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平台在顺风车业务中有哪些监管义务?

滴滴平台在顺风车业务中有哪些监管义务?

滴滴顺风车百日内再次出现轰动全国的重大刑事案件,热搜连续霸榜3天以上,是十分罕见的。(毕竟这些年来,连明星结婚怀孕出轨离婚拍戏辛苦爱豆很努力这类的新闻都没有能成功霸榜3天以上)

滴滴平台在顺风车业务中有哪些监管义务?

上次空姐案件之后,滴滴不仅将顺风车下线整改,还给出了整改方案,对社会公众和国家监管部门都做了承诺,也算是给了一个“交代”(虽然现在这个承诺也随着当时的道歉信404了)。

每一次重大安全事故之后,都有惊人的相似处理方式。

虎嗅网一篇推文把滴滴比作第二个百度:滴滴把优步合并,一家独大。百度把谷歌挤走,独占搜索市场。

滴滴在5月出了空姐乘坐顺风车被杀案件,8月又在同样的业务上再次出现20岁女孩乘顺风车遇害。

滴滴平台在顺风车业务中有哪些监管义务?

而当初,百度在1月出现卖血友病贴吧事情之后,4月又出现魏则西事件,而这些也都是和百度推广接洽莆田系医院业务有关。

记得当初关于百度事件,国家网信办、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卫计委的联合调查组在进驻百度之后,提出许多整改意见,这些都真实反映在其后的搜索页面。但是当初要求的商业推广信息条数所占页面比例不超过30%、单一页面上总共出现的推广信息不超过4条好像现在也没有彻底执行,大家可以搜索关键词试试看。

再说滴滴,在今年5.12-5.19日暂停夜间顺风车业务,宣布整改,然后5.19日重新上线,要求司机和乘客都必须完成上传身份证、人脸识别等六项措施。但现在,我们也都看到了漏洞,即使上传信息真实,还是会发生类似案件……

滴滴平台在顺风车业务中有哪些监管义务?

恶是难以阻止的,但我也不会像封建社会那样宣扬教化的力量。

5月空姐遇害时,相信大家在各大资讯传播平台上见识过不少滴滴司机群的侮辱女性的言论。不止是武汉滴滴司机群,郑州的、成都的、杭州的……到处都有。

在几乎全是男性的交流群里,侮辱女性似乎就像平时吃饭一样普遍。当然,我相信,大多数司机的三观还是比较正直的,但这也并不妨碍少数男性还是在一直不遗余力的将自己暗黑一面暴露出来,仿佛污染别人的精神世界就是一件十分惬意搞笑的事情。

滴滴平台在顺风车业务中有哪些监管义务?

滴滴如今被多家媒体和官方部门批评,但后面会如何?其实我们也都猜得到:只需要再过几个月,顺风车就会转世重生,变成一个新的部门再次接单。至于以后还会不会有类似的事故发生,主要是看滴滴的行动。

滴滴首先需要承担起来的就是监管义务。把针对司机的各类投诉重视起来并迅速进行处理,至少要保证在1小时内响应。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从严从速处理,在证据不太充分的情况下限制接单。

滴滴的监管义务十分不到位,但在这个案子里,不在于筛选司机门槛,而在于滴滴对安全问题的反应时间让人瞠目结舌。毕竟,与警方的联动效率慢、对警方要求滴滴车主信息的时间反馈久,才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无论如何,这个主要责任是背定的。

滴滴平台在顺风车业务中有哪些监管义务?

如果司机被投诉性骚扰,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是否可直接将司机信息发送至该司机所在辖区派出所?

2005年《妇女权益保护法》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了性骚扰具体形式。

修订草案第三十八条规定,禁止以语言、文字、图像、电子信息、肢体行为等任何形式对妇女实施性骚扰。遭受性骚扰的妇女,可向本人所在单位、行为人所在单位、妇女联合会和有关机构投诉,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用人单位、公共场所管理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情况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对妇女的性骚扰。(最后一句重点)

滴滴没有处理该案,已经是包庇犯罪。这是监管重大纰漏,说明该公司对于女性的人身安全毫无概念。

滴滴平台在顺风车业务中有哪些监管义务?

在2015年,黄洁莉在采访中就说顺风车:“这是一个非常sexy的场景,一定要往这个方向打。”

在2017年春节前的采访中,再次强调车主的最大动力是交友,顺风车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温暖。

顺风车的野望是社交平台,或者说是陌陌几年来都在努力丢掉的“约炮”平台的帽子。

毫无疑问,这是对单身男性吸引力最大的,许多顺风车司机因此入行,期待“艳遇”,如果没有,那就……

不过,滴滴还需要承担的义务是在报警后的响应速度和赋予前线客服更多的权利。

在本案中,在警方表明身份、多次联系的情况下,仍然一个多小时才拿到司机的信息,一个多小时,不管是杀人还是救人,时间绰绰有余。但在和警方的联动中,滴滴相关人员不仅机械僵化,而且“没有权限”!?

为什么前线客服只是一个传声筒?最先能接触到案件的不就是滴滴客服吗?

滴滴平台在顺风车业务中有哪些监管义务?

大家都知道做客服是有录音的,而且聊天也有证据可循,在人命关天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在确认警方身份后迅速给到司机信息?双方联动理应争分夺秒。

优步在美国也出现过安全事件,但出事之后优步在系统里内置了一个功能“一键报警”,乘车人只需按一键报警便会发送位置和司机的信息到911报警台,从发布信息到警察到场,测试该功能的记者只等了五分钟。

一家公司,CEO的基因就是公司的基因,CEO是什么价值观就决定公司什么价值观。所以, 无论滴滴需要加强的是什么监管义务,那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CEO的理念,有没有把“乘客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