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说|华为鲁勇提出5G四大主张,匹配中国运营商5G发展

在9月26日召开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博览会&ICT领袖论坛”上,华为中国地区部总裁鲁勇发表精彩演讲。他表示,纵观我国ICT产业发展,通信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连接器与使能器。

高层说|华为鲁勇提出5G四大主张,匹配中国运营商5G发展

通信行业一方面通过提供更快更广泛的网络,让偏远地区能够享受与城市同样的连接服务,消除数字鸿沟提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使能中国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那么,我国通信业如何做大、做好连接?鲁勇表示,通信行业要实现三个引领:产业引领、技术引领与体验引领。就中国运营商的5G快速发展,鲁勇提出四大主张。

行业未来:实现三大引领

第一,产业引领。 5G与垂直产业的融合发展不需要坐等5G成熟,而是应该“当下行动”。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体验最优的4G网络,其在未来几年仍然可以满足基础业务应用,还有较长生命周期。我国应该在现有时间窗内率先抓住4G产业机会,探索移动物联网发展新思路、新模式与新服务,在4G上积累丰富经验,为未来5~20年的5G全面引领产业做准备。

第二,技术引领。着眼未来,5G优势和竞争力不完全来自于在新频率上建设网络,还来自于与长生命周期的4G网络协同。4G网络有着丰富的频谱资源和优质的覆盖特性,也是广域物联网的最佳承载网络,未来3~5年仍会是主要生产力。要充分利用5G技术持续挖潜4G网络能力,并有节奏地建设5G网络,因为4G与5G协同发展能够更好地实现我国在5G上全球领先。

第三,体验引领。当前我国互联网传输速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是室内覆盖比室外覆盖效果差,随着不限量套餐的快速普及,用户体验到的网速逐渐减慢。所以,华为建议用体验引领牵引通信业发展。

业界可以重点提升两方面的体验,一是老百姓的家庭宽带体验,二是行业的数字化体验。业界可以通过构建完善的网络体验质量指标体系,公开发布体验指标,并在全国和全球公开排名,形成行业内你追我赶的氛围,提升最终消费者的体验质量。

四大主张: 匹配中国5G发展

众所周知,华为从2009年着手5G的研究,已经耕耘十年。在5G践行上,华为通过持续创新构建领先的ICT解决方案,坚持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客户。

为了匹配中国运营商的5G发展战略,华为四点主张如下。

第一,在网络部署上,运营商可以采用4G/5G共站同覆盖解决方案,在5G部署初期少量部署新站址,通过3D MIMO和上下行解耦技术等5G技术4G化,构建面向5G的全业务基础网;通过空口云化解决方案实现频谱的最大使用效率;同时把降低OPEX做为战略重心。

第二,在业务上优先发展个人MBB业务,加快5G技术在移动视频、超高清视频、AR/VR等业务的应用,在5G芯片、模组、网络设备、应用产品和服务平台等方面加快产品研发,增强消费类5G产品供给能力,构建5G完整产业链。

第三,在生态上从4G入手,加强物联技术(NB-IoT/eMTC)与行业深度结合,形成跨部委合力,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以支持,实现国家物联产业技术升级。通过在物联网上孵化培育行业应用,促进4G与5G的协同发展。

第四,在商业模式上实现网络消费升级与差异化服务创新升级。同时,对普遍服务、差异化服务的体验设置牵引目标、度量标准,从而实现精准提速、提质。

中国的通信发展史是一场热泪盈眶的探索历程。过去四十年,我国通信业从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阶段,现在已经迎来“5G引领”的关键历史机遇。

“华为愿意与大家一起齐心协力,不畏艰难、奋勇前进,抓住这个机遇,不负时代重托。向所有敢于探索、砥砺前行的通信人致敬!”在演讲的最后,鲁勇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