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医疗”竞如此深入民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生病了第一反应不是去医院,而是找熟人。人们普遍认为,没有熟人,看病不仅难还没有保障,能有几个医生朋友,就像上了“健康保险”;如果没有,则你托我,我托他,他再托她,七拐八拐地怎么着都想找出个熟人来。

“熟人医疗”竞如此深入民心?

医院是一个只想着怎么赚取患者更多钱的地方,小病说成大病,开各种检查单,高额的检查费用,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持有这种印象和观点的人,在这个社会,比例并不低。为什么在中国百姓的心目中,医院这么黑,医生这么坏?霍尔斯分析了几个要点。

由于我们日常遇到的大多是一些媒体播放坏医疗、坏医院、坏医生的新闻,打开电视,每天深夜,都有“知名专家和神医”在不知疲倦地口若悬河行骗。大众却误以为,他们就是医生。换句话来说,我们被“坏医生”的报道围攻占领了,但好医生的报道又遥不可及。最后的结果呈现如此——遍地的坏医生,无处不在。

媒体不但分辨不出什么是坏医生,也分辨不出什么是好医生。开几分钱的处方是好医生?能够像机器人一样工作20多个小时是好医生?能够带病走上手术台是好医生?当媒体生硬制造的这些好医生形象,被人们拉回到身边比照,纸上宣传的和生活里如此分裂,必然有一种上当的感觉!宣传走向了相反面,人们因此更不愿意信任医生的了。

霍尔斯认为最好的医疗是熟人医疗,但在中国,现在集体呈现的是陌生人医疗。

医生和就医者都是陌生人,陌生到毛骨悚然。在这种极度陌生和极端不信任背景下,就医者爱挤大医院看专家,就非常容易解释了——既然身边的医疗都是陌生和不可信任的,最理性的选择,当然是选名气和口碑最好的医生——三甲医院专家。

国内外大量的医疗经验提示我们,熟人医疗最大的特点就是信任,因为信任,这种医疗是带有安全感的。一个家庭三代人会选择同一个家庭医生,一个体育俱乐部会多年雇佣同一个骨科医生,一个明星会多年连续聘用同一个私人医生。绝对的熟悉和绝对的理解,产生决定性的信任,这种高度的信任,能够带来最好的医疗。身为医生,从我们的医疗中受益最大的,往往是我们的家人。原因只有一个——无条件的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