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建設智慧環保應用平台

◆本報記者周雁凌、季英德

“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小莊子建材廠2016年3月30日1號線窯爐二氧化硫在線監測數據日均值(812mg/m3)超標,責令立即改正違法行為,罰款人民幣10萬元整;臨沂市貴祥新型牆材廠2016年3月31日窯爐二氧化硫在線監測數據日均值(756mg/m3)超標,責令立即改正違法行為,罰款人民幣10萬元整。”臨沂市環保局對這兩家企業作出的行政處罰,其依據是在線監測數據超標。

臨沂市環保局局長趙立新告訴記者:“利用汙染源自動監測超標數據實施行政處罰,實現了環境執法證據從現場獲取到監控系統智能提取的轉變,目前,臨沂市已經立案處罰了9起,罰款90萬元。”

建智慧環保應用平臺,在線監控全覆蓋

“汙染物排放信息,2016年8月17日17∶36,氨氮0.30mg/L,總磷0.23 mg/L ,COD16.3mg/L。”這是記者近日在金鑼水務柳青河汙水處理廠大屏幕上看到的實時排汙數據。而這些數據在臨沂市智慧環保平臺上也同時能查到。

臨沂市環保局調研員徐敬清介紹說,目前臨沂市有638家企業安裝了自動監控設備,共計安裝1323臺(套)。已聯網至臨沂市監控平臺汙染源自動監控設施1044臺(套),其中,市控以上企業613臺、縣區控企業431臺。今年第二季度,經考核統計,市控及以上自動監控設備運行率為97.98%,準確率為95.10%。縣區控企業自動監控設備運行率、準確率分別為93.29%、90.58%。

自2014年7月開始,臨沂市先後投資3300餘萬元,建設智慧環保應用平臺,包括底層智能監控平臺、數據資源中心、GIS服務組件、環境安全防控平臺四部分。

智慧環保應用平臺充分利用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整合原有的在線監測監控系統、新建視頻監控系統、動態管控系統、工況在線系統、插卡排汙總量控制等系統,形成統一的環境智能監控網絡;建設環境數據資源中心和應用支撐平臺,形成業務應用支撐能力和數據綜合管理能力;以業務為導向建立業務科室應用平臺,實現科室業務流轉和電子化辦公,為領導決策和規劃提供支撐;以服務為導向建立各類公眾服務平臺,為民眾參與瞭解環保事業提供窗口。

臨沂市環保局調研員馮國鳴說:“智慧環保應用平臺包含了各類環境要素的分類化管理、全方位預警和科學化應急處置,可以方便集成各類環境監測數據和業務系統,實現汙染源的深度管理,對汙染源可測、可見、可管、可控,實現從數字環保到智慧環保的跨越,真正做到測得準、傳得快、說得清、管得好。”

嚴打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確保數據準確有效

為強化運營公司管理,臨沂市還開展了進一步提升運營公司運行規範的專項行動,主要對自動監控設備的安裝驗收、日常運行管理、校準、校驗、老舊設備淘汰等方面精準檢查。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共查處並更換不合格設備26臺(套),對沂南天成食品有限公司、臨沭瑞普利生物有限公司、山東麗澤環境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等44起自動監控運營管理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處罰,處罰金額194萬元。實施縣區運營公司末位淘汰機制,目前已有兩家公司因運營不力被淘汰。

臨沂市嚴打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行為,對臨沭瑞普利生物有限公司不正常運行大氣汙染防治設施、逃避監管的違法行為,罰款10萬元;對泰安浩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參數設置問題移交公安機關立案;山東麗澤環境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未按照規定對郯城縣臨沂利華紙業有限公司廢氣自動監測設備數據進行折算,罰款3萬元。

在線監測數據超標,如何處罰?

汙染源監測數據是汙染源監測系統的核心。如何真正運用在線監測數據對企業進行管理?

依據環境保護部《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的規定,在線監測數據可以作為環保行政處罰的證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利用在線監控或者其他技術監控手段收集違法行為證據。

臨沂市環保局政策法規科科長凌綾說,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認定的有效性數據,是應用在線監測數據作為行政處罰依據,是證據採集和處罰裁量最關鍵的一環。

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關於技術規範和執法解釋,例如《水汙染源在線監測系統安裝技術規範》以及驗收、運行與考核、數據有效性判別等技術規範和六價鉻、鉛、鎘、砷等一類汙染物在線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並針對在線監測數據應用到執法監管,出臺了多個執法解釋。

據瞭解,臨沂市已對國控、省控汙染源在線監測系統強制定期檢定,並完成了重點汙染企業汙染源自動在線監控的全覆蓋。

臨沂市環境監察支隊黨支部書記張雪原告訴記者,企業在線監測系統按期進行強制檢定,在線監測的數據經過市環境監測站的有效性認定,具有法定性,可以作為處罰依據。以往個別企業為了節省治汙設施運行費用,設施開開停停,執法人員在檢查時經常發現企業的環保設施不正常運行,但是人工檢測的力量跟不上。而通過自動在線監控系統,對治汙設施實施24小時數據監測,企業不再敢私自關停治汙設施或超標排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