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轰动全国的济南考古

可以说,每一次的城市考古,都是一次历史的穿越。

古城济南,地下埋藏着数千年的文明,还有众多道不完的动人故事。20多年来,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作为历史的发现者、城市记忆的唤醒者、文明的传承者,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发掘了许许多多的考古遗迹:张马屯遗址、天地坛街遗址、刘家庄遗址、月庄遗址、小荆山遗址……其中,洛庄汉墓祭祀坑与陪葬坑、章丘危山汉陶俑坑和大辛庄遗址考古发掘享誉全国,分别获2000、2003、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0年,3次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不仅是济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体现,也是无数考古人披星戴月、默默无闻工作最为生动的注脚。在这最美人间四月天,何不伴着春光,携三五好友,走进济南考古馆,聆听这3次轰动全国的考古发掘故事,感受千年古城的文明之光。

那些轰动全国的济南考古

济南考古馆

洛庄汉墓祭祀坑与陪葬坑

很多人不曾想到,震惊全国的洛庄汉墓,其发现竟源于一次偶然事件。

1999年6月,因修路需要,洛庄村村民在村西约1公里处取土时意外发现一大堆形状各异的青铜器。闻讯后,章丘区博物馆对此进行了紧急清理,发现大多数青铜器上刻有铭文,其年代之远,价值之高,均属罕见。同年7月,经山东省文物局批准,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考古调查和进一步清理。经考证,这是一座西汉初期诸侯王墓,因于洛庄发现,故称之为“洛庄汉墓”。

那些轰动全国的济南考古

西汉青铜鼎

洛庄汉墓为东西走向,平面结构为方形,深度约为20米左右,主墓室是一座有东西墓道的“中”字形土坑竖穴木椁墓。墓室外围发掘陪葬坑和祭祀坑36座,分为仪仗木俑坑、出行车马坑、兵器坑、饮食庖厨坑、乐器坑、祭祀牛坑、马坑和小型祭祀坑,是迄今所发现的40余座汉代诸侯王墓中陪葬坑、祭祀坑最多的一座。其分属于3个层面,上面两层为祭祀坑,共计20座,最下面一层共计16座,除7号坑外,其余均为大型陪葬坑。36座陪葬坑和祭祀坑的发现及所特有的排列方式,为研究汉代诸侯王陵的埋葬制度提供了最新的考古资料,对于重新认识汉代帝王陵墓的埋葬制度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那些轰动全国的济南考古

编钟和第一套编磬出土情况

在出土的近3000件文物中,尤为引人瞩目的当属乐器陪葬坑出土的19件编钟,6套石罄和鼓、笙等西汉王室乐器。其中,编钟工艺考究、保存完好,为国内考古中发现的第一套西汉时期的编钟。此乐器坑的发现,不仅在许多方面填补了汉代音乐史的空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乐器宝库,还为汉代音乐史及礼乐制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些轰动全国的济南考古

小型陪葬坑内的陪葬品

洛庄汉墓的发现,创下了考古发掘的数个“第一”。其出土文物种类之多、器物造型之精美、器物保存之完好在相同类型的汉墓中也极为罕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在济南考古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些轰动全国的济南考古

铜器上的铭文左排“齐大官畜器” 右 容一升

章丘危山汉陶俑坑

时间回到2002年,在美丽的章丘圣井镇危山景区,人们在此进行植树绿化时,偶然发现了汉代陪葬坑。随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那些轰动全国的济南考古

汉敲击建鼓俑

此次发掘,共发现汉代的陪葬坑3座,包括车马俑坑、与墓主人生活有关的俑坑等。其中,车马俑坑呈南北向,其南北长约9.5米,东西宽为1.9米,深0.7-0.9米。坑内摆放的车马兵俑自南向北排列,坑内遗物包括170多个陶俑、50余匹陶马、4辆陶马车、近百面盾牌等。此外还发现有建鼓、鼙鼓、璧、磬、珠等与鼓乐和礼制有关的陶制遗物。这些陶制品色彩艳丽,栩栩如生,再现了古人非凡的智慧。同时,车马俑坑的西侧为与墓主人生活有关的俑坑。此坑南北长3.3米,东西宽2.6米,坑底部有一辆车、两匹马和7个陶俑。

危山汉陶俑坑作为全国汉代考古的重要发现,不仅获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还在全国已出土的兵马俑中,规模、结构和意义仅次于秦始皇兵马俑、陕西咸阳杨家洼兵马俑,堪称全国第三大兵马俑。

那些轰动全国的济南考古

威武雄健的前排骑兵队

大辛庄遗址

在济南考古馆展出的50多项考古发现中,不能错过的便是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大辛庄遗址。在这里,青铜器、玉器、骨器等精品文物能带你穿越时空,感受商代时期的文明。

那些轰动全国的济南考古

大辛庄工地发掘区夯拍(高空航拍让遗迹分布一目了然)

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考古学家先后在大辛庄进行过调查和挖掘。直到2003年3月至6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联合对此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出土了商代甲骨卜辞,在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上引起较大震动。这一发现为重新审视大辛庄遗址的性质,认识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特别是东方地区的关系,以及探索商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那些轰动全国的济南考古

商代陶器组合(从左向右依次为鬲、豆、簋)

2010年至2011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再次对大辛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这次共发掘商代墓葬91座、灰坑103个、灰沟9条、房址4座、窑址2座、灶2处,出土陶器标本300余件、骨角蚌器近300件、玉石器近20件、青铜器100余件。“像这样的大墓葬,以及周围同等规格的墓,代表了什么?大辛庄遗址应该是在商王朝取代夏王朝中原立足之后,在扩张过程中到达山东后的第一站。”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表示,铜器铭文上所展现的更为丰富的历史地理信息,连同2003年该遗址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和玉器等,充分说明大辛庄遗址是商王朝经略东方的统治中心,在商代前期后段至后期早段,为中国东方地区规格最高的一处遗址,在商代考古与历史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如今,这些轰动全国的考古发现已根据年代展示在济南考古馆中。置身其中,一窥文物的精彩,倾听文物背后的故事,岂不乐哉!

那些轰动全国的济南考古

商代小铜鼎(此鼎表面禅纹,高不到10厘米,小巧精致)

那些轰动全国的济南考古

商代铜觯(这件器物造型精致,纹饰以夔龙纹为主纹,是商代铜器中的上品)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西路2号

开放时间:周二到周日免费开放,周一闭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