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源性疾病经典案例(五)

这个病的症状表现,也就是说排异反应的趋势,从以下症状中看得出来。脉浮是周围血管增强供血而桡动脉浅出,这是自主排异本能系统为排汗而必须提高体表供血的反应。发热是排汗的必要条件。因时有汗出,所以体温不会过高;又因时而无汗,说明自主排异本能系统仍有障碍,不能通畅地排汗,所以病不能痊愈。有汗的时候,体温接近正常,感觉也稍轻松,无汗时症状又开始明显。头痛为充血所致,鼻鸣是鼻黏膜充血,流鼻涕是排异的表现,干呕是胃的排异表现。概括地说,这个排异趋势是:欲排汗而汗腺已开,体液供应难以通畅。应温通血脉,助津液以排汗解表,用桂枝汤主治。

中医外源性疾病经典案例(五)

桂枝汤方: 桂枝30克,芍药20克,甘草20克,生姜30克(切),大枣2枚(切)。以上五味,以水1200毫升,微火煮,取400毫升,温服200毫升。服药后10分钟左右,喝热稀粥以助药力。温覆2~3小时,遍身有汗出为好。不可令如水流漓,否则病必不愈。若一服汗出病愈,不再服药;若一服汗不出,再服一次;又不出汗,再服一剂,至汗出病愈为止。此方目的在取汗排异,病愈即停药。如不能出汗,继续服用桂枝汤,2~3剂,直至汗出病愈。

中医外源性疾病经典案例(五)

桂枝汤是伤风感冒有汗而病不愈的解肌剂。解肌的含义是解除肌腠发热、头痛、汗出、恶风的症状。因汗出是时有时无,所以排异不能顺利完成,须桂枝、芍药温通血脉,助津液,以利导排异、取汗发表如感冒无汗出的症状,不可用桂枝汤,等同于有汗不许用麻黄汤样。患者身有汗出,误用麻黄汤重发汗,必伤津液而使病情加剧。如患者身无汗,则不可用桂枝汤,因桂枝汤是温通血脉之剂,不是发汗剂,所以一定不能用于无汗的感冒之证。麻黄汤也不能用于汗出恶风的感冒。

中医外源性疾病经典案例(五)

桂枝汤方中,桂枝温经通脉,开腠解肌,能通津液,促进汗腺分泌。芍药除血痹,通血脉,散恶血。血痹是指血脉凝而不通,恶血是指含有害物质的血液。桂枝佐以芍药合以甘草,其效能在散恶血、破凝血、通百脉、温经开腠理,更以生姜、大枣补津液通汗窍。此方用于有汗的排异趋势中,自是十分完美的取汗方剂。历代医家用桂枝汤治自汗、盗汗,甚验。

中医外源性疾病经典案例(五)

中医外源性疾病经典案例(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