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荷包如何鼓起來(下)

點擊上方“圓明園遺址公園”可以訂閱哦!

乾隆皇帝的荷包如何鼓起来(下)

有學者認為包衣任稅關監督的好處是,若官員貪汙,皇帝可以查抄其家產,也有學者認為乾隆皇帝寬縱貪汙的大官,遂使貪汙案件屢禁不止。賴慧敏則認為這些說法都有道理,但就稅關監督來說,皇帝多以議罪制度懲治官員,因貪汙被查抄家產者仍屬少數,一來查抄家產所得利益不多,二來稅關監督還必須承擔盈餘不足的風險。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幾次蠲免田賦,贏得寬仁德的美名,然而對災荒所導致的關稅短少問題卻不予寬容,迫使官員將自身的虧損轉嫁百姓身上。對於貪汙和“盈餘”不足的官員,乾隆在四十年(1775)以後都採取議罪、罰俸方式,來填飽荷包。

乾隆皇帝的荷包如何鼓起来(下)

皇帝既為自己荷包著想,官員自然上行下效,乾隆後期,由於皇帝性好鋪張浪費,開銷不斷增大,國家財政不孚支應,只好轉向加攤派、興捐獻。在攤派和捐獻中,各級官員層層加碼,各有截留,腐敗現象從上而下遍及各級官員。最為諷刺的是,乾隆皇帝在《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提到,“危乎上之所好惡,速矣下斯成倡隨”、“人君好尚可弗謹”,這麼好的道德文章終究是掩蓋不了他帶領全國官員一起貪汙的史實。

乾隆皇帝的荷包如何鼓起来(下)

內務府專賣的皇家特供品

清代稅關還是變賣內務府物資的重要渠道,官方壟斷的奢侈品銷售大受歡迎。清朝入關後,皇室壟斷東北人參開採權,人參變賣所得盡歸皇室所有。變賣人參使乾隆獲得千萬兩以上的收入,但原因並非產量大增,而是由內務府所屬單位專賣,使其價格不斷上漲所致。包衣為了討好皇帝,競相提高參價。乾隆六十年五等參每斤售價接近一千兩!官定人參價格不便宜,市面上參價更居高不下,成為官場賄賂上司的高貴禮品。

乾隆皇帝的荷包如何鼓起来(下)

除了人參,清人生活中,冬天用高麗紙糊窗, 夏天用琉球的扇子,吃新疆進貢的葡萄乾,穿著歐洲來的羽緞、嗶嘰衣裳成為時尚,這些物品均是清朝周邊藩部屬國朝鮮、琉球、安南等國家,以及歐洲國家的進貢,這些奢侈品、日用物資遠遠超過宮廷所需時,乾隆皇帝就會將貢品交給崇文門稅關發賣,百姓爭相購買,以買得起、用得起“內造”物品和皇室的變價物資為身 份、地位、面子的象徵。

乾隆皇帝的荷包如何鼓起来(下)

皇帝的銀子流往何處去

清代皇室的主要開銷有:皇帝后妃等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消耗;賞 賜、筵宴;節日慶典如皇太后、皇帝萬壽、皇帝大婚等;修繕宮殿、苑囿、寺廟、陵寢;以及乾隆皇帝四次東巡、六次南巡、至避暑山莊行圍四十九次等出巡活動。 不過賴慧敏也指出,乾隆皇帝除了將聚斂的民脂民膏供自己揮霍、享受之外,也為國家做了點政治上的好事,那就是用自己的荷包修建藏傳寺廟,這些寺廟分佈多倫 諾爾、盛京、熱河、北京、歸化、五臺山、甘肅、青海等地,形成一道“宗教長城”。除了撥內帑修建藏傳佛寺,皇帝還通過戶部、內務府、稅關提供喇嘛口糧,清政府還給蒙古貴族朝拜寺廟提供路費、免稅貿易的權利,從而達到藉由宗教來統治蒙藏地區,並且將蒙古人對宗教的熱誠從西藏轉移到北京和熱河等地。通過修建熱 河藏傳佛寺,維持了清朝和蒙古一百餘年的和平關係,比明朝和蒙古戰爭每年動輒耗費七八百萬兩銀來說,更能呈顯清代統治者策略的成功。

精彩回顧:

  • 乾隆皇帝的荷包如何鼓起來(上)

文章轉自:南方都市報

趙 磊

微信號:yuanmingyuanpar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