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赶园季,沾化冬枣成熟,火了采摘经济

9月底,枣园飘香,甜脆可口的冬枣陆续成熟,又是一年冬枣收获季,由此催生了摘枣经济。在中国冬枣之乡沾化,最近每天凌晨4点半,数百村民就早早赶来聚集在下洼镇劳务市场上寻找枣园雇主,场面很是壮观。摘枣经济一般持续20多天,待枣园里的冬枣基本摘净后,这种劳动场景也随之消失。

又是一年赶园季,沾化冬枣成熟,火了采摘经济

凌晨4点半,劳务市场,已聚集数百村民

9月24日,中秋节,凌晨4点半,天还没亮,室外气温最低11摄氏度,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寒意。村民们并未因为当天是中秋节而给自己放个假,而是仍像往常一样凌晨4点半起床,穿上厚厚的外套,妇女们裹上头巾,随便吃两口饭菜,就匆匆忙忙骑着电动车或者电动三轮车赶往劳务市场。

记者也早早起床,跟随村民张凤霞,一路同行,赶往劳务市场,近距离接触摘枣大军。

“每天都是这样,人很多,好几百人,附近村庄的村民在家闲着没事做,正好摘枣赚点钱。”今年44岁的张凤霞介绍,她家里没种地,平时在家照顾孩子上初中,空闲时间都用来打零工了。在冬枣成熟之前,她给人家摘过苹果、拾过棉花,一天能赚100多块钱。现在冬枣熟了,她再来摘冬枣,最多一天能赚140块钱,是目前最高的工钱。

大约半个小时的电动车路程,记者与张凤霞等村民一同赶到了劳务市场。此时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前来找活的村民,也有很多雇主,双方正在商讨工钱。电动车和电动三轮车挤满了市场和附近的道路,过往车辆只能缓慢通过该路段。“今天工钱不低,最高还是140元。”

“我家离劳务市场5公里的路程,每天凌晨4点半就得起来收拾。谈妥工钱后,雇主立马领着我们到枣园里摘枣,没有吃早饭的时间。到了中午11点半左右,雇主管一顿午饭。吃完饭不休息,接着摘枣,一直摘到晚上6点才收工。”在劳务市场上,今年46岁的张勇告诉记者,他已经连续摘了3天,因为干活实在,被同一雇主连续雇用。因为是男工,张勇除了摘枣之外,还要承担搬箱子等力气活,工钱也相对摘枣的女工来说,要多10块钱左右。

又是一年赶园季,沾化冬枣成熟,火了采摘经济

枣农:亩数多,抢时间,每年雇人费用高达数万元

因为不愿意分开,张凤霞与同村村民选择了同一名雇主王鹏。经双方商量,最终按照140元钱的工钱谈妥,随即,张凤霞等人被王鹏领到枣园里,开始了一天的摘枣工作。

“我家种了20亩枣园,也是为了抢时间,担心变天毁了冬枣。在王鹏的枣园里,一派丰收景象。每棵冬枣树上都结满了冬枣,红彤彤的枣果挂在枝头,煞是吸引眼球。

“早上不管饭,工人们自己解决,中午管一顿饭,在市场买,每天都不一样。有时候买点凉拌菜,有时候吃小豆腐,省时间,工人们也吃得实惠。今天我雇了4名村民。”王鹏介绍,由于枣园分好多块,每天雇用的工人数也不同。单单摘枣这一项,王鹏每年支出高达数万元。

工人们一人一个布兜围在身上,将摘下的冬枣先放进布兜,等满了后,再将冬枣倒进周转箱。由于冬枣成熟后,枣果很脆,在采摘的时候都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将枣果摘下来,保证不让磕碰对枣果表面造成损伤。很快,一个个周转箱都装满了冬枣,王鹏再将周转箱装上三轮车运回家,放进冷库,保存起来。

又是一年赶园季,沾化冬枣成熟,火了采摘经济

摘枣工人:虽然辛苦,但很满足

24日中午11点40分,王鹏给工人们买来了饭菜,凉拌芹菜、辣炒土豆丝、还有小豆腐,面食是刚出锅热腾腾的馒头。张凤霞等人就在枣园里摘下手套,用王鹏带来的水洗了洗手,然后开始吃午饭。12点10分,工人们吃完午饭,每人都自带水杯,喝了点水之后,又开始摘枣。

“站一天确实有些累,但摘枣也就前后20来天的时间,闲着也是闲着,打工赚点钱,也挺好的。现在正是收秋的季节,谁在家里闲着玩啊,大家都在忙着赚钱。”在谈到摘枣辛苦却能有收获的时候,张凤霞言语中显得很满足。

晚上6点,工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在雇主处领到自己的工钱后,纷纷骑电动车回家。道路上又出现了身穿冬衣、头裹围巾的电动车大军情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