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为什么好多人都叫不来?

脑洞N次方


同学聚会,越来越多人不愿意参加了,许多答案都说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原因。其实,同学之间有什么“道”?从头到尾都没到“道”的层次,同学之间聚会和交往,根本是一个“情”字,而不是“道”字。道,不会变。“情”会随着地位、环境变化而变化。同学聚会参加人少了,根本原因是“情”变了,“情”淡了,造成的原因是同学聚会变味了。

首先不要高估了“同学情”。不是每一位同学之间都会产生“同学情”的。同窗几年,少小无猜,青春蒙东,没有利益之争,容易结下友谊。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好朋友吧,许多同学也就是同学而已,真正的同学加朋友,每个人也就那么几个,即使毕业了,经常聚的也是那几个好友。其他同学,也就是同学而已,没有必要过高地绑架同学友情。他有与她有同学友情,与你未必就有。这种同学之情,没有经历时间打磨,没有经历“干坏事”的打磨,也就是泛泛之情。

以上先把同学友情的调子降下来,没有必要非把泛泛的同学友情,架在高高的架子上烤。题主的描述的现象非常常见。高中刚毕业,青春不散场,他们人生还没有拉开差距,所以,还保留同窗之情的余温。第一次聚会是很期待了,那些同学都过的怎么样?这些好奇的心情,驱使大家都愿意参加。当那份久违的友情在聚会中释放,当那些同学近况充分了解,那些同学情好像一下子的释放了,消耗掉了。

为什么第一次就释放过多,以后聚会就越来越少?这是因为,没有见到,对同学情况很好奇,但通过聚会都知道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就摆在桌面上了。同学之间的攀比心态自然而然产生了。同样的高中毕业,住同一宿舍,穿一样的校服,怎么你考上名校现在月薪2万,我考上大专现在月薪2千?怎么我们从一个中学出来的,你现在是总经理,我还是一个职员?怎么你都开上宝马了,我还在骑自行车?怎么你都住别墅了,我还在为首付发愁?

不管同学聚会要求不要炫富不要吹牛不要攀比不要刺激,但是言谈举止之中,差距已经拉开了,这是不变的客观事实。心态的变化也是必然发生的。即使同学聚会都要求穿统一的T恤,但能遮掩真实的境遇差距吗?不可能!几句话就能刺激别人,一个眼神就能拉开差距。让所有同学明白,你们不再是那批高中毕业的孩子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亘古不变的人性。

于是同学聚会必然产生分化:混得好,一般都愿意参加同学聚会,告诉同学我混得比你们好。混得差,凭什么给你们混得好的捧场子还伤自尊。混得特别好的,没有时间去,或者懒得去。混得明白的,去了就是见见同学,吹吹牛,然后风消云散,有啥实际意义?混得特别惨的,何必去受刺激呢?混得中不溜的,可去可不去,只要有点外力影响干脆不去了。由于大家的心态都变了,各自的生活境遇各不相同,越来越觉得同学聚会就是互相吹牛、互相炫耀的场所,慢慢都不愿意去了。(当然也有组织特别好的聚会)

综上,归根到底三句话:同窗之情,只是一份情,而且不一定人人都有。同学进入社会,五年之内产生分化,心态必然产生分化,大家已经不再一个频道上了,这是客观事实。同学聚会组织再好,同学之间的境遇差距也是摆在桌面上的,心态已经不纯粹了,又何必强求呢?道不同不相为谋,其实,远远没有到“道”的层次,从心态上已经注定,散了就散了,原来是好同学好朋友的,人家继续小范围交往,参加大规模同学聚会的意愿越来越低。


职场火锅


"同学会,同学会,拆散一对是一对。"不过调侃罢了,几年同窗,一生回忆。

逝水流年,再回不去的少年。本来同窗叙旧追忆青春的同学会,为什么参加的人越来越少了?

刚出校门的时候,人人都还有着远大前程的梦,可以吹吹牛打打气,顺带着撮合成几对。虽然大多还单着,也没房没车,即便家境优越者,在一起喝酒,大家都有相同的底气。


只是成人的友谊不那么单纯,时光将同学间拉开了距离。中年人更是大局已定,杯子碰在一起,有成功者的喜悦,也有失意者惨淡的辛酸,一古脑儿饮进心里去。

除去太忙顾不上的,原本简单的聚会,却往往变成了炫富会,人人都有自尊心,每个人的感受不一。组织者大多混得不错,借之宣扬有衣锦还乡的幸福。看似关怀的一句"老哥在哪儿呢?…哦,还在那个老地方啊?!"

其实他已下岗多年,靠打零工为生,生活艰难,两鬓斑白早已露出胆怯来。若是女生,疲于生计的黄脸婆与养尊处优的女同学,仿佛差了一辈人。纵是无心说家产,谈老公,炫子女,讨论投资与美容,话不投机,也让失意的人儿倍受打击,心中难平。


"回忆,显摆,资源交换",但有目的人再忙也会参加,为的是成功圈子里挤进去。可惜除了吃饭敬酒,几十号人做广播体操,唱唱老歌,大多数时候,总要分成小圈子玩的。

有的品行欠佳胡言乱语:明明不过基层办事员,偏偏一副前途无量,手眼通天迷一样的自信;

不过干过两三个二手小工程的,酒一下肚就开乱吹:百万以下的生意别找我,兄弟有啥难事包在我身上!…

说得痛快,真要求他,又是另一张脸了:同学那么多,我帮不过来啊!两句话没听完,跑得无影无踪了。


而实力派大多低调,生怕有人开口,办不办得到另一回事。大多数情况下,人多的时候,若无资源交换,没有利益交集,同学这层关系,不过是发黄的过去式情怀,薄如纸的人情。为避麻烦,往往借故不来了。

光鲜者回去的路上,下了顺路的同学,听着面上的恭维,心满意足扬长而去,而刚才还一幅诺诺的老哥,呸了一口,愤愤说道:"要不是你爸是李刚,说不定不如我呢!当年不是我出面,早xx挨揍了!…"一面叹息世道不公,半醉半醒地回去再来两杯…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几十号人,品性参差不齐,当年都不一一交好,何必再一起凑热闹?好同学加死党,成功的再见落魄的,也只有叹息。所谓友情,再无利用价值,唯多喝酒多吃菜,把当年的糗事再重翻一遍罢,不如朋友圈里叙叙旧好了。

有价值的交往才是友谊,吃喝玩乐的同学会不过是联谊。

人到中年,不必为所谓旧情耗时,但凡活得明白,就会放弃无意义的同学会,大都一两回不去了。要知道势均力敌,才能玩在一起作朋友。有缘交好的几个同学,不妨私下联系交往好了。


元元的天下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应该是很多人越来越不愿参加同学会的主要原因。

记得十年前,有书君一个定居国外的初中同学回国探亲,通过相熟的同学多方联系,终于将一半的同学聚在了一起。

那是中学毕业十多年后的第一次聚会,大家回顾往昔、了解近况,兴致勃勃,激动异常。即使上学期间不大交流的同学,见到彼此也都非常热情、开心,似乎大家对此次聚会期盼已久。

大家当时就建了同学群,之后又不断地添加老同学进来,每天群里都是聊得热火朝天。大家也曾相约每年至少聚会一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群里聊天的人越来越少。几次相聚之后,愿意参加聚会的同学也越来越少。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显摆嘚瑟使人厌


有的同学,或工作得意,或生活富裕,或爱情甜蜜,这本是个人的生活状态,同学见面以平常心相聚即可。

但个别同学好显摆嘚瑟,时不时高调炫耀,极力想成为关注的焦点。这种行为引发了其他同学的厌恶,导致不喜表现的同学不愿再参加聚会。

二、骚扰卖弄讨人嫌


有的男同学,在社会上沾染了不良习气,看见女性就喜欢动手动脚,对女同学也不放过;有的女同学,仗着几分姿色,看到日渐成熟的男同学,就搔首弄姿、撒娇发嗲,想法设法往上靠。这样的同学,也会引起其他同学的反感,让同学会蒙上阴霾。

三、口误遮拦伤人情

还有些同学,毫不顾及他人心理,将同学的隐私或伤心事拿到同学会上大肆宣扬。或者是聚会过程中唯我独尊,口无遮拦,给同学不留情面,导致被伤害的同学日后不愿再参加同学会。

四、过度骚扰令人烦

同学群本是交流感情的群,但有些同学把它用作拉票场所,动不动为自己拉票,为家人拉票,为朋友拉票,甚至于为朋友的朋友、同事的朋友拉票。

哪个同学不投票他就不停地艾特,同学会上,还要反复拿投票说事,令大家不胜其烦。

在经过了久别重逢的热情期后,很多同学发现与其他人已不是同道中人,因此便不愿意再继续参加大型同学聚会。

而那些与自己性格、观念、人品相似的人,因为有共同语言,便继续保持联系,相约小聚。这种聚会是感情的交流,也是压力的释放过程。


而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导致大家不能参加聚会。注意了,有书君这里说的是:不能参加而不是不愿参加,那就是生活的压力。

现在的90后也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肩上已经承载了不小的压力,更不要说80后,70后了。

作为独生子女的70、80后,上有老下有小,他们也想有时间聚会放松,但老人生病要人陪、孩子上学要接送、朋友有事得帮忙、亲戚到来得招待。林林总总、七零八碎的事情,使得他们实在抽不开身去聚会。

所以有时候,不是大家不愿意参加同学聚会,实在是不能去参加。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2015年,我参加了高中同学聚会,这次距高中毕业已经14年了,来了一半多,这次聚会是三个人组织的,还算成功吧,班主任也请去了,大家吃了顿饭,又去唱了歌。

在这次聚会之前,微信群里很热闹,发红包,聊天,但这次聚会之后,微信群就渐渐消停了,过了一年,又有人说组织聚会,但未能成功,在群里说这事时,没有几人回应。

201 6年年初还组织了小学聚会,情况和高中聚会相似,聚会之前,群里聊天的信息能让手机死机,聚会之后就没动静了。

最终给人的感觉就是同学聚会不过如此,聚会之前很期待,真正聚会了,就没有了那种美好的期待了,正所谓“相见不如怀念”吧。

另外,一些同学聚会都变了味道,成了拉关系攀比大会,听一位朋友说,他参加同学聚会,两个同学打起来了,就因为比着吹牛。还有些同学卖保险,参加同学聚会就是为了卖保险。

总之,参加同学聚会之前脑子里全都是上学时单纯美好的回忆,参加完之后,才发现那些曾经的美好大多不存在了,有太多利益掺杂在其中,大煞风景!


沛泽妈读心理


于千百万人中遇见是一种缘分,在一起共度人生中的美好时光是一种情谊。

一声“老同学,好久不见!”

多少会勾起我们对那个纯真年代的向往和思念。

然而这份情感也经不起时间的洗礼,耐不住生活的打磨。

之前,我们也曾搞过几次同学聚会,结果是一次比一次人少,一次比一次没意思。

后来我想了想,无外乎以下几点原因:

1,有些同学们越长大越市侩,有人学会了拽官腔,有人满身的铜臭,还有人学会了夸夸其谈。同学之间的感觉已经被这些渐渐冲淡。

2,男生们三句话离不开赚钱,女生们三句话离不开孩子。工作圈和生活圈都不同,很多话题谈起来充满尴尬。最终又分成了三五成群的小圈子,以前谁谈得来,现在几乎还是谈得来。

3,有些人已经完全变了“模样”,曾有一位老实本分看似彬彬有礼的同学在聚会之后为某几位同学设了套,最终差点闹上法庭。(因为他欠了不少赌债而设套借同学的钱)

4,有人混的比较好,喜欢炫耀自己的优势;有人混的不如意还要打肿脸充胖子;还有人不显山不露水,其实混的最好。一群稚嫩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个戴着面具的陌生人,还有多少可以聊得来的事情?

5,成年之后,每个人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有时候真的脱不开身。而很多情况下,是因为自己暂时过得不太如意,根本没心思也没有精力伪装自己去参加同学聚会。

现在,我们改变了聚会模式,几个玩的比较好,谈的比较来的同学还会时不时聚会。我们没有必要伪装自己,无论穷富,无论顺逆,在自己人面前无需伪装。我们仍会在喝着啤酒吃着烤串的时候提及上学时的糗事,也会打听对方工作的情况,儿女的学习,父母的身体。

这种发自内心的真诚交流,很自然,很轻松,无需伪装,何乐而不为?


夜雨如书


同学的感情有个特点,关系好的,一直都会很好,会延续大学的情感,而感情一般的,毕业以后也基本还是感情一般,不会变得多么亲密。所以同学聚会就面临两个问题。

1、关系好的,随时在聚会,一直在聚会,他们不再需要大规模的同学会,而这个小圈子一旦形成,其他人也很难渗透进去,这是大家不愿意聚会的一个原因,不是不愿意聚,而不是不愿意跟感情一般的人聚会。

2、在学校就感情一般的同学聚会,会出现很多尴尬,比如人多的聚会,本来是大聚会,最后会发现,这种聚会会变成大聚会中的小聚会,还是平时好的在一起,久而久之,大家就都不愿意聚会了。

我个人就只参加小圈子聚会,我们有六七个人,相处多年,相互熟悉,不分彼此,无话不谈,所以我们一起聚会就比较轻松愉快,而大规模的聚会,我不得已参加的,也基本不说话,不爱表达,没啥说的。

其实,同学聚会真不知道还说什么好,你要说点成绩吧,他说你炫耀,嘚瑟,你要是过的不好一点呢,又让人看不起,所以,一聊天就比较累,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去,省得招罪。


韩东言


我基本上也不去参加同学会了,因为感觉没有意思,很尴尬。



有一次参加初中同学的同学会,同学们对现在有钱的、有权的真是另眼相待,巴结的不行,看着那样子都起鸡皮疙瘩。而且那些同学也似乎觉得高人一等,感觉一点也没有上学的时候那样单纯了。


还有就是一些同学,本来关系并没有那么近,几乎都想不起来,但是通过了同学聚会以后,什么搬家啦、孩子上大学了呀都要通知摆宴席,随礼成了家常便饭,其实真正的朋友会不请自到,这种凑人数的随礼,感觉钱花的很冤枉。

其实,我怀念的是那时候读书的纯真和美好,怀念那段青春的日子,可是同学会办成了联谊会、吹牛会、巴结会,我觉得这样的场面很尴尬,所以就不参加了。


我是焱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毕业的骊歌伴随着我们,唱过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同窗岁月,回忆起和同学相伴相处的纯真岁月,总有那么一个场景能触动同学之间的情感。


“忆往昔峥嵘岁月,恰同学少年” 别后的重逢与相聚,本该是一场同学友谊的狂欢与盛宴,可是为什么前些年异常火热的同学聚会,走到今天,会遭受越来越多人的吐槽,变得越来越越不受同学们的欢迎、甚至很多人都叫不来呢?


有书君觉得,同学聚会很多人不愿意参加,叫也叫不来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炫耀攀比、动机不纯,同学聚会变了味。


同学聚会,本是同学之间抚今追昔,回忆同窗之情的好机会。可是,毕业以后,同学之间的财富、地位、社交圈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开宝马的和骑电动车的、部门高管和平头百姓,能在一起聊的话题能有多少呢?



有的同学,他们因为赞助同学会的某项或者全部活动,因而受到一些人的追捧,颐指气使,高高在上。


有的同学吹嘘拍马,笼络各种有利可图的人脉资源,让人觉得同学聚会,失去了叙旧、联络感情的意义。


还有一些男女同学,当年相互爱慕,后来又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走到一起,可是旧情未了,趁着同学聚会重续前缘,给双方家庭都带来困扰。


“同学聚会,拆散一对是一对”这话虽有调侃的意味,但是也是同学聚会负面影响的一个折射。


第二、人到中年万事忙,时间安排不过来。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工作。他们负担着老人的赡养照顾,还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巨大。


而且,毕业以后,同学们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地方,要抽出几天的时间参加同学聚会,舟车劳顿,的确分身乏术。


第三、同学聚会活动频繁、过程贫乏无味


毕业几年,同学之间相聚一堂,的确让人激动和高兴,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


但是,同学聚会的次数多了,就会发现,每次聚会的过程都大同小异,无非是喝喝酒、聊聊天、唱个歌之类,而且热衷于聚会的,都是一些所谓的“混得好”的同学。


他们有钱有地位、互相吹捧,客套虚伪,慢慢的那些生活的平凡普通的同学就淡出了圈子,不爱参加同学聚会了。


第四、收费不合理,会后收支不透明


也有的大型周年同学聚会时,主办人对参会同学收取费用偏高,活动安排质量却较低,有的聚会后结余资金既没有返还参会同学,也没有帮助自己身边困难同学。



这些事情的发生,让参会同学有被收刮和欺骗的感觉,也就慢慢厌倦了同学聚会这种活动。


第五、某些同学自身原因。


当然,不愿意参加同学聚会,也有同学们自己的原因。有的同学生性内向,不擅长喝酒聊天唱歌,有的同学有自己的小圈子,也有的同学毕业后生活不够如意。


还有的同学惜时如金,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无效社交上,甚至有的同学因为生病或者意外提前下车……所以,很多人叫不来参加同学聚会。


同学聚会,想参加的同学一定能找到需要参加的理由,不想参加的同学也一定能找到不参加活动的理由。


所以,总有同学会热衷组织同学聚会,也总有同学有各种理由不想参加。只是希望,同学聚会会办成真正单纯叙同学之间的情谊的聚会,能吸引更多的同学参加。


有书知道


现在的同学聚会分三种,就跟人生分三个阶段一样。第一种是纯洁的,以刚毕业的年轻人为主,第二种是浮躁的,以中青年为主,第三种是平淡的,以退休以后的老人为主。

年轻人因为刚离开学校,稚气未脱,思想单纯,参加同学聚会纯属因为同学情谊,没有什么功利色彩,所以参与度比较高,没有特殊原因,一般不会有人缺席。这种同学聚会是纯洁的,也是朴实的。

退休之后的老年人,远离了职场的喧嚣,读懂了人生,参透了社会,生活归于了平淡。这时,回忆会多了起来,感情也会纯真起来,就会特别怀念同学一起读书时的美好时光。所以,这时的同学聚会往往也会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老年人的同学聚会是平淡的,也是健康的。与其说是回忆过去,不如说是珍惜时光。

而以中青年为主的同学聚会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组织者也好,参加者也罢,又有几个没有功利成分呢?有钱的积极参与,不能说没有炫富心理。有权的大驾光临,可能是喜欢众星捧月的快感。做生意的是为了交换资源,想办事是为了寻找门路,做微商的是为了挣钱发财,怀鬼胎的是为了旧情复燃。君不见,喝酒的时候有几个谈及过去呢,大都是你在哪儿发财,我在哪儿高就,我有个什么事你能不能帮一下,他有个什么项目大家有没有兴趣等等等等。

既然同学聚会已经变了质,变成了炫富会、吹牛会、资源交流会、信息发布会,甚至是偷情会,很多老实人或者自认为生活不如意之人,就懒得参加了。即便勉强去了,生活不在一个频道,交流不在一个层次,自己只能做一个可有可无的看客,那种如坐针毡的尴尬,但凡有点自尊的人都是难以忍受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再参加同学聚会的原因吧。

温馨提示:阅后如果喜欢,请不要忘记添加关注哟😄欢迎大家关注、点赞、交流、评论、收藏、转发,谢谢😜


管理那点事


我就属于叫不来的那种人,至于为什么?因为我穷啊,因为我实在是没有时间啊,因为我打心里压根就不想参加啊,至于这几个原因,我做如下解释。

本人高中毕业后,步入大学已经三年,高中同学举行了四次聚会,我只去过一次高考前的聚会,其余过年时候的聚会,一次都没去过,有时候不是我不想去,而是我实在抽不出身啊。

比如第一年他们要聚会,那时我在复读,我一个复读生怎么好意思过去呢?而且复读的寒假有那么紧张,

第二次我上了大学,但他们的聚会日子是在寒假,拜托,我寒假是在打工的好吧,连过年那几天都基本没时间,更别说腾出个几天去参加聚会了。至于我为什么打寒暑假工,自然是因为穷了。

第三次我上大二,一样是在外地打寒假工,大三的寒假,也是如此。有时候我真的羡慕那些嚷嚷着要聚会的人,时间又多,还不差钱,哪像我这样的,为了一天三顿,来回奔波。

后来,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原因,现在不参加聚会,一是没钱,二是没时间,三是玩得好的人自然会在一起聚聚的,至于曾经的一个班级的同学,不是说不想见,只是每年都聚一次,真心觉得没必要,要么来个十年之约,要么来个二十年之约,为什么非得在别人上大学的时候就搞这些形式主义呢?

一场聚会下来,让人的价值观改变了可又怎么办啊?如此,我是不想这么早的就参加同学聚会,以后倒是可以的,尤其是在四五十岁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