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举不起“戒尺”,怎么举得起孩子的未来!

那天参加尊师典礼,备受感动。其中的几句话让我思绪万千。

“教不严,师之惰。”“如有忤逆,请严惩不贷。”

可是,时代发展到今天,“惩罚”二字却是知易行难啊!

教师是否应该拥有惩戒权?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那么,到底是什么弱化了教师的惩戒权?

教师举不起“戒尺”,怎么举得起孩子的未来!

窃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各位姑妄看之,不喜勿喷:

一、独子状况让孩子更加娇气金贵

过去的年代,老师手持戒尺教鞭是一种常态。我读书的时候,老师手中持的甚至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木棒,学生但凡不听话,就会木棒伺候,打完,学生灰溜溜回家,还不敢告诉家长,生怕招来下一场暴打。

教师举不起“戒尺”,怎么举得起孩子的未来!

现在的孩子,爷爷奶奶宠溺,姥姥姥爷关爱,爸爸妈妈呵护,七大姑八大姨是不是问候。含着蜜糖成长,踩着坦途前行,不曾经历风吹雨打,不曾听过风言冷语,更不曾遭受过一点点委屈。如此情况,谁敢拿着戒尺去管?

二、法律条款让老师更加无所适从

最近几十年,法律制度不断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这些法律,都是本着呵护学生这一初衷制定的,对学生的保护非常全面,自然,对教师的约束越来越多。

教师举不起“戒尺”,怎么举得起孩子的未来!

教育部曾经下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指出:教师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但其中“适当的方式”却很难界定。也许教师认为合理适当的惩戒方式对学生和家长而言却是难以接受的。家长极高的期望和现实情况让老师无所适从。明哲保身成了很多教师的处世哲学,又怎么敢拿着戒尺?

三、快乐教育让家长难以接受惩戒

从旧制度走来的人,对曾经的惩戒教育可能有点深恶痛绝,因此,当“快乐教育”这一口号提出来的时候,应者云集。大家都欢呼雀跃:原来有这样好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接受教育,我那可爱的宝贝以后就不用再受任何苦了。

教师举不起“戒尺”,怎么举得起孩子的未来!

于是乎,但凡老师对学生有一点点惩罚,家长都会觉得与自己心中的“快乐教育”背道而驰了,都会觉得触犯了教育法规。而家长对惩戒的不接纳不宽容只会让孩子更加有恃无恐,让老师更加束手束脚,哪里敢举起戒尺?

四、媒体宣传让学校更加战战兢兢

如今媒体非常发达,各种形式的视频音频文字在各种媒体传播,人人几乎没有什么隐私可言。

一句不妥当的话语,一个不恰当的举动,一则有意无意的短信……都有可能成为一个炸点。教师行业社会要求比较高,社会关注度比较高,所以,教师更要谨言慎行,自然举不起戒尺。

教师举不起“戒尺”,怎么举得起孩子的未来!

只是,一个战战兢兢的老师,培养的是一个谨小慎微的孩子,一群谨小慎微的孩子,组合起的是一个如履薄冰的民族,而一个如履薄冰的民族,处事自然是诚惶诚恐,那我们的国家岂不是如临深渊?

教师举不起戒尺,怎么举得起孩子的未来!

孩子没有了未来,国家和民族又怎么会有未来?

(我并不是大肆鼓励老师惩戒,我也不会轻易惩戒孩子,我想,所有的老师和我是一样的。请大家放心啦!)

本文转自美宁天空,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广州青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课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这里有最有趣的青鹿人,立志做最好的智慧课堂,挖掘最新鲜的教育资讯,分享你最关注的热点话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