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閱讀文化發展的今天,實體書店爲什麼還能存在

圖書是精神產品,直接影響人們的精神世界,影響社會的發展。它主要靠書店這條流通渠道來推廣。從書籍的本質出發,書店的功能可概括為:傳播思想,普及文化,聯繫讀者,促進出版。同時,書店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品牌形象。

網上書店的蓬勃發展,不僅使得用戶能夠便捷、優惠地購買圖書,其所涉及的品種選擇範圍也更大。當這些需求能夠在線上得到充分滿足後,為何調查顯示,當今年輕一代仍希望有線下的閱讀空間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通過下面幾個部分來進行分析。

網絡閱讀文化發展的今天,實體書店為什麼還能存在

小編認為,實體書店之所以存在,是閱讀者對於閱讀環境和閱讀的選擇性的要求和靈魂的寄託。對於年輕的80,90後他們注重線下書店的高“顏值”。所謂高“顏值”,不僅僅是他的裝修外表,還有他所展現出來的文化調性。再者,書店是一個安靜且有濃厚閱讀氛圍的地方,相比較於網上購書後在別的地方看書,書店所展現的優勢就很明顯了。而對於老一輩文學工作者,愛好者來講,實體書店算是靈魂的寄託和安放之處。

網絡閱讀文化發展的今天,實體書店為什麼還能存在

網絡閱讀文化發展的今天,實體書店為什麼還能存在

再者,實體書店作為傳播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過程中,發揮著其他閱讀方式無可比擬的優勢,它是構建良好的精神文明環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很高,那麼這座城市一定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獨立書店。比如,浪漫之都的巴黎,這座無與倫比的城市同樣也是享譽全球的文化、藝術之都,那些在塞納河左岸的各種各樣的獨立書店吸引著各界的文人墨客在此交流、寫作,碰撞思想的火花。或許可以這麼說,要是巴黎沒有那些獨立書店,說不定就不會是以思想、藝術而聞名於世了。

網絡閱讀文化發展的今天,實體書店為什麼還能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