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起眼”的紫斑

点击右上角关注,阅读更多养生知识!

生活中, 不少人遇到过这种情况, 突然发现皮肤上有青一块、紫一块的淤青。一段时间后, 要么慢慢变淡、消失, 要么又有新的淤青出现。有些淤青发生在运动、碰撞之后, 有些淤青的发生却不知原因。

“这些淤青实际上是皮肤黏膜的出血现象, 现代医学称之为紫癜, 中医学称之为紫斑。有人皮肤上有些颜色鲜红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这属于紫斑的另一种表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刘松山介绍说。

警惕,“不起眼”的紫斑

紫斑出血有三种病因

1血管因素。因毛细血管炎症、脆性增大, 或者运动创伤造成的紫斑出血。

2血小板因素。因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而发生紫斑出血。

3凝血功能因素。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的紫斑出血, 可能同时有其它部位的出血, 如牙龈、口腔或鼻腔出血。

警惕,“不起眼”的紫斑

“运动碰撞后发生的紫斑, 多数能逐步消退。如长时间不消散, 反而越来越重, 或许是重大疾病的初期表现, 需进行检查。比如血小板减少、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不少血液病, 有很大可能在其各个阶段发生紫斑出血。”数十年工作于临床一线的刘松山, 已诊治了许多以皮肤紫斑为代表的各类出血性疾病, 以及与紫斑关系密切, 合并发生的其它系统疾病, 在紫斑的诊治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

紫斑分不同中医证型

抛开外伤因素, 中医对于所有出血病证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出血必然与血热有关, 紫斑出血也不例外。血中热邪、热毒炽盛, 逼迫血液肆意妄动而溢出血脉之外, 如发生皮肤黏膜出血, 就是紫斑。

紫斑久病, 从血热妄行证、阴虚火旺证的基本证型, 可衍生出气阴两虚、心脾两虚证型, 这是紫斑的4种常见临床证型。临床表现为皮肤紫斑, 或有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出血症状, 伴有口咽干燥, 心烦眠差, 少气懒言, 疲倦乏力等。针对紫斑的4种不同证型, 一般中医采取清热解毒、养阴清热、凉血止血、益气摄血等方法辨证施药。

临床发现, 四肢皮肤、肌肉也是紫斑的好发部位。中医认为, 脾主肌肉、主四肢, 有统摄血液不溢于血脉之外的功能。如果脾气虚弱则可能导致气不摄血而发生紫斑。因此, 健脾益气也是中医治疗紫斑类出血病证的常规治疗方法, 尤其针对一些脾胃虚弱证、久病体虚之人, 发生紫斑后, 刘松山常会配伍一些健脾、益气、摄血类的中药, 提高疗效。

警惕,“不起眼”的紫斑

如何区分危险的紫斑

“数量单一而不增加、无进展性加重或扩散的紫斑, 大多比较普通。如因外伤、疲劳状态、免疫力下降等情况出现的紫斑多属此类。随着身体自然吸收, 免疫功能的改善, 或者服用补养心脾、益气摄血类的中药, 普通的紫斑多能够减轻或者恢复正常。”刘松山说, 如果紫斑出血没有什么症状、不痛不痒、不红不肿, 很容易被人忽略。殊不知, 这类紫斑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背景疾病, 所以要注意识别哪些是危险的紫斑。

“如果紫斑出现以下情况, 那么看似普通的紫斑就没那么简单了, 或许是危险紫斑的征兆。”刘松山对普通紫斑和危险紫斑的鉴别要点做了进一步阐述。

需引起重视的情况:皮肤紫斑数量多、面积大, 有进一步增多、扩散、加重的趋势。

警惕,“不起眼”的紫斑

危险紫斑出现的信号:伴随或者合并一些全身性症状。

1伴随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出血, 如牙龈出血、口鼻出血或者口腔血疱、消化道出血、尿血、月经持续不止等各种出血症状。

2伴随出现其它全身性症状, 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的淋巴结肿大, 持续高热, 头身疼痛等。

3伴随实验室理化指标的异常, 如血常规检查发现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特别高或者特别低, 以及凝血指标的异常, 甚至有心、肝、肾等其它脏器功能的异常。

“危险紫斑之所以危险, 是因为其背后可能是血液系统疾病, 或者其它系统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各类慢性肝病或者肿瘤性疾病, 都可能促使紫斑的发生。所以, 紫斑的发生可能是上述疾病的表现形式之一, 不能简单地把紫斑孤立看待。”刘松山说。

对付紫斑忌单枪匹马

“对于紫斑的治疗, 中医和现代医学需取长补短, 才能形成合理的综合防治策略。”刘松山解释说, 对某些严重的急性紫斑出血, 要借助现代医学的应急治疗优势, 快速止血、输注血小板应对;对慢性、长期的紫斑出血, 既要针对血热妄行、脾不统血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也要查找现代医学认为造成紫斑出血的原因, 两者结合不仅能改善紫斑出血的症状, 也能根本性纠正紫斑出血的背景疾病, 有利于提高紫斑的综合疗效, 标本兼顾。

在刘松山的患者中, 很多紫斑患者是在长期求治现代医学疗效不理想、副作用较大时, 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转而寻求中医中药的, 其中部分患者踏上了康复之路, 部分患者却因前期病情迁延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警惕,“不起眼”的紫斑


警惕,“不起眼”的紫斑

在紫斑的综合诊治过程中, 特别强调早期治疗的重大意义。他打了个比方:“学习成绩在下降之初就给予补课、补救的学生, 短时间内成绩回升的可能性, 自然远远大于长期破罐破摔、自暴自弃的学生, 毕竟再高明的老师也难为无米之炊。”

“对紫斑的认识、治疗, 中医和现代医学各有优劣, 过于寄望仅求助于中医或者现代医学诊治, 都可能存在不足。”刘松山说, 临床常遇到虽改善了现代医学中紫斑出血的病因, 但中医方面的病因病机没有改善, 紫斑后续的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同样, 如果只针对中医的病因病机予以处方用药, 不改善现代医学中紫斑出血的病因, 紫斑出血的病情很可能会反复或者缠绵难愈。

“在紫斑的认识和防治上, 现代医学早诊断、中医早介入;现代医学辨病、中医辨证, 两者并举胜过单枪匹马、一条腿走路的纯中医或者纯现代医学治疗模式。”刘松山总结道。

紫斑分为虚实两大类

临床将紫斑分为实热型紫斑和虚热型紫斑两大类。实热型紫斑多因邪热太盛或素体阳热, 导致热盛、热毒迫血外溢血脉而发生。虚热型紫斑多因阴津或阴血亏虚, 阴不制阳、水不制火, 虚热迫血妄行外溢血脉而发生。


警惕,“不起眼”的紫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