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1300多年前的桂林名楼再现漓江之畔,接待量已超过500万人次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日报(记者 桂晨) 中国人有很深的名楼情结,著名的如岳阳楼、鹳雀楼、滕王阁、黄鹤楼等,这些楼阁成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精粹,一个城市的文化骄傲。在桂林也有这么一座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的楼,它便是逍遥楼。虽然在茫茫的历史河流中它湮灭了很久,但它的身影却始终留在世人的脑海里,它因一首“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的唐诗而名噪海内。如今,1300年前的美丽逍遥楼再现漓江之畔,这是逍遥楼之幸,更是桂林人之幸。

这座1300多年前的桂林名楼再现漓江之畔,接待量已超过500万人次

承载桂林千年历史记忆的名楼逍遥楼在漓水之畔再现(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增添了一座历史文化新地标(图为逍遥

9月16日晚,秋风阵阵,漓江之滨的逍遥楼,市民游客络绎不绝。有的驻足观摩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的“逍遥楼”碑刻,有的品读诗词书画、摩挲《重建逍遥楼记》,有的仔细欣赏逍遥楼,有的则直奔楼上登高望远、远眺漓岸诸峰美景……如今,逍遥楼成为了市民游客的“打卡”胜地,大家都乐于在这座历史名楼中,聆听桂林城1300年历史文化的回响。

一度在桂林历史版图中清晰可见的逍遥楼,曾被纷飞的战火吞没。2014年,市委、市政府把重建逍遥楼确定为“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的重点项目。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全力托举之下,这座1300多年前的桂林名楼经过多年的考证、建设,不仅回到桂林城的版图中,更回到当代桂林城市的历史人文记忆中。逍遥楼这一历史遗址的还原,激发出了一股宝贵的文化力量和文化价值,也成为了桂林实施“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战略的一个典范之作。

 追溯逍遥楼:承载着1300年桂林人文记忆的“故乡”

在重建逍遥楼之前,现存史料对逍遥楼遗址的最后记录见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一些刊物中。据1942年出版的《桂林市指南》记载:逍遥楼,原在行春门城上,轩盈重叠,俯视山川,唐颜真卿书三大字于石,清末楼废存石碑。民国廿九年因拆城建中正桥,石碑移置于普陀山山麓。

而据桂林图书馆所藏1946年出版的《广西石刻展览特刊》,其中有林半觉先生的按语:“碑石原在桂林东城上逍遥楼中,楼久废,民国二十六年抗战起,拆城取石铺路筑桥,遂移江东元风洞前……”

此后,逍遥楼曾一度消失在城市记忆中,桂林人从此“只见石碑不见楼”。

2016年,逍遥楼完成重建,这个历史文化新地标究竟收藏了多少桂林历史文化的精彩记忆?

“逍遥楼是桂林历史上一座‘长寿楼’,历代遗存的有关诗文告诉我们,宋、元、明三朝逍遥楼都在。”专长于桂林文史典籍研究和整理的桂林文史学者樊平介绍,逍遥楼作为桂林历史的一个“坐标”,如今留存下来的历史资料并不算多,但在诗词和历代文献中能找到逍遥楼的踪迹。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这是目前为止,桂林历史文化研究者们发现的第一首明确提及“逍遥楼”的唐诗,写于公元711年。据介绍,这是当时谪居桂林的唐代宫廷诗人宋之问所作,诗名为《登逍遥楼》。唐以后多有岭外名人学士登楼诵吟,唐代熊孺登,宋代孙览、范成大、张琮、李曾伯,元代伯笃鲁丁、坚都思、吴伯寅,明代陈琏、田汝成、陈暹、杨芳、徐霞客等,均有吟咏或题记。

历朝文献,诸如晚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宋初《太平寰宇记》,城北鹦鹉山宋末摩崖石刻地图《静江府城池图》,元末《静江路新城碑阴记》,明代张鸣凤的《桂胜》《桂故》,清代《广西通志》《临桂县志》等,均录入或标注了逍遥楼。

2004年前后,“逍遥楼今何在”这一命题重新回到桂林历史文化研究者和热心市民的视野。大家进行了一场为期多年的研究,不少学者、市民陆续在《广西日报》《桂林日报》和桂林生活网等媒体刊文,长则万言,短则千字,就逍遥楼的相关历史文化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缜密的考证与热烈的讨论。尽管对一些问题仍有争论,但大家都较为认可逍遥楼始建于唐代初年,建于唐“子城”东北角城墙上,其位置和逍遥楼楼名千年未变。

“逍遥楼在当时之所以出名,除了登楼可以饱览盛景,就是因为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与历史点滴。”秀峰区政协副调研员何琼羽曾担任正阳东西巷历史文化挖掘整理研究组副组长。为了让更多人关注逍遥楼,2011年前后他曾在《桂林日报》《广西日报》刊发相关文章《失落的逍遥楼》。目前,他和不少关注逍遥楼的研究者仍然在整理收集关于逍遥楼的文献资料。

据何琼羽介绍,最早逍遥楼是作为一个防御工事进行建造,除了达官贵人,一般百姓都比较难接近它。因此,逍遥楼在历史上的记载极少,只在诗词或历史地图中觅得一些踪迹。

而据学者们考证,在南宋扩建桂林城垣的竣工图《静江府城池图》上,较为全面地记录了桂林城当年的规模,图上除了少数部位剥落之外,大都还清晰可辨。在紧靠漓江的城墙上,逍遥楼等建筑清晰可见,并有标识名为“逍遥楼”。

广西师大历史系教授钟文典主编的《桂林通史》一书中,也提到“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绘桂林城图”中明确标注“逍遥楼”在当时的“行春门”和“东江门”之间。

桂林有着数万年的史前历史和2000多年的城市历史,承载着1300年桂林城市记忆的逍遥楼,经过专家学者们的考证,历史旧貌渐渐得到还原,桂林城的千年变迁也在新时代的聚光灯下,得到了再一次的梳理。

重建逍遥楼:凝聚一座城市对历史的敬重与苦心追寻

重建逍遥楼需要谋略、胆识和气魄。

十多年前,逍遥楼重建曾被纳入桂林古城风貌建设的讨论之中。2004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至2010年)》就提到,利用复建奎星楼、逍遥楼等,恢复体现古城格局的重要认知点的方式,创造强化桂林古城风貌特色的新景观。

十年之后的201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决定将桂林散珠碎玉式的历史文化系统梳理、保护传承、开发利用,随即组织各部门对逍遥楼重建进行了多次热烈讨论。

逍遥楼作为一个重要的“桂林符号”,成为了留住“桂林记忆”、提升城市品位的一项重点工程,逍遥楼的重建呼之欲出。

据了解,基于桂林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在逍遥楼原址重建新楼已经不现实。对此,桂林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重建之初,设计人员调研踏勘,并邀请专家学者多次比选,历经三个多月,重建逍遥楼的地点最终选在离逍遥楼原址较近的解放桥头滨水生态广场平台上。

2014年11月底,有关逍遥楼最终选址方案以及建筑风貌设计文本等内容向社会进行了公示。由于历史上的逍遥楼消失后,在史料中未能找到任何具体的形态资料,设计者们表示,依据掌握的逍遥楼历史要素、唐宋建筑的风格特点及古建制式法则、现代建筑技术材料的应用、当前逍遥楼重建基址现状条件及现代城市规划要求对逍遥楼进行重建设计,最终确定了依唐宋风格,打造高约24米的二层三檐楼阁式景观建筑。重建逍遥楼引发市民关注,并对设计方案产生热议,逍遥楼贯穿1300余年桂林城历史,一时间也引发了不少市民的兴趣。

逍遥楼重建总设计师、桂林市建筑设计专家徐宗伟还记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与专家们就重建逍遥楼进行多次座谈研究,并反复提出“各相关责任单位要本着对历史高度负责、对文化传承高度负责、对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科学规划,加快建设,精心管理,使之成为桂林老城区的地标”,这一重建的具体要求贯穿了逍遥楼重建工作的始终。

“市委、市政府如此重视这项工程,很多事情赵书记都亲力亲为,真是很鼓舞我们。”据施工业主单位以及市文联有关负责人回忆,在重建逍遥楼过程中,赵乐秦多次现场调研指导,协调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并亲自审定、题写碑文《重建逍遥楼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四个月的加紧建设,一座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630平方米的仿唐宋风格建筑卓然而立。“始建于唐代的逍遥楼自古以来就是桂林的文化地标,曾一度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齐名。如今,这一历史人文坐标又重现在世人眼前。”何琼羽说,逍遥楼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视线,成为了感知桂林历史文化的一个全新切入口。

徐宗伟如今谈及逍遥楼,仍心潮澎湃。“逍遥楼的建成,不仅凝聚了市委、市政府的良苦用心,也汇集了全社会的力量。”徐宗伟回顾重建过程,颇有感慨地说,逍遥楼是桂林历史上的文化地标建筑,在桂林人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市委、市政府重建逍遥楼,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全市人民一起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不仅提高了桂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更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

 品味逍遥楼:成为“文化城市”建设的一个范本

“当前,城市文化建设呈现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的发展趋势。桂林是典型的文化要素与自然要素结合紧密、相得益彰的城市,山水与文化相互依存。”2016年12月,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一行对桂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调研时,专程走访了逍遥楼。单霁翔说,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在世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希望桂林在城市化加速发展进程中,持续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探索出具有桂林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不仅如此,逍遥楼重建还得到了各界的肯定、支持。“像逍遥楼这样历史有名建筑的复建,一定要反映当代的水平,一定要建成能传之后世的精品,质量上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能为桂林深厚文化积淀加分,不辜负桂林‘历史文化名城’这顶桂冠。”2015年,逍遥楼正在重建实施阶段,时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率考察组来桂林,考察我市文物保护、修缮及利用等情况,对重建逍遥楼给予了充分肯定。

专家的一系列建言与桂林挖掘历史文化价值战略不谋而合,作为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桂林市内遍布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作为现代的桂林人,要本着对桂林厚重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高度重视桂林历史文化保护利用,这一理念也引领着桂林城市发展的进程。2016年,凝聚着全市上下对城市历史文化苦心追寻的逍遥楼落成开楼。距今1300年的逍遥楼再次形神兼备展现在世人面前,也成为了桂林“文化城市”建设的一个范本。

“很多人只知道桂林‘山水美’,却不知桂林‘文化重’。”9月16日晚,在逍遥楼前,导游蒋正科向游客递出了逍遥楼这一城市名片。从事导游工作3年来,他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逍遥楼感知人文桂林之美。尽管已经数十次讲解逍遥楼及其背后的桂林历史文化,他却觉得越咀嚼越有味。蒋正科由衷赞叹说,随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着力推进历史文化的挖掘、传承、利用工作,桂林的历史文化渐渐让这座山水之城有了更多韵味。

免费开放的逍遥楼,不仅自然融入了城市山水人文的格局,也成为了桂林城市观景、涵容历史的最佳视角之一。据秀峰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5月,逍遥楼·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创4A级景区提升规划编制完成,自逍遥楼重建开楼以来,接待量已超过500万人次。市民游客登楼远眺,更可以追寻元代诗人、政治家伯笃鲁丁《逍遥楼》字里行间描绘的“睛山排翠阔,暮霭閟琳宫。牧笛残云外,渔歌落照中”的当年胜景。

“城市文化地标是具象化的城市文化符号,是城市社会文化认同的精神纽带,也是城市历史文化在公众心目当中投射影像的集中体现。”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林刚曾指导学生对桂林城市文化地标公众辨识度调查分析。他们认为,文化地标应具备“城市名片”、“提高城市知名度”、“有良好纪念和教育作用”等功能,得到市民的广泛认可。重建的逍遥楼作为桂林一座崭新的城市文化地标,正具备了上述特点。

9月16日晚,站在漓江之滨的逍遥楼上,漓水诸峰尽收眼底,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不少市民游客久久驻足凭眺,不舍离开。他们盛赞,山水著称于世的桂林更因这穿越1300年历史兴衰的逍遥楼,散发出了更耐咀嚼的人文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