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專屬車險將要到來,動力電池可以買保險了!

新能源車一直以來都是大家討論和觀望的熱門話題,一場山竹過後,新能源電池的問題也開始受到關注,原來的動力電池無法投保,保險公司沒有專屬的新能源汽車條款,這給新能源車主帶來了許多煩惱。

如今,我國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了150萬輛,根據發佈的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分析報告,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保費高,出險頻率高,其中單均保費要比傳統燃油車高出28%,賠付率也高出了5個百分點。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不斷增加,新能源汽車保險亟需推進。

新能源汽車投保的煩惱

新能源車專屬車險將要到來,動力電池可以買保險了!

動力電池。電動汽車的動力來源於動力電池,相當於燃油車的發動機,所以是新能源車的重要部件,而且也是電動汽車最貴的部件,新聞中好多報道電池比新車還貴,但是動力電池那麼貴,卻不能自主選擇是否投保,甚至保險公司根本沒有動力電池投保的條款。

高保低賠。新能源汽車投保都是按照補貼前的出廠價格來計算,但是到了賠付的時候卻要按照補貼後的購買價進行賠付,這讓許多新能源車的車主感覺無奈。

責任不明。動力電池既然比新車還貴,那麼保險公司不願意賠付怎麼辦?以為內缺少條款車主只能自認倒黴。

沒有專屬附加險。動力電池既然那麼貴,又那麼重要,為什麼保險公司沒有專門的附加險呢?

新能源車與傳統燃油車的不同

新能源車專屬車險將要到來,動力電池可以買保險了!

首先新能源車的車身結構與動力系統有特殊性,所以與傳統燃油機有很多不同,比如電池、電機等設備可能會發生電擊、短路、自燃、老化、爆炸等風險。且電動汽車在充電過程中也可能發生事故,從而導致第三者受傷,這樣的問題其實實際當中發生過。

其次新能車風控難度對於保險公司而言要大於傳統汽車。新能源車保額確定並沒有統一,且因為新能源車的技術壁壘以及維修方面被企業壟斷,所以維修公示以及零部件費用都是由維修方決定,保險公司無法評估,只能被動接受。

新能源車因為車身結構、零部件構造以及動力電池和續航里程等等都與燃油車不同,所以保險公司費率制定受到影響。新能源汽車技術不斷更新,這也讓保險公司加大了風控技術,以至於無法充分改革現有的定價模式,也無法適應新能源車的風險特徵。

新能源專屬保險

新能源車專屬車險將要到來,動力電池可以買保險了!

電池保不保自己可以選。《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新能源汽車綜合商業保險示範條款》(徵求意見稿)有車電一體版和車電分離版兩個版本。車電一體主要指的是主險責任包含了動力電池系統的損失;車電分離版本指的是主險責任不包含動力電池系統損失,其他內容兩個版本一致。

徵求意見稿其實是解決了新能源車主對於動力電池的煩惱,車險專屬條款正式出臺之後,車主可以自主選擇電池系統是否投保。

高保低賠以後將不會存在。徵求意見稿當中,新能源車是以新車購置價格減去補貼價格和折舊金額來確定的。也就是說,新能源車投保的保費都將扣除補貼後按照實際購車價格來計算。那麼這就意味著新能源車的保費就可以下降千元之多。

關於保險範圍。保費的定價基數下調,但是保障範圍沒有縮小。新的保險在常規車險條款上新增加了電力系統故障、涉水、水淹、網絡入侵、地震以及次生災害等原因引發的損失,這些保險都可以賠付。

電力系統故障風險是百萬車主翹首企盼的,條款中明確了電力系統故障的責任:外部電網、電力系統故障、通信網絡信號缺失。電力系統對與電動汽車是非常重要的,佔車輛總價的10%,甚至有的會達到17%,水淹、大型事故導致的電力系統故障會觸發賠償金額很大。

新能源車險的網絡風險,是指病毒、非法入侵或其他網絡攻擊。這是針對新能源車智能操控系統的保障,國外就曾經發生過類似的案例,不法分子通過網絡入侵智能操控系統遠程盜走了汽車。其實傳統燃油車以後也應該增加網絡入侵這一條,因為以後的汽車都是集車聯網、智能駕駛等為一體的智能駕駛平臺。

涉水,水淹的風險。一場山竹,很多新能源車的電池都報廢了,新能源汽車專屬險將涉水和水淹納入保險範疇,且車主不必單獨買涉水險。這就意味著新能源車在暴雨過後車險將對動力電池系統因水淹造成的損失給予賠償。

地震和次生災害風險。這個不用多說什麼了。

關於動力電池專屬附加險

新能源車專屬車險將要到來,動力電池可以買保險了!

動力電池專屬附加險包括附加意外漏電責任險以及附加動力電池系統損失保險。附加意外漏電責任險承保責任人在使用電動汽車的時候發生意外漏電導致人身傷亡或是財產直接損毀。但是隻有投保了三者險和車上人員責任險才能購買這個附加險。

附加動力電池系統損失險是針對車電分離版的車主,主要是車損責任範圍內事故導致的新能源車動力系統損失,都可以按照實際損失賠付。

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正式實施要以正式版本為準,但是無論怎樣都解決了新能源車主的諸多煩惱,對於新能源車的發展也是利好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