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國軍事發展突飛猛進?因爲中國引進了上萬名蘇聯專家

為什麼中國軍事發展突飛猛進?因為中國引進了上萬名蘇聯專家

為什麼中國軍事發展突飛猛進?因為中國引進了上萬名蘇聯專家

蘇聯國旗

烏克蘭的海洋造船廠向中國移交全世界最大的氣墊登陸艇——“歐洲野牛”重型氣墊登陸艇。

烏克蘭已向中國出口了約30類關鍵軍事技術。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解放軍現代化建設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蘇聯專家功不可沒。

蘇聯解體後中國政府啟動了一項“雙引工程”,據說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主抓該工程,並放言:這是一批用10年之力都無法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對我國而言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一定不能錯過。

國務院於1991年正式設立“友誼獎”,用以表彰外國專家為中國所做的貢獻,各省隨後也設立了“友誼獎”。如烏克蘭專家沃洛德梅爾、科瓦連柯、阿夫恰茹克相繼獲得國家級“友誼獎”;鮑維爾·尤里耶維奇獲得江蘇省“友誼獎”。

2002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內部報告稱:10年來“雙引工程”從原蘇聯國家引進了上萬名專家,2000多個技術項目。烏克蘭是“雙引工程”的重點,中國駐烏克蘭使館一秘李謙如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說:僅2006年,烏克蘭科技界專家赴華就達150批次、2000多人次。

全面介入解放軍

現代化建設

據公開報道,2001年4月,時任解放軍總裝備部長曹剛川率團訪烏,專門造訪了烏最大的幾家軍工企業。烏克蘭量子科學研究所所長利西採透露,從2001年起,量子所生產的“卡什坦”-3彈炮合一系統有一半銷往中國和韓國。西方防務分析人士認為,也正是從這個時候起,烏方開始參與052C型“中華神盾”驅逐艦的設計。這標誌著中烏軍事合作已經走過了出錢挖人的早期“非正規”階段,開始在兩國政府主導下,由相關企業接觸合作事宜,中烏正規渠道的軍貿合作自此騰飛。

在具體合作內容上,除了轉讓“瓦良格”號這一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大型項目外,中國對烏克蘭的艦船、坦克、飛機上的動力系統需求尤其緊迫。目前中國多型水面艦艇均裝備烏克蘭發動機,如“瓦良格”號的TB-12蒸汽輪機(或採用其技術),052C型防空驅逐艦的DN-80燃氣輪機,中國為巴基斯坦開發的“哈立德”主戰坦克所用的6TD-2E柴油機,以及“獵鷹”高級教練機上的AI-222渦扇發動機等。

此外,烏克蘭相關企業還廣泛參與了中國多種型號飛行器的設計。如“獵鷹”高教機氣動佈局、運8中型運輸機改進,以及運20大型運輸機的設計工作。西方媒體還稱,烏克蘭幫助中國建造了與蘇聯“尼特卡”艦載機地面訓練系統相類似的設施,並向中國出售了4套阻攔索。

近年來中國空空導彈的技術飛躍也與烏克蘭相關。基輔雷達廠生產的“阿加特”半主動雷達導引頭改良版,其性能和抗干擾能力均優於俄羅斯同類產品。中國據此對現有的R-27空空導彈進行升級,並在此基礎上很快推出了自己的主動雷達中距空空導彈“霹靂”12。

由於中國在東海與南海與周邊國家的博弈日趨白熱化,擁有超強遠程兩棲投送能力的“歐洲野牛”被認為是解放軍加強奪島作戰實力的王牌裝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