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生活書中來

詩意生活書中來

詩意生活書中來

生活中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高曉松媽媽的這句話成了當今名言,近幾年火了起來。是啊,我們的生活不能只圍繞金錢轉,圍繞職場轉,圍繞鍋臺轉。現代人追求生活不只是求溫飽,而是想把生活詩意化。所以每到假期景點人山人海,擁擠不堪,人過度把生活詩意化理解為奔向遠方,而忽略了內心詩意需求——讀書。走出遠方是一種生活,而於小樓一角品一茗茶,點一柱清香,在嫋嫋清香中安靜讀本書,沉浸在書香中,讓書中的清風朗月拂去生活中帶給你的擾攘紛爭也未嘗不是一種生活。讀書讓你視野開闊,境界高遠,心胸豁達,讓你多了一份知性,一份優雅。

詩意生活書中來

現在人們讀書的熱情大不如前,更不比古人。古人“頭懸樑,錐刺骨”。“鑿壁偷光,聚螢作囊”對書的渴求達到了忘我。以前的人們讀書多為增知識、怡性情、提高修養。而今的人們基本不怎麼讀書了。讀書都是為了應付考試,無論是不是學生。要麼就是為了獵奇或者消遣。理論類書,文學藝術類書,文化思想類書,遠離了大眾。人們在追求經濟利益的過程中忘掉了文化學習,忽略了興趣培養,甚至丟失了生活中應有的本真。眼中只盯著金錢,看不見了書。即使想起來,也只是把書擺滿書架,裝裝門面,根本沒有了讀書的興致。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不同的書會對人產生不同的影響。培根曾說過一句話: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文化的傳承除了靠生活中的語言交流,身體力行的薰陶濡染,還要靠讀書。讀歷史,讀經典。腹有詩書氣自華。詩意是文化的沉澱,是通過讀書得來的。

詩意生活書中來

詩意生活書中來

生活離不開吃住言行。吃有飲食文化,住有建築藝術,言行舉止有規矩,嬉笑怒罵顯性情。生活中的詩意是什麼?它是勤勞後的整潔,它是熱愛中的講究,它是善良心的博愛,它是理解了的寬容,它是淡泊的優雅,它是成熟的美好。再好的美味,呼喝叫喊著爭夾搶取,急匆匆的狼吞虎嚥,吃得人都沒了胃口,詩意哪裡還會存在?再好的房子,廳堂裡大人爭吵不休,小孩哭鬧一團。房間裡東西亂放,垃圾滿地,整個屋子裡瀰漫著臭味。又有誰會認為華屋裡有就詩意呢?無論怎樣富貴或者帥美的人,滿口粗鄙髒話,舉止張狂野蠻,是不會受人尊敬和歡迎的,在這些人的身上和周圍是看不見找不到一點點詩意的。詩意是怡人的環境,它與整潔安靜有關。晨曦中清潔工的背影充滿詩意,行人彎腰撿拾垃圾的畫面動人;操持中家庭主婦的動作溫馨詩意,陽臺晾曬衣物和澆花的動作的甜美。詩意是一種優雅,它和喜好興趣有關。靜坐刺繡的女子,瀟灑撫琴的男子,沉靜作畫的老者,專注寫作業的孩童,這種種場景都富有詩意。詩意是一種溫馨的交流,舒心的共處,它和每一個人都有關係。攙扶老人,背馱嬰幼。為行走不便的人讓道,給生計艱難者一點幫助。這些行為都那麼詩意盎然。其實詩意就是國泰民安,社會和諧,家庭和睦。就是生活安逸,天下太平的幸福。戰國紛爭哪有詩意,大唐盛世詩歌繁榮。詩意是理解所有的不打擾,不傷害。讓花開散香,芽出葉張。不驚動蜂兒採蜜,不嘲笑蝶兒張狂。不捕二月魚,不打三月鳥。詩意是寬容一切的不銜恨不記仇,淡定與大度。消除誤會引起的隔閡,釋懷猜忌帶來的不爽,忘掉爭鬥造成的傷痛。不求人人愛我,但求天天快樂。其實詩意千百年傳承下來的文明,是為人處世的大境界,是悟透人生參透生活的從容。官場中勾心鬥角怎有詩意,田園裡恬淡自然極富詩情。

詩意生活書中來

詩意生活書中來

其實,詩意地生活,也就是要照顧我們的精神世界,就要好好讀書。哲人的話說得好,在物質豐富的時候,千萬不能虧待了自己的靈魂。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唯有讀書讓我們才能在鋼筋水泥的現代都市裡,如古人一般詩意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