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媒链谈」清华x-lab院长钟宏:票改赋能实体经济带来的变局

百媒链谈是一个由链天下主办,以微信群在线访谈的形式,面对链圈、币圈知名人士,就区块链产业现状、未来发展态势、近期热点话题等方面进行深度对话。目前百媒链谈已经进行到第十九期,往期嘉宾有:币安何一、郭宏才"宝二爷"、通证派代表人物孟岩、中经金创研究院院长郑润祥、太一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邓迪、天天抖料创始人陈菜根、比特币早期投资人廖翔、"尚币哥"等业内大咖。本期嘉宾是清华x-lab青藤链盟研究院院长钟宏,他将就"区块链·票改·变局"这一主题进行干货分享。

「百媒链谈」清华x-lab院长钟宏:票改赋能实体经济带来的变局

清华x-lab青藤链盟研究院院长钟宏

票改带来的变局

其他媒体提问:钟院长您好,我想问下最初票改的概念,是基于一种怎样的环境提出的呢?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现在的想法是否和最初的想法还是一样?

钟宏: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这个理念,是我们今年三、四月份提出来的概念,我们认为区块链产业发展必须要跟实体经济相结合,到六月份,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已经形成一种主流的趋势,很多的会议都在讲。但是坦率讲,很多这样的主题大会依然是赋能的概念,还是在做传统区块领域币的相关事情。我们提出区块链3.0共识,就是想跟这样伪赋能实体经济的共识做一个区分,这样的一些想法是从今年初就形成的。

那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我们完成了区块链整个3.0共识的理论体系架构。初步形成了一个区块链3.0专家团队、第一批大学协会,优秀的区块链技术公司和实体经济优秀的企业所组成的区块链3.0的共识组织。第三个,我们在过程中已经和合作伙伴们一起开发出了一系列票改的解决方案,从前端到资产上链再到资产效果,第四部分,我们正在努力推进的事,通过跟媒体的合作去普及区块链的共识,让更多的实体经济和区块链产业公司加入到票改这个模式当中。

我们相信,今年年底将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的票改案例,不只是中国本土的企业,估计还会有很多海外的企业会加入到这个区块链产业共识当中来,也许在明年我们将不会再看到空气币、传销币等项目,因为未来能够发布出来的优秀项目都是基于实物资产,未来也会平行产生基于票改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链天下提问:石家庄920数博会您提出了区块链3.0赋能实体经济的共识,本次共识提出是基于什么初衷?您觉得目前的区块链生态系统都存在什么问题?

钟宏:2018年是区块链产业元年,也是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元年,那么为什么要提出区块链共识3.0呢,区块链共识的目标就是希望通过构建区块链的技术生态,发展区块链的3.0经济。通过联合实体经济完成票改,帮助国内的企业、实业解决融资难、库存大等一系列问题,并且希望通过3.0共识推广,能够得到政府、产业的支持,形成全新的区块链共识。

区块链3.0的共识蓝皮书,我们在2018年9月21号,在2018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区块链产融峰会上正式发布了,有关区块链3.0共识的相关问题,我们都在蓝皮书当中有非常具体的阐述,也欢迎大家关注清华x-lab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或者链塔智库的公众号,查看相关内容。

为什么现在提出区块链3.0赋能实体经济。今年,我可以看到区块链在整个数字货币的资产总量从年初的8000亿美元市值,下跌到现在不足2000亿美元,爆发了区块链十年发展历史上最大的币灾。币灾背后是由于区块链整个产业面临着非常大的发展瓶颈,产业面临着价值坍塌,从技术上看,区块链特别是公链技术面临非常大的瓶颈,不能够实现现有的产业支持。

第二个从产业角度看,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未能实现大规模的成功应用。区块链发行了很多的公链,都号称技术可以颠覆产业,甚至帮助产业发展,现在看来这些过度的承诺都没有落地。

第三,区块链因为天生的金融属性,已经变成了非法集资、传销的代名词。

从这三个角度看,区块链的价值共识坍塌,需要全新的共识体系来支撑未来产业的发展。

区块链未来的方向发展在哪里?我们觉得一定是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区块链技术真正能够帮助到实体经济解决成本高、提高生产效率才能真正让区块链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所诞生的数字货币、数字代币包括现在提到的数字调整,实现真正的价值。

技术共识发展到今天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公链,一条是联盟链,当前面临比较大的技术挑战,需要攻克大规模迸发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出了区块链3.0共识公链未来发展的两大核心标准,第一个是数据的并行原则,Blockchain这样的底层数据是一种串性的数字结构,很难做到支持大规模的商业应用。也就是说今天的公链技术瓶颈,不是靠上层的协议层、应用层来完善,需要从底层数据上进行颠覆式性地改变,并行的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有向无环图)非链状的数据结构,也许代表未来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大幅度提升交易速度。第二是公链要求绿色环保,POW需要大量的挖矿计算,这是不可持续的。

从金融角度看,十年前比特币数字现金诞生。2013年,第二代区块链以太坊基于智能合约可以生成大量的token数字代币。这两种数字资产都是基于计算机程序所生成的数字资产。未来数字资产不只是虚拟的数字货币,应该有大量的实体经济资产能够映射到数字世界当中,形成数字票证。未来数字资产上链会有非常大的趋势。

未来的数字经济需要有数字货币、数字代币、数字票证以及其他的一些数字资产组成,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字经济。光有"链改"的技术改造、"币改"的通证改造还不够,跟实体经济结合必须要把数字资产上链,才能够形成有效的交易,甚至进行金融化的改造,通过区块链的可信技术打造可信交易,最终形成可信金融,这才是区有链产业的有效发展路径。Gartner发布的《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图》报告显示,区块链正处于"幻觉破灭谷底期"。

链天下提问:说到数字货币还要提一提清华大学做的数字货币校园试验,目前是不是已经暂停了?您觉得如果以高校或者公司为主体做此类的试验,需要什么前提条件?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钟宏:清华大学做的数字货币校园试验我不方便直接评论,但可以从其它维度分享一些信息,从数字法币的角度讲,这是全球各个国家、政府都关注的一个话题,我们现在所研究的一些实验早在计划当中并且会持续向前推进,是走在全球前列的。在数字法币这个方向上,包括国家金融安全方面的问题,这是红线,是不能随随便便去触及,但技术方面的创新,国家肯定是大力支持发展的。比如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就是国家给予了大量的支持或者说是很宽容的条件,才形成了今天的移动支付领衔全球。所以,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未来,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一样,国家在政策方面一定是大力支持的。

链天下提问:区块链3.0赋能实体经济共识的实现方式之一是"票改",就是说通过发行数字票证映射实物资产建设一个真正的数字经济体系,您觉得关键点在哪些方面?从落地形式上看,哪些行业更适合做"票改"?

钟宏:区块链3.0共识里面,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区块链产业发展到3.0阶段,将产生一种全新的价值传递媒介,那我们把它叫作数字票证,数字票证的定义是什么,是基于实物资产,就是真实世界的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映射为数字资产的一个体系,我们把它叫数字票证。那基于这样一个真实世界资产的权益属性,映射到数字世界存证的过程,我们把它定义为数字权益调整改造,简称票改,那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资产、权益等确权,交易、流转,交割。并且实现这个数据的全程可追溯、可审计。这是票改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那区块链3.0共识蓝皮书也第一次强调了数权的概念,数权世界,是依托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基于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形成的,我们认为未来的数字权益世界,他属于我们真实的世界平行的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未来社会的很多活动,将从真实世界,扩展到数权世界,这是两个平行的空间。而数字票证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在真实世界与数字世界进行连接和融合,来进行价值的有效传递,这就是我们数字票证和票改要去完成的事情。

那什么样的资产上链、或者进行票改是合适的,我们在蓝皮书中其实也有介绍,比如像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使用权、收益权、新能源的收益权,股票的所有权、数字货币所有权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资产上链,进行票改。

我们相信区块链3.0时代已经到来了,数字经济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是不是有大量的资产可以进行交易,这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我们认为每一个行业的资产都有机会通过区块链技术上链进行票改。

链天下提问:前段时间有"币改"、"链改"的概念,因为各种原因都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究其原因更多是不能做到金融制度上的合规,那"票改"又是怎么做到合规的呢?还有一个问题是怎么保证线下资产确权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钟宏:在区块链3.0共识蓝皮书中,我们提到了资产上链的流程,包括三个环节,第一是资产确权。第二是交易流转确权。第三是交割。确权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资产评估,这需要各行各业的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背书,或者由链下专业评审机构或者特定资质的个人来完成,比如专业的评估分析师等等,这是对资产交易后交割退出的一种保障。基于此,票改的发展一定要与国家各个监管部门打通,接受国家层面的监管。这是数字资产大规模上链当中,必须推动数字治理的一个原因。

在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早期或者是初级阶段,一些法律法规,还不能够完全跟上数字经济发展的节奏,区块链3.0的合作组织也在大力推进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制定。同时我们也非常欣喜地看到国家在这层面上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最近互联网法院的成立,包括互联网法院对基于区块链上存证法律效力的认定,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已经为数字资产上链,数字票证的未来交易提供了充分的法律准备。今天年初,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上海票据交易所,已经在商业票据方面做了大量尝试,腾讯与深圳所做的发票也是相应的尝试。

所以票改,数字资产上链票证化已经不再是一个概念,已经是从国家层面,包括大型公司与政府之间,都已经完成了相应的商业化应用案例的布局。未来,欢迎区块链产业从业者拥抱实体经济,找到实体经济面临的真正行业发展痛点,用区块链技术来帮助他们进行票证化改造。我们认为这里面存在着非常多的商业机会,存在着非常多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具体到如何在票改过程中保证线下资产确权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区块链3.0研究院的专家已经研究出了一套合规合法的流程,并且在跟国家相关的部门,包括一些相关的机构,通过打通的方式来搭建一个票改的绿色通道,也欢迎有机会我们可以跟大家线下互动交流,加入到票改这个共同的方向中来。

链天下提问:按照"票改"的概念,它应该是基于联盟链吧?都说公链在以后大有可为,为什么没有考虑自己做一条公链呢?或者说还要长期的规划?

钟宏:首先纠正一个概念,票改并不只是基于联盟链,是基于区块链3.0整个的技术方向,我们在区块链3.0蓝皮书里面也对这个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公链技术现在还存在着非常大的瓶颈,由于它串行的数据结构,恐怕很难支持大规模商用,所以公链技术的成熟,我们认为可能还需要经历1-4年的时间,我们才能看到创新型底层的公链实现,包括大家问EOS,我们认为EOS如果按照判断标准,只能算2.5代的区块链公链技术。

所以公链现在想成为支撑区块链数字票证改造的主要平台,要找对应用场景。也就是我们认为迸发量相对较低的应用场景,比如说异步的场景。在这次区块链3.0共识中,像保险行业很多的应用与区块链公链的技术实施还是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的,这是关于区块链公链。那对于联盟链,我们认为当前由于整个区块链产业的发展实体经济跟区块链产业的结合需要时间,联盟链无论是它的构建成本还是它的安全性、可控性都要比公链的长。所以当前对数字资产上链进行数字票据改造,我们认为联盟链应该讲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同时它也为未来区块链3.0公链的上线之后,能够打通更多的数字资产我觉得是要提前做好准备,所以当前联盟链应该讲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技术方向的选择。

但是我们通过跟合作伙伴的结合,我们已经引入了中国头部的、顶尖的公链和联盟链的技术开发企业,包括像交易所等整套生态产品,让实体经济也去选择与他们的业务模式相契合的公链技术,或者说联盟链技术。更多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找到正确的应用场景,让区块链技术能够在最短时间里爆发商业性的价值,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我们已经在健康医疗、新能源、农、林、牧、渔等等这些产业当中都在实施这样的案列,近期都会发布。

区块链+实体经济的精准路线

链天下提问:前段时间区块链3.0合作组织公布了《2018中国区块链3.0赋能实体经济最佳应用案例TOP50》,主要是BATJ、360、小米已经在金融行业上应用,多数落地功能还是集中在溯源、版权等领域上的,好像只有一个叫积木云的项目是解决高铁上移动网速问题的,您觉得区块链如何在更底层的实体经济上进行扩展?

钟宏:在关注区块链应用之前应该考虑经济的有效性,区块链本身不是万能的,区块链技术的高成本、高维护费用造成了现在区块链难以落地的大量实例。区块链技术到底适合什么?我们在区块链3.0的共识蓝皮书中也提到了,区块链技术可能会非常适合于非盈利性组织,类似于协会、社群、学校、医院等,可以看到在美国非盈利性组织是社会组织结构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补充部分,它与政府、企业构成了一个三足鼎立的状态。

非盈利性组织与盈利性组织的最大不同就是股东并不能够把企业的所有权,包括股权红利拿走所有营利的收益,去成本之后只能用在营利性组织的持续发展,所以这个方向我们认为也许是区块链公链技术中最主要发挥的场景。区块链、联盟链技术,特别适合用于商业场景,区块链技术本身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信用平台技术,当前的联盟链可以让产业链的上下游公司通过信息的共享实现价值。

区块链3.0共识提出未来构建授权世界非常重要的两个支柱,一是数字经济;二是数字治理,我们可以看到公链可以非常有效的解决治理上的难题,因为它的开放、透明的属性可以让社会组织更好地实现这种价值体现,通过联盟链可以有效地让企业与企业上下游之间打通它的信用平台,降低交易和金融方面的成本,区块链3.0所带来的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有非常大的爆发前景。

链天下提问:当下正在运营或开发的商业类型的公链,对于其效用,您有何评价?

钟宏:首先要思考这些公链背后的主体是什么,往往注册的是基金会,大部分应该为非营利性组织的商业模式,与传统意义的商业主体是截然不同的,商业主体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股东权益最大化,简单说就是帮股东赚更多的钱,利益最大的受益者、商业最大的受益者都是公司的股东,我们可以看到区块链从第一天诞生的起始就是社群价值最大化、生态价值最大化,从这个维度也可以看出区块链。

我们经常会听到通证化改造、链改这些名词,这些名词背后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可能是需要区块链产业当中的每一个从业者都要认真去思考的问题,通证经济到底是什么,他是不是最适合于商业经济的商业模式,如果把区块链所带来的分布式去中心化或者节点化,社群化的商业组织模型、传统的商业逻辑和交易所的逻辑相结合,我觉得和中本聪所发明的原教旨主义区块链相违背,这是我的个人观点。

区块链包括公链技术,未来我认为最大的价值是基于一种可行技术的普惠经济、普惠金融、普惠治理,这样全新的社会性组织发展的基石,将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甚至可以理解为基于区块链技术上的共产主义世界的到来,这与现在的商业化世界并不矛盾,也不违背,应该是相辅相成同步发展,也会对今天的商业社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当一个新的技术产生,一定不能用今天的商业模式嵌套在上面,如果是这样,区块链技术未来的前景其实是被大大低估了。

链天下提问:先进技术一般都是先在高校或者研究院所出现,然后进行相关的成果转化。而区块链技术是一个开放的技术开发模式,目前有一个论调是目前的大学教育中区块链领域的知识已经落后于目前的行业内的公司,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如果真存在这个问题怎么能解决?

钟宏:区块链产业已经深入发展,但区块链技术并不存在新的创新技术,更多是传统技术通过工程性的组合和创新,来解决实体经济、金融方面而创造全新的价值,相信大学教育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底层的研究和创新依然是走在前面,只不过大学的定位是科研,并非以产业化方向作为最核心的发展目标,这就提出未来教育如何与经济相结合的模式。清华x-lab成立五年以来,为清华孵化出近1300个项目,分布在10个行业,包括健康、新能源、互联网、金融、教育、新材料等,其定位就是将大学里的科研成果与产业相结合,真正落地,青藤联盟就是想通过全国上百所学校共建的教育联盟推动区块链知识、产业研究,区块链3.0研究院与区块链3.0合作组织方向更侧重于围绕实体经济的需求,让区块链技术发挥其价值,尽快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

区块链思想和技术也正在改变着教育、科研、产学研的融合,区块链技术基于通证经济在非营利组织将会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提出"链上大学"的概念,未来的大学将打破大学之间围墙,让每个大学的老师知识分享科研成果,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课程,这就是区块链对教育体系的改变,也是我们认为的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他媒体提问:对于目前区块链的现状,钟院长可否结合您的个人经历,和我们谈谈当下与年初相比,有了哪些转变,您怎么看待这种转变?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钟宏:区块链产业,从今年年初到今年下半年的转变,如果要去解释或注释的话就是四个字:脱虚向实。今年年初区块链火热,其实都是以数字代币为主的虚拟数字资产。而今年下半年,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最大的表现就是,大量真正的实体资产进入区块链产业当中。未来形成数字经济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数字货币,而是大量的资产在上面进行有效的有价值的交易,空气币会越来越少。

另外从技术维度来看,区块链技术其实从去年七月份就已经处于第一次高峰的下行阶段,即第一波技术的泡沫破灭期。现在,区块链技术的产业化落地,逐步进入到了接近谷底的阶段。未来我们坚定地看好区块链产业和实体经济结合之后所形成的巨大的数字经济,包括数字治理所带来的全新的数权世界的发展方向,其中一定孕育着极大的商业化价值。

区块链产业未来的主力军,我们认为是实体经济的企业家。区块链产业当中的链改派代表技术,币改派代表着金融,都要围绕着实体经济的需求去发展,为实体经济的企业家提供帮助。这就是区块链3.0共识以及区块链3.0研究院专家团队正在致力于去做的事情。我们是跟随着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步骤步伐,帮助他们尽快进入区块链,借助区块链技术进入数字经济模式。这里面还包括未来我们在全球化的布局,一带一路的布局,有很多值得去尝试探索的方向。

其他媒体提问:钟院长下午好,区块链作为一种新事物,其发展相对于政策法规而言,要明显快一步,目前在标准、监管等方面,经过自去年九四的第一次大动作开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年时间,兼之国际上对于区块链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您对于国内政策的制定有着怎样的预期?

钟宏:关于国内对区块链法制法规相关的一些未来的趋势,我在之前很多大会上也讲过,区块链在中国的共识,必须符合国家发展的共识,93条原则,第一条原则,区块链如果碰金融红线,必遭严打,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包括炒作相关概念,都会受到影响,这也变相地回答了大家最近比较关注的,清华所做的一些实验,一旦涉及相关的概念和理念,我相信国家都会重拳出击,绝不姑息,这是对国家金融主权,也是对百姓的金融安全,负责任的态度。

但是同时我们相信,国家在区块链技术及区块链所带来的数字经济产业方向上,国家其实在上层上是有很开明的态度,非常鼓励技术上的创新,鼓励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呈现。包括金融层面上,一定是依托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比如说,供应链金融、产业金融,至于已经有数字票证的资产,在上面帮助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库存大这样的问题,包括如何通过区块链数字资产、包括数字资产管理这些方向、去解决中美贸易战带来的金融方面的问题,我相信这些方向,都是国家大力支持的。

那在数字治理方向上,我相信国家也在进行积极地布局,要请大家充分有信心,这是我多次从内部闭门交流会上得到的相关信息,只要在合规、大的红线不碰触的情况下,我觉得区块链在未来的方向上,有非常大的创新空间。

其他媒体提问:就目前的区块链发展形势而言,既存在区块链创业团队孜孜以求的默默耕耘,也有BAT等互联网巨头的区块链布局,还有国家队同样在进行国家层面的区块链建设,这种局面是不是将长期存在?对于区块链颠覆性的影响,有没有可能存在让BAT等巨头消失的可能?

钟宏:任何一个新技术都会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市场和创新的机会,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区块链初创公司、BAT还是国家层面,都在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创新和探索。我认为大家现在可能要跳出当下的商业逻辑,区块链特别是工业技术,最大的价值是在社会治理和数字治理上。我们正在推动的是像大学、协会等,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非营利性组织的创新发展,其中包括传统基金会的模式,公益捐赠、扶贫等等。

区块链技术未来的最大的价值是给我们带来一个可信的社会和生态,这将大大降低商业社会中各种各样交易的成本。这个价值,我觉得远远超出区块链加商业带来的价值。

至于BAT会不会消失,我觉得BAT早晚有一天是会消失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如何一个巨头型的企业其实都很难一直跟随着社会进步的脚步。我觉得这个毋庸置疑,但是区块链并不是为了颠覆BAT而产生。我觉得我们应该要重新举个例子,我们来看保险这个行业的发展,保险从最早的互助的模式,发展成商业化组织的保险公司,到基于区块链,未来可能形成又回到大众互助的保险模式。区块链技术让很多原来属于普惠金融,或者说普惠社会的形态得到有效的发展,而这种去中介的模式,具有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

再次谢谢钟院长今天做客链天下的"百媒链谈",带来了关于区块链票改的精彩分享!让我们对于区块链的发展认知,增加了新的方向!同时,也感谢18区以及各位媒体的参与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