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警報」武漢湯遜湖部分水域爆發藍藻水華,誰能救救她們?

住進湖景房,卻多了煩心事。最近,武漢市江夏區文化大道沿線的湯遜湖水域,暴發藍藻水華,發出陣陣惡臭,三個臨湖小區的居民白天不敢開窗,晚上也不敢沿湖散步。

「紅色警報」武漢湯遜湖部分水域爆發藍藻水華,誰能救救她們?

文化大道江南新天地小區業主龍先生,住在緊鄰湯遜湖的2棟居民樓。“2015年我在這裡買房,就是想著這裡環境好,退休後好養老,沒想到一到夏天就要聞臭味。”龍先生說。前兩年的夏天,湖中的臭味不算太重,最近不知道怎麼回事,臭味刺鼻難聞,讓人無法忍受。

昨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湯遜湖環湖路,一開車門,臭味撲鼻而來。湖中遠處漂浮著大量水葫蘆,近岸水域則有大面積綠色汙染物,水面還有不少枯葉,湖水渾濁粘稠(如圖)。一位女士騎著電動車經過時,一手拉起衣領遮住鼻子。

附近的中建湯遜湖壹號小區、菩提苑小區居民,對湖中惡臭也是感同身受、叫苦不迭。居民肖女士說,近一週來,臭味變得越來越強,白天她不敢開窗透氣,晚上也不能像從前一樣沿湖散步、健身。業主陳先生說,幾天前他已向有關部門投訴,希望問題儘早得到解決。

「紅色警報」武漢湯遜湖部分水域爆發藍藻水華,誰能救救她們?

有居民猜測,湖水變髒變臭,可能與養豬場和“三網”(圍網、攔網、網箱)養殖有關。不過,記者沿湖搜尋,並未發現養豬場,也看不到“三網”。

湖邊停著一輛全自動水面清潔船,岸上堆著大量枯死的水葫蘆。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他們一起近20人,近段時間負責打撈該水域的水葫蘆,但人手仍然不夠。昨日,大部分人手還被臨時抽調到了別的湖區。水葫蘆腐爛後,就會發出臭味。

江夏區大橋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他們接到多位居民反映,也聯繫了江夏區環保局現場查看,發現湯遜湖沿文化大道水域水體富營養化,暴發了藍藻水華。經排查,尚未發現居民擔心的排汙現象。此外,至2017年底,湯遜湖“三網”被基本拆除,今年有少量復發,也已得到控制。目前,大橋新區通過第三方治汙公司,已經制定方案,將盡快對藍藻水華進行治理。

策論:

湖北乃千湖之省,武漢為百湖之市,可惜,發展擺在第一位的主導思路下!由先開發後保護,到只開發不保護,我們交的學費夠多了,但悲劇還在上演!

隨著武漢城市邊界的擴大,工業汙染確實少多了,但濱湖濱水開發強度與日俱增,居住人口增多之後,相應的汙水處理、管網基礎設施嚴重不足,也缺少監督管理,城市型湖泊的水質惡化非常迅速。這些年,我們逐漸的失去了沙湖金銀湖南湖南太子湖……現在,輪到湯遜湖知音湖後官湖後湖黃家湖了,還有誰,還能救救她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