欺骗和被欺骗来形成一个食物链。当然,确实有一些品德高尚的人,无私地将自己的经验告诉了众人,但是我们会很悲哀地发现,如果我们没到一定的层次,这些真正有用的经验,我们虽然也许看见过了许多遍,但每一次我们都会像扔垃圾一样地把它扔到一边,等有一天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挫折后,我们才发现自己走了一条曲折的路。是的,我们走了好久,结果才发现回到了起点。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应该是人生游戏中设计好的规则,股市和人生一样,一直在不断地转圈,从起点回到起点,生生不息。

股市,以及类似的游戏,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人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自己的真实映像,它就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你自己,它会让你的人生更加成熟。如果你对股市有了了解后,你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后,可以用股市来对应这些问题,你会发现原理居然是一样的,其实所有的事物都一样的,无论怎么变化,它们是同一个规则。

我不清楚其他人怎么看中国的股市,我个人看来,中国股市的游戏规则,说起来是照顾普通投资者,实际上是照顾大主力,也就是将社会闲散资金重新收集回来的工具,所以大部分普通投资者还是只当作来这里玩玩,不要太当真的好,尤其是把身家都投入进去的,那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当然,有一种人即使不把身家投入到股市上,有其他机会,他也会投入到另外一个地方,这和人有关,只是股市给了个机会而已。要想在中国股市获得成功,需要投入很多的努力进去,如果指望随随便便就从股市取点钱,实际上是懒惰的一种表现。如果将这个精力投入到另外一个行业,也许会做到行业的顶端,但不排除有人喜欢股市这种单打独斗的方式,不喜欢与人交往的生活,那把精力投入股市也没问题,股市毕竟也是一种行业。

我进入股市的目的与很多人不一样,虽然赚钱也是我的一个目的,但我更想知道的是股市运行的基本规则,就如同计算机是通过0和1两个逻辑概念组合而来,我想知道股市是否由类似的0和1组合而来。你要是问我现在是否知道了,那我只能说,即使是现在,我也不完全知道股市到底是啥样子。我只是人类游戏中的一个角色而已,在游戏中的角色怎么能够知道设计游戏的造物主是如何考虑这些游戏规则的。

股票有双击和双杀,投资人自身一样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人靠着某个或者某年的经典战绩,业绩飞升而人气暴涨,这其实就是一个双击的过程。本身这无疑是 件幸运的好事,但如果由此被赞誉绑架最终只会自己把自己骗了,那时惨烈的双杀几乎不可避免。投资的剧情里新鲜的桥段不多,主角换得勤而已。商业世界的一个 铁律就是:凡超额收益,必具有高深壁垒。这一颠簸不破的真理,不会因为我们是做股票投资的、也不会因为我们选择的投资风格不同而改变。

成功的投资必然是困难的,长期要想获得超额收益更是难上加难,它会对所有的风格都一视同仁。只不过,不同的投资风格和策略难在不同的地方而已。我有时候想,最 可怜但又无可救药的人是怎样的?不学无术?懒惰?愚蠢?其实都不是,而是不识好歹。不够聪明可以用勤奋弥补,懒惰和不学无术若有贵人相助也可。不识好歹就 麻烦了,本来是害你的人当做恩人,明明是帮你却被当做敌人,这辈子还有好吗?重点来了,股市里这样的人可真心不少。

投资就像是在一片最熟 悉 的土地上周而复始的耕作,旅行却是到处寻找不同的风景和体会不同的生活。用恒定保守原则下投资赚的钱,去不断实现新奇的旅程,该是多美好的人生?但如果做 反了:总是用各种新奇的招数在股市碰运气找快感,却最终既没赚到钱还被绑死在电脑前,那又是多么可悲?

无知、浮躁和自负,可能是投资中最 危 险的三个弱点。但比这三个单项更麻烦的是复合型的危险,比如无知+自负就升级为了愚蠢,无知+浮躁就沦为了赌徒,而三者皆中就是典型的“愚蠢的赌徒”。由 此可知,持续学习、戒骄戒躁、拥有自知之明并且诚实面对自己,是避免成为愚蠢赌徒的必要前提。

驱动着人们去做加法(效率最优化)甚至乘法(加杠杆的效率最优化)的根本,其实是一颗贪婪而浮躁的心。当然世界上有天才,但赌自己会是天才这种小概率事件却不明智。然而人们宁愿追逐不明觉厉的美梦,也懒得去思考投资最本质的规律和最质朴的方法。

中国股市重回“熔断暴跌时代”,2亿散户被包饺子了

“输 得起”看起来是一种低姿态,实际上却很不容易做到。真正输得起的,要么是足够年轻要么是具有足够雄厚的资源后备。在投资中这往往是个悖论,越输得起的心态 就越好,行为越不容易跑偏;反而越输不起的就越想赌把大的尽快翻身。无法跳跃这个心理陷阱,就很难真正形成投资意识。

股民很难赚钱的原因是赚钱的机会实在太多,而不是相反。当越是关注别人赚了多少钱时,你的钱就越难赚,你越感觉自己的股票难赚钱,你的操作就真的会越来越不赚钱。就像有一种宠物叫“别人家的宠物”,也总有一种股票叫“别人家的股票”,当你看在了眼里,也就输在了心里。

从策略上而言,对于剧烈的偏离完全视而不见可能不是一个很聪明的选择,特别是当这种情况出现在仓位非常集中的情况时更是如此。当然这可能容易错过几十倍的神话,但也能避免孤注一掷的风险。这取舍之间的度,与投资的基本预期、风险与利润的选择,机会成本等都有关。

由 于股票的市场定价是市场集体性预期与情绪综合决定的,所以即便是在个股研究上非常出色的投资人,也总是面临超预期波动的冲击。对此投资所能做的选择,可能 要么利用(资金和体系优势),要么认错(发现自己对企业的判断出现重大失误),要么忍受(失去了利用的能力但不觉得自己犯错),别无它法。

市 场往往喜欢挑选一些特别勇敢而又幸运的人,对他们非常配合自己的舞蹈颁发闪亮的奖章。这些人佩戴着奖章接受众人的膜拜和喝彩,得意洋洋而信心百倍。然而如 果我们看看历史上这些勇士勋章获得者的下场,却发现他们绝大多数都最终被市场扔进了垃圾箱。勇敢+幸运+追捧,这是市场的诅咒而非祝福。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是投机者真正的死敌。恐惧和贪婪总是存在的,他们就藏在我们的心里。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从根本上说,由于贪婪、恐惧和无知,人们总是按照相同的方法重复自己的行为 --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数字构成的图形和趋势总是一成不变地重复出现的原因。


投资股票如何赚钱呢?这是很常识的问题,但是股市中人未必真的全搞明白(自己就是很多年才搞明白的)。股票赚钱,一是本质上讲,来自于所投资企业不断盈利的钱;二是来自于市场重新评价的钱。由于市场先生天生具有狂躁与抑郁的特点,并且容易交替发作,所以常常让人容易迷惑双眼,看不清自己究竟是从哪赚钱。

说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佩服大师巴菲特,人们称他为股神,其实越对他理解,我越感觉他其实就是个大生意人,因为它买入股票的出发点全是在于从第一点出发,即赚企业盈利的钱。以前还有不少人曾经质疑老巴投资可口可乐,十多年没有涨回到原来的高点,但其实老巴自己有自己的道理,因为他持有它想赚企业盈利的钱,并没有一心想着赚市场重新评价的钱。这一点在他自己致股东的信里是有过交待的。这是一点题外话。

股票赚钱与否,在自己看来,最低的衡量标准有三:一是投资收益应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不然,就不如被动地去买指数基金。二是投资收益应该跑赢长期无风险利率。比如,现在最高的固定式记账式国债利息是4.24%,如果长期跑不赢它,就不如去买国债了。三是投资收益应该长期跑赢通胀。

对于自己来讲,在股市长期投资如果能够高于上述三个标准,自己认为就OK,就是胜利啦。如果能够达到年复合增长15%的水平,那自己认为就能够达到大师级水准啦。

我们说,投资股票从根本上讲,应该是来自于企业盈利的钱,这应该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市场先生的丰厚奖赏当然我们不排除,甚至是欢迎,但是由于市场先生的那种臭脾气,所以不应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这种思想,我们还会不喜欢熊市,还会胜利欢呼牛市吗?)。

从这种思想出发,那么具体到一家企业究竟值得不值得投资呢?我以为首先是应该用上述三个标准进行一下衡量。比如,如果企业的分红率已高于上述标准,而且我们也容易判断这家企业的盈利具有稳定性、确定性的特点,那么显然,这家企业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了。这在一些旅游景点公司、公用事业股票上更容易判断(当然这类企业由于成长性不足,往往也不是上佳的投资对象,这里仅是一种投资的思路)。

有的企业是不分红,或者是分红很少的,比如,有的企业正处于扩张时期,它一是利用股市再融资进行扩大再生产,二是将盈余用于再投资,从而将不断提升其内在价值(这是有的股票长期让我们赚大钱的本质所在)。对于这类企业如何衡量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呢?自己认为也可以上述三个标准进行一个理论上的衡量。比如,如果这家子理论上的收益率水平(市盈率的倒数)已高于上述三个标准,而且我们经过研究也认为企业具备稳定性、确定性、盈利性(受限制盈余少,不需要大的资本性开支,不是烧钱机器)、成长性的特点,我看就到了“扣动板机”的时刻,就应该择机“下手”了。当然,如果是管理层有钱故意不给分红,而且也找不到好的项目进行再投资,那说明他们诚信有点问题,另当别论。


庄家是怎样坑杀散户的:

中国股市重回“熔断暴跌时代”,2亿散户被包饺子了

涨跌停板骗术。

庄家发力把股价拉到涨停板上,然后在涨停板上封几十万的单,由于买单封的不大,于是全国各地的短线跟风盘蜂拥而来,你一千股,我一千股,会有一两百的跟风盘你然后主力就把自己的买单逐步撤单,然后在涨停板上偷偷出货。当下面买盘渐少时,主力又封上几十万的买单,再次吸引最后的一批跟风盘追涨,然后撤单,再次派发。因此放巨量涨停,十有八九是出货。有时早上一开盘有的股票以跌停板开盘,把所有集合竞价的买单都打掉,许多人一看见就会有许多抄底盘出现,如果不是出货,股价慧立即复原,如果在跌停板上还能从容进货,绝对证明主力用跌停出货。

尾市拉高,真出假进。

庄家利用收市前几分钟用几笔大单放量拉升,刻意做出收市价。此现象在周五时最常见,庄家把图形做好,吸引股评免费推荐,骗投资者以为庄家拉升在即,周一开始,大胆跟进。此类操盘手法证明庄家实力较弱,资金不充裕。尾市拉高,投资者连打单进去的时间都没有,庄家图的就是这个。只敢打游击战,不敢正面进攻。

盘口委托单骗术。

在证券分析系统中的三个委买委卖的盘口,庄家最喜欢在此表演,当三个委买单都是三位数的大买单,而委卖盘则是两位数的小买单时,一般人都会以为主力要往上拉升了。这就是庄家要达到的目的。引导投资者去扫货,从而达到庄家出货的目的,水至清则无鱼,若一切都直来直去,庄家拿什么来赚钱呢?这就是庄家的反向思维。因此要赚钱,就必须跟庄家步调一致。

高位盘数放巨量突破。

而巨量是指超过10%的换手率。这种突破,十有八九是假突破,既然在高位,那么庄家获利基丰,为何突破会有巨量,这个量是哪里来的?很明显,巨量是短线跟风盘扫货以及庄家边拉边派共同成交的,庄家利用放量上攻来欺骗投资者。细分析之,连庄家都减仓操作了,这股价自然就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放量证明了筹码的锁定程度已不高了。


实战图解庄家建仓的方式

主力抢筹建仓:

所谓的抢筹式建仓就是主力以快速拉升涨停板,或者是连续拉升涨停板的形式将筹码抢到手里,并且迅速封涨停的手法可以让很多人跟不进来。因为主力动作迅速资金量大,所以它能够保证资金在相对较低的价位完成建仓。这样的形态往往出现在有消息刺激的股票,热点股票,因为消息出现了,就看谁买的快。

抢筹类建仓股票的特点:

1、股票有涨停板,很多还不止一个;快速涨停板能够减少跟风盘;

2、涨停放大量;主力并不是提前进入的,大资金都拉升涨停板的时进入的;

3、主力成本高;建仓阶段的涨停板都是主力买出来的,主力的成本也会比较高。

中国股市重回“熔断暴跌时代”,2亿散户被包饺子了

如图,自贸区炒作的股票,也是抢筹式建仓很典型的一种,通过成交量和主力控盘指标可以看出来,主力是在拉升涨停板时候大资金才往里流入,涨停板之前并没有主力吸筹资金,或者说有也是很少。那么第一波连续拉升了五个涨停板,主力成本也不会低。

跌破平台建仓法。

一只股票在长时间的底部横盘震荡中,由于部分散户短线散户早已清仓出局,剩下的被套者会持股不动,还有一部分是长期投资者。这种情况下,庄家很难收集到足够的筹码,于是庄家便不惜成本,进行疯狂打压,让股价向下突破平台,让原本沉寂的散户引发恐慌性的抛盘,而庄家则乘机吸纳大量筹码。

中国股市重回“熔断暴跌时代”,2亿散户被包饺子了

双脚探底式建仓:

双脚探底式建仓,就是双重底建仓,也称为W底;是指股票的价格在连续二次下跌的低点大致相同时形成的股价走势图形。两个跌至最低点的连线叫支撑线。

中国股市重回“熔断暴跌时代”,2亿散户被包饺子了

中国股市重回“熔断暴跌时代”,2亿散户被包饺子了

当我们碰到这种双重底建仓图形的股票,一定不能放弃跟踪!!一定要长期放在股票池里进行跟踪操作;只要它进入主升浪,就必定会成为一支控盘强势股。

三重底建仓:

三重底一般是双重底的延伸,大多数出现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由于大盘不好,两次探底都难以拿到充分的筹码,故而再多做一次底;三重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逐步抬高式三重底,一种是头肩底;

中国股市重回“熔断暴跌时代”,2亿散户被包饺子了

中国股市重回“熔断暴跌时代”,2亿散户被包饺子了

单边上涨的建仓方式

这种建仓方式与单边下跌的建仓方式正好相反。庄家建仓时,股价呈上张态势,庄家在上升过程中完成建仓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庄家在刚开始时因为股价相对较低,便及时吸收大量的筹码。随着股价不断上移,庄家的吸货速度放慢。有时如果遇到目标股很好,个股隐藏着重大利好消息,或者大盘突然由下跌转为反转上升,庄家在这三种情况下将会采用逼空式单边上涨的建仓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股价往往表现出涨停板放大量的特征。

中国股市重回“熔断暴跌时代”,2亿散户被包饺子了

总结:只要有证券市场存在的地方,就不能杜绝庄家行为的存在,而对于庄股来说,他建仓完毕,并经历过震仓洗盘等一系列底部区间的准备工作,那么这就是庄家十月怀胎完毕的时候,这个时候庄家已经没有了退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